經濟學家葉檀在每日經濟新聞著文稱:
央行降息是利率市場化的開端,2013年就有利率市場化路線圖,取消5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培育大額存單交易市場,建立債券收益率曲線,最終實現利率市場化。從民營銀行方面則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逐步放開民營銀行。
央行此次實行不對稱降息,取消了5年期的存款基準利率,放寬存款利率上限到1.2倍,此舉立竿見影,資金較充裕的銀行存款利率下滑,而一些地方銀行一步上浮到位,以爭奪存款。
存款利率總體下行,金融脫媒繼續,銀行存款將繼續下降。10月份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減少1866億元,今年月度新增存款顯疲乏之勢。截止1到10月,今年月度平均人民幣新增存款約為8000億元,低于2013年的1萬億元,和2012年的近9000億元的月度平均水平。
互聯網金融、債券回購、打新股等都占據了極大的資金量。僅P2P一項,根據P2P網貸門戶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全年網貸成交量2400億元,是去年的兩倍還多,貸款余額預計達900億元。截至2014年1季度末,我國貨幣基金市場規模超過1.5萬億元。
貸款利率下降對大型企業想必大有好處,有些拆東墻補西墻的企業,可以從利息的壓迫下稍微喘口氣,以便宜的新貸款替代高昂的舊貸款。溫州等地中長期貸款以及一些地方的鐵公基中長基貸款逾期,說明貸款利率下降緩解這些融資絞索非常重要。
另據融360網站徐瑾表示,購房者貸款100萬,期限30年,下調利率后,按等額本息方式每月少還263元,按等額本金方式,每月少還300多元,省出了全家的電話費。而總計分別可省6萬元、9萬元,省出一輛家用型小跑車的價格,對價格極端敏感的剛性需求購房者,利率下調是場及時雨,有助于房地產市場穩定。
利率下降并沒有辦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三農貸款難等問題,不管利率處于什么水平,傳統大中型銀行沒有針對中小企業信用控制的完整辦法,只能靠電商供應鏈金融、立足于當地的小微銀行來解決。
現在融資基本上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大型企業重點項目不僅能夠得到銀行貸款,上市融資渠道,還有債券渠道。債券交易規模今年同比大幅增加,2014年上半年,非金融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需求強勁,銀行間債券市場共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2.52萬億元,同比增長36.5%,存量規模達7.89萬億元,同比增長18.7%。企業債券凈融資1.30萬億元,同比多861億元,在社會融資規模中占比12.3%,同比高0.3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債券回購方式合計成交213.22萬億元,日均成交1.13萬億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長16.9%。中國的資金如果繼續輸送到低效大型企業與項目,降息就是為中國經濟吹冷氣。降息是普通工具,不是調控中國經濟的仙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