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運成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增強教育實效的啟示
●呂運成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我們打下深刻烙印,也留下太多思考。細細回味扎實走過的每一步,深感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給新形勢下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帶來許多珍貴啟示。
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先從黨中央、中央軍委抓起嚴起,中央政治局常委和軍委委員帶頭圍繞落實規定進行對照檢查,帶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形成了以上率下、示范引領的強勁態勢。“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標準更高、走在前列”的榜樣示范,使得活動呈現層層壓緊、上下聯動、逐級推進的生動局面。這啟示我們,“以令率人,不若身先”。習主席在古田會議上深刻指出:“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這是我軍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但現在看,思想政治教育中嚴下不嚴上、嚴別人不嚴自己的問題仍比較突出。有的一抓教育就習慣眼睛向下,機關教育基層、上級教育下級、領導教育群眾,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無形中成了“局外人”。政治教育本身是做人的工作,如果馬列主義“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組織得再嚴密、講解得再動聽、強調得再嚴肅,官兵也不會買賬,心里都會打個問號。分析一些教育之所以實效性不強,甚至引起官兵反感,都與教育者不先接受教育、說功好做功差有很大關系。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地位作用決定其時刻處在“聚光燈”“顯微鏡”之下,做得怎么樣,官兵都在看。上行下效,行勝于言。因此,各級領導要有“先做學生再做老師”的心態、“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標準和“做在前面、向我看齊”的勇氣,堅持搞教育先抓自己、提要求先嚴自己、整改問題先拿自己開刀,以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傳導教育的正能量。
教育實踐活動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四風”,抓住了踐行群眾路線的關鍵和要害。各級聚焦“四風”,自己擺問題、群眾找問題、上級點問題,全方位覆蓋,立體式查究;按照“說清楚”“交明白賬”要求,高質量開展專題民主生活會,增強了思想交鋒的深度銳度;逐級制定路線圖、倒排時間表、嚴格責任制,強勢推動整改落實,打通了解決問題的瓶頸梗阻。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在正風肅紀的鐵掃帚下無所遁形。有人形象地說:這是一次回歸傳統的思想整風、直面現實的問題清掃、政治生態的集中凈化。是什么讓“積重難返”變成“善作善成”?根本的是直面問題,關鍵的是找準了癥結,成功的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這啟示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找準要害、有的放矢,否則就會射空箭、放空炮,漫無邊際、勞而無功。不可否認,當前一些教育者沉不下去調查研究、不能深接地氣,不是盯著問題、扭住問題、破解問題抓教育,而是大而化之,就教育抓教育,甚至有的回避矛盾、上推問題,導致教育點不到思想穴位、解不開心頭問號。習主席深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個“真”字。這個“真”,就是要大力弘揚古田會議蘊含的問題觀,堅持教育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樹起問題牽引教育、教育解決問題的鮮明指向;就是要把最突出的問題作為教育的靶子和著力點,見人見事見思想,聚焦難點抓攻堅,以焦點問題、要害問題的突破,牽動和深推一般性、相關性問題的解決;就是要有解決問題的狠勁韌勁,敢于下硬手、動“刀子”,做到思想認識不深刻不過關,問題整治不徹底不罷手,確保教育有靶子不虛化、有力度不軟弱。
教育實踐活動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局起步,以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打牢思想基礎,以“牢記強軍目標、獻身強軍實踐”主題教育凝聚共識,以懲治腐敗、正風肅紀形成強大震懾。尤其各級督導組多輪督查,各部門多管齊下,堅持情況通報與輿論引導并用、正面教育與警示懲戒并重、立規與執紀并舉、自律與他律結合,形成了上下協同、合力推進的整體效應。這一場“聯合戰役”打下來,其成效和變化是有目共睹的。反思以往的一些教育,總是走不出自成體系、自我循環的怪圈,習慣唱“獨角戲”、跳“光桿舞”,致使教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大打折扣。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哪一招都難以奏效,必須開闊視野、延伸觸角,打好內聯外合的“組合拳”。要堅持用外部力量促動,善于借力院校吸納理論資源、借力媒體網絡豐富信息資源、借力社會家庭用好感情資源,為教育注入源頭活水和生機活力;要堅持用純正風氣熏陶,在宣揚先進典型中揚起催人奮進的主旋律,在密切官兵關系中營造團結和諧的好環境,在下力糾治不正之風中彰顯正風肅紀的嚴肅性,為教育創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要堅持用嚴格紀律約束,積極適應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大趨勢,把抓教育與抓管理有機統一起來,把講道理與講紀律緊密結合起來,以管促教,教管相長,謀求教育的綜合效力。
教育實踐活動伊始,有人覺得作風建設“遠水不解近渴”,擔心“辛辛苦苦搞形式,轟轟烈烈走過場”;還有的認為活動就是一陣風刮過去就算完了,以后“該怎樣還怎樣”。然而,黨中央、中央軍委始終堅持一步一動落實,穩扎穩打推進,重要節點和問題“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使人們從充滿疑慮到信心堅定,從不以為然到心悅誠服。這啟示我們,抓思想政治教育決不能搞一錘子買賣,必須下足“燕子壘窩”的氣力,善作善成、久久為功。回過頭來看看一些單位的教育,恰恰缺少這股子勁頭。政治教育是一項基礎性很強的工作,怕的是貪功冒進,難的是敬終如始,要的是久久為功。各級要牢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古訓,發揚“釘釘子”精神,每搞一次教育都要一步步推進,一點點深入,反復抓抓反復,釘不實決不撒手;發揚“挖深井”精神,對事關官兵理想信念、聽黨指揮等重大教育,持續往深里做、往心里做,使教育發揮水滴石穿的功效;發揚“接力賽”精神,不管形勢任務如何變化、領導如何調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保持教育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斷夯實政治教育的思想根基。
習主席在教育實踐活動動員部署時指出:“黨員、干部身上的問題,群眾看得最清楚、最有發言權。”由此形成了這次活動的最可貴之處,那就是全黨上下開門搞活動,請群眾參與、讓群眾評判、受群眾監督。各級以百姓心為心、以官兵意為意,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引導群眾幫助黨員干部查擺問題、監督整改、評議效果,形成了黨內外的良性互動。敞開大門搞活動、依靠群眾抓監督,不僅是個方法問題,而且是個原則問題、根本工作路線問題。官兵是部隊建設的主體,同樣也是教育的主體,如果離開了官兵,教育就成了空中樓閣。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必須改變“自說自話、自彈自唱”“閉門修煉、體內循環”的模式,把官兵的智慧和力量作為加強和改進教育的重要資源。實踐證明,教育存在哪些問題、怎么改進,群眾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只有敞開大門,請官兵參與,教育才能生動有力。各級要進一步強化群眾意識,樹牢“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的觀念,注重發動群眾找問題,采取部隊領導、基層干部、士兵代表“三堂會審”的方式,讓官兵大膽提意見、坦誠講問題、積極出主意,切實為改進和創新教育找準靶標;要堅持交給群眾去評判,發揮官兵的監督作用,對教育者課上說的和課下做的進行打分,凡是群眾認可滿意的就算合格,凡是群眾通不過的都要批評教育、限期改正,切實發揮群眾對教育的監督力推動力。
【作者系71146部隊政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