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的企業內部管理普遍都存在著管理粗放的問題,這就導致企業未來的發展存在諸多的弊端。為了幫助我國企業的在日后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并對今后集成化企業更好地運用責任流管理模式有所幫助,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的企業管理經驗,提出如下幾點意見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集成化;企業管理;責任流管理模式
目前,很多集成化企業內部都有不科學合理、嚴謹規范化的管理現象,這主要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隨著市場的越加細分,管理責任也更加需要落實到更細的地方,管理粗放會大大削減企業的競爭力。在科學技術日益普及的今天,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要想發展,就必須匹配科學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現階段,我們最為常用的企業管理模式就是責任流管理模式,它的主要特點在于能夠將企業內部的各項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或者部門,有效將集成化企業內部管理中的權利進行分散,加強了企業處理事務的效率能力,并提高了它們的核心競爭力。
一、責任流管理模式的概念和內容
1.責任流管理模式的概念
對于企業來說,責任是一種約束,是企業在追求經濟化最大目標中必須存在的要素,如果沒有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單位或人員身上,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僅不能得到保障,還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一般來說,責任是伴隨著產品生命周期而發生發展的,所以責任也擁有著一個生命周期。我們把將這個生命周期內的所有責任的產生、確定、轉移、分析、考核和獎罰等的過程,稱為責任流。責任流管理是非常復雜的,有單一和綜合之分,也有時間性責任、成本性責任等,當然它的劃分依據還是和我們所選擇的參考對象有關。責任流管理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明晰責任,使任何權利之間相互制衡,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的潛能,使企業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但在責任流管理的模式中,相應的約束機制是否能夠有效構建,這才是實現企業管理集約化非常重要的關鍵。
2.責任流管理模式的內容
責任流的管理必須要有明確的責任目標、層次結構、責任轉移交接過程以及相關的監督、仲裁機構等。在責任流的循環過程中,必須要有詳細的責任目標進行責任活動的指導工作。對于責任的層次結構來說,需要結合企業的內部權利結構層次進行劃分,明確具體的單位責任、部門責任和個人責任,防止發生混淆,影響企業的內部管理。責任隨著產品發生轉移的過程中,不同單位或者個人都要順利完成責任的交接工作。與此同時,任何責任也都需要約束和監督,在相關機制的構建中,要明確權利和責任的關系,合理建立責任約束監督機制。所以在責任流管理內容中,一般都會有崗位、員工管理,同時也包括責任轉移、分解、考核等多個環節,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崗位管理與企業責任目標通常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具體的崗位工作實行是需要結合企業的經驗計劃和生產目標進行的。在產品的循環過程中,責任必須與之相對應。員工管理則是在人力資源的基礎上,結合崗位的目標管理,進行后期的培訓和管理工作。不同的崗位的員工在面對不同責任時,也需要不同的工資激勵、懲罰手段。責任流管理必須多層次、全方面責任分離,按崗位管理,而不是按人管理,剛柔并濟,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二、集成化企業管理中責任流管理模式落實的具體步驟
1.科學進行責任流管理,保證各項權利全面分離
科學進行責任流管理,首先必須重視員工,并始終把員工之間存在的問題擺在管理的第一位。在集成化企業內部,員工的數量是較多的,不同人之間相處,總會出現問題,為了防止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要關心員工的生活情況,調整對他們的不利條件,加強對他們的公共福利支出。在責任流的循環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對不同員工之間的責任進行監督,保證責任的循環是以一切真實信息為基準,避免責任雙方的直接交涉。保證各項權利全面分離,我們需要在多個責任層次結構中保證各項責任分解。我們在進行多層次全方位責任分解工作時,需要事先組建一個專業的調查負責小組,該小組成員應由具有責任心的、有高度威望和領導經驗的人員組成。在分解工作開展時,必須保留與責任流管理相關合理的部分,經過多次推敲決定后,最終才能作出裁定。
2.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保證責任流不同階段的運行
在責任流管理模式中,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受到一定監督機制的約束,這種約束也屬一種保障,保障企業產品生產周期內的各個環節責任的落實。集成化企業的責任流在管理時,一定要完善其內部的監督管理機制,并明確劃分責任流中各個組成部分,讓每個責任目標更加明確,從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讓各個部門、環節更加符合集成化企業管理的要求。不過,這樣并不是容易的,監督管理機制的完善,需要從責任流的實際運行模式來制定,還必須保證它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不可以過于復雜,不然就不利于責任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當然,責任管理還需要確保它的科學性,這樣才能提高責任流管理下的企業各項工作實施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一個企業要想在現代社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要有嚴格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和詳盡的管理模式。責任流管理模式不僅是當前集成化企業走向未來成功發展的關鍵,也是提高相關企業科學管理的重要措施,是現代企業必不可少的管理方式。
參考文獻:
[1]熊振福.成本責任流管理模式探索[J].銅業工程,2008(03).
[2]張彪.成本責任流管理模式探索[J].現代商業,2008(26).
作者簡介:宋騰德(1964- ),男,山東臨沂人,本科學歷,工程師,長期從事計劃管理、燃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