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強
摘 ?要:本文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對新時期政府非稅收入的困境及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政府;非稅收入;公共財政;困境;措施
新時期隨著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建立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重視非稅收入管理體制實施中出現的諸多問題,2001年我國正式提出了“非稅收入”這一概念,國家財政部于2004年正式界定了非稅收入的范圍,為構建我國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加強了非稅收入管理、理順了政府收入分配秩序,但結合成效來看,并不完全樂觀,距離改革的終極目標仍有相當差距,管理方面仍然較為薄弱,存在如立法不足、管理技術落后等等問題,對于此類問題的解決,對新時期政府非稅收入的合理高效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形勢下政府非稅收入態勢及困境分析
(一)管理現狀。(1)管理范圍未覆蓋政府非稅收入的全部。結合當前的發展現狀來看,預算外資金是非稅收入管理集中的部分,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收費等等,但是沒有將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政府資金產生的利息等納入管理,但不口否認,這些內容都是政府非稅收入應進行重點管理的項目,具有很大的增收潛力。(2)非稅收入項目多、數額大。據相關統計顯示,1978年我國的非稅收入僅為960.09億,但是到2006年,卻超過了2萬億,近年來的大幅上升使其在財政性資金所占的比重逐漸加重,數額巨大,且增長迅速,而且就2002年來看,我國的收費項目為335項,這種形式的劇烈增長發展下,也涌現出了很多不合理和欠規范的收費項目,影響了經濟的有序發展。(3)征管主體多元化帶來的問題。新時期的發展中,我國相關機構眾多且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非稅收入利益主體極其龐大,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暴露出的征收管理十分不規范,造成了一些征管問題的出現。(4)法治不健全,缺乏約束機制。結合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非稅收入管理方面沒有形成一套完整規范的法律法規,不能真正意義上對征收、票據管理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使得相應的非稅收入無章可循,在實際操作中的征管和使用方面存在很大隨意性,且對違規現象不能進行有效地約束,造成了對非稅收入管理方面的重大弊端,具體表現為從立項、定標、征收、票據管理的各個環節不能形成有效的法律約束,沒有健全的監督機制,致使非稅收入的征管和使用安排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各地政府的管理模式及辦法各不相同,難以有效規范各種管理行為,更難以對違規行為進行有效控制[1]。
(二)深化非稅收入管理改革面臨的困境分析。(1)收費管理機構依法行政依據不足,受到被征管主體質疑。在當前的非稅收入征管過程中,合法性是相關征管部門行使職能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形成權威性的必要條件,據筆者分析發現,很多征管部門自收自支,往往以部門利益及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等等,存在收費管理體制混亂的現象,嚴重違背了公共財政的整體目標。對于行政機關而言,要想享有某項權利,必須是在法律明確授權下的,相反則為越權,但當前夠很多非稅收入部門的行政地位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成立的所謂收費管理局真實動機備受質疑,這種現狀下,極難得到被征管單位個人的信服和支持,顯然造成了征管難問題,不利于非稅收入的有效征收和管理,更不能起到有效運用的作用,影響了社會發展中相關產業的發展和進步,為社會的發展埋下了不穩定因素。(2)部門利益沖突虛弱了其協作機制,難解決“收支脫鉤”激勵難題。隨著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實施,進行了對相關部門利益再劃分、權利再分配,這種現象的發展使得征管中“集中統一,收支脫節”格局被打破,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大多數協作部門的利益,所涉及部門一般會阻撓變革,導致部門利益沖突的發生,這一情況的發展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經濟、政治資源,損害了繳費人的權益,也給政府部門帶來了負面影響,導致行政效率下降,不利于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2]。
二、改善當前形勢下政府非稅收入困境的措施
(一)明確非稅收入征管主體,統一管理職責。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發現,非稅收入本身具有財政資金的屬性,對其主體進行明確,加之非稅收入是財政資金的主要組成部門,其相應的征管主體只能是實施財政資金管理的財政部門,基于此,應當不斷強化財政部門的主體地位,將以往的征管主體多元化轉向一元化方向發展,在其內部設立專門的管理機制,來進行非稅收入的管理,全程負責,講求在預算外資金不斷納入預算內的驅使下,將其最為預算外資金的合理替代者,完善統一管理職責,促進非稅收征管主體的合理化發展,促進相關生產的高效進行。
(二)整頓收費基金項目,出臺目錄。為了完善地非稅收入的征管,首先應當結合所在地的經濟發展情況,積極整頓和清理現有收費基金,對其中摻雜的不合法收費項目進行及時的取締,并根據情況及時合并重復征收的項目,有效預防和堅決打擊行政機關搭車收費等現象,同時,結合當前社會建設的需要,對于征管過程中有必要保留的非稅收入項目,應當組織相關的轉專家學者,對其進行研究論證和確立公布,由中央主管部門將其目錄管理和公示制度落到實處,形成制度的管控作用,對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收費逐步改革,促進相關方面的發展。在整個過程中,應當公開收費政策和審批權限,不斷完善其征繳機制,以此來促進我國非稅收入征管改革的有效發展。
(三)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擴大銀行代收。首先應在賬戶管理方面下功夫,積極理清執行單維在銀行的一切賬戶,及時將其收入過渡賬戶進行取消,但也要依據實際情況對特殊原因下的匯繳單位進行考慮,完善整個征管過程;其次應在新時期的證管過程中實施單位開票、銀行代收模式,通過科學的部門預算,不斷完善后續的分配和管理,真正意義上落實“收支兩條線”發展。
(四)完善非稅收入的票據管理。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首先應當合理控制票據的印制、核發環節;其次,應當依據對非稅收入票據的核銷,對相關單位按照規定上繳與否進行監督,嚴格對其截留財政資金的行為進行打擊,此外,也應當積極利用當前的高科技技術,積極促進票據管理的網絡化發展,以此為基礎對每一張票的使用情況進行追蹤,統一式樣和票據種類等,增加征管的高效性,以此來推動非稅收管理的有序發展。
(五) 加快非稅收入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針對當前非稅收入征管的現狀,應當以“金財工程”收入管理系統為基礎,積極依托高科技設計開發出非稅收入管理軟件,讓票據領購到自動核銷一直到財政處理信息分類等環節實現危機網絡化管理,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將執罰單位及財政與銀行等進行微機聯網,對具體的收繳情況進行全面監控,以此來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六)強化非稅收入監督檢查機制?;谀壳胺嵌愂杖牍芾頍o法可依的現狀,相關單位及部門應當積極結合現實征管情況,抓緊出臺《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法》,對其具體工作中的征收管理及資金分配等等進行細化規定,與此同時,也要強化對非稅收入的監督檢查,結合突擊檢查及日常檢查,完善對征收全過程的監督檢查,進行對個案的重點稽查,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嚴肅處理,讓整個征管過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進非稅收入征管的法制化建設。
結束語:綜上所述,非稅收入是當前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濟支撐,本文在對當前形勢下政府非稅收入的態勢和困境分析的前提下,對其中的收費管理機構依法行政依據不足等問題和困境進行了重點分析,在此基礎上,筆者本著完善我國非稅收入征管的理念,從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等方面對改善當前形勢下政府非稅收入困境的措施進行了探討,以期能為我國非稅收入的完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