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瀏漪
摘 ?要: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學習經驗,首先分析了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然后系統性討論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最后重點探究了會計信息失真的解決對策及建議。本文研究成果將對企業和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預防和治理起到一定貢獻性意義。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形式;原因;對策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
(一)失誤性失真。所謂失誤性失真,就是會計人員由于自己的主觀因素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如會計人員的職業能力不強,會計信息質量較差等。還有可能由于會計人員運用的計算方法、采用的會計制度不一樣,從而導致提供的會計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失誤性失真是一種客觀會計信息失真表現形式。
(二)利益導向性失真。所謂利益導向性失真,顧名思義,就是會計人員在自己的工作中,以自己的經濟利益為第一目標,編造與事實不符的會計賬冊、報表及其他重要會計信息。例如在企業中,有的會計人員制造假賬,有目的、有預謀的以危害集體利益來保證自己的不法利益。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會計從業人員原因。會計從業人員的原因也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職業能力方面。身為一名會計從業人員,要有極為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但是判斷能力越強,在職務中“鉆空子”的能力也就會越強。在如今的經濟交易中,尤其是大企業的重要經濟交易中,需要非常準確的經濟核算方法和經濟核算程序。否則,就會造成非法性會計信息失真。還有一些會計從業人員,能力不足,又無太多經驗,無法對客觀的經濟活動作出準確的判斷,這也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第二個方面,職業道德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下,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那種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集體的利益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也是造成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一些會計從業人員為了討好上級,為了自己可以從中獲取利益,就違背了這個職業的職業道德,按上級的授意制造虛假的財務報告。
(二)企業管理者的原因。一個企業的好壞,就要看這個企業的管理者能力的高低。而企業的最高管理者就是董事會。所以,董事會的作用要及時顯示出來。董事會要及時監督會計部門的工作,要及時披露會計信息。目前我國的企業管理者盲目追求利益指標,在自己管理的企業完成不了指標的情況下,自己的面子作祟,導致企業管理者授意下級會計人員粉飾報表和企業管理業績。另一方面,當前我國的會計人員的工資可以說是“死工資”,而不是按績效來提成。這樣,也就使得會計人員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而服從上級領導的安排。因此,在這種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的情況下,企業財務就成為了一塊巨大的“肥肉”。
(三)財務管理制度的原因。企業內部對財務的管理沒有設置專門的機構,也沒有對財務的管理有制度上的要求,這也就導致企業財務管理有漏洞。另外,財務在執行過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企業未能及時與銀行對賬、企業往來業務過多而沒有嚴密進行資金追蹤,對于一些重要項目未能設置嚴格的控制等。
(四)內部監督機制的原因。在企業的內部,由于各階層的差別,致使企業內部人員之間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各機構之間也不是互相發揮作用,而是相互競爭。這也就導致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的利用率達不到最大。在大部分企業中,一個人員身兼數職已經不是少數現象,這就導致人員不能專業化。這也為會計信息的失真埋下了隱患。審計人員往往為了自身利益而聽從上級領導的授意,從而使得內部審計的真實性降低。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解決對策及建議
(一)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既然我們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浪潮下,我們就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這就要求我們的會計人員,在自己的工作中,積極抵制消極思想和消極行為,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標桿,用以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責任心和正義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其次,要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處理財務信息的能力,摒棄過去已形成的排斥判斷、崇尚統一的簡單思維方式,樹立獨立職業判斷意識,做到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積極冷靜地進行會計判斷。
(二)完善企業績效考核體系。在過去,我們的政府一味強調產值和利潤,這樣就造成了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經濟不景氣時要造假的現象。所以,政府要改變以往的考核指標,建立更加全面的績效考核標準,建立起更加立體化的評價。例如企業誠信度、顧客滿意度、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等。同時,要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對于表現好的企業,實施獎勵。
經理人員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推動力。作為企業的出資人之一,政府必須考慮經理人員的薪酬問題,就必須在分配上對他們有所偏重。所以,要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經理人績效考核標準。
(三)加強企業人員管理力度。經理人總是有能力強弱之分,所以要對他們進行鑒別,建立一個有效的經理人市場。經理人之間存在競爭,這也能夠激勵他們以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為原則而努力工作,從而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除了經理人之外,還要完善勞動力市場,提高企業員工的職業素質,勞動者的工資和績效掛鉤,這樣,勞動者的積極性也就充分激發了出來。這樣,在短期內可以緩解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從長遠看,有利于企業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四)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要加強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就要進一步完善會計監督體系。就我們現在的發展階段來看,我們的企業發展還未達到很高的層面,企業領導者還未能達到相當信任自己的員工,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也未能達到很高的要求,所以,企業內部一些問題還是需要監督。所以,企業的會計監督機制必不可少。它可以維護各個機構之間的平衡,使得各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使得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最大,而且,它可以使得各個機構之間相互制約,不會使得哪個部門的權力太大,從而使各部門通力合作,共同為企業效力。另一方面,政府的審計部門、財務部門等機構要嚴格要求企業和負責人,堅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并完善獎勵機制,使獎勵與懲罰并存。
結語: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在我國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且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情況不容樂觀。所以,我們不僅要維護現在的利益,更要為未來的利益考慮,重視并積極解決會計信息失真這一問題。要解決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就必須做到標本兼治,既要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又要在外部進行法制監督,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規范,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這一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都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路漫漫其修遠兮”,只要我們緊抓不懈, 就能看到解決問題的曙光。
參考文獻:
[1]張素珍. 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A]. 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C].2008:3.
[2] 王瑜.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 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12:105-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