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婷艷,婁進舉
(1.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8;2.山東交通學院黨委宣傳部,山東 濟南 250357)
毛澤東政治規矩探究
孫婷艷1,婁進舉2
(1.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山東 濟南 250358;2.山東交通學院黨委宣傳部,山東 濟南 250357)
政治規矩作為規矩的一種,是黨和國家的發展航標。毛澤東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事業的開創者,在領導革命和建設國家過程中,曾就黨的權威、黨的團結與統一、黨政民主集中制、國法黨紀、黨的傳統與作風等方面提出規矩。科學認知毛澤東時期的政治規矩,擁護黨的權威、維護黨的生態環境、堅持民主集中制、厲行廉潔自律、發揚優良傳統作風、堅持實踐與發展,有利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開展。
毛澤東;規矩;政治規矩;啟示
黨領導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同時,既遵循著黨紀國法的規范約束,也秉承了作風傳統等工作風格。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政治規矩,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頻繁出現,它們作為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功的“抓手”,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理論、新實踐,為中國的飛躍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更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與發揚。科學認知毛澤東的政治規矩思想,有利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深入開展。
古時孟子說:“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從本義而言,規為圓規,矩為尺子。不用規和矩,就畫不成方形與圓形;它們作為兩種工具,引申為禮法、法度,標準、成規;同時還形容人之本分,借喻人只有遵守規則,才能有良好的秩序。規矩既有成文的制度或命令,也有約定俗成的傳統或方法。規矩涉及人類生存發展的方方面面,在不同領域發揮一定的約束規范作用。
政治規矩作為黨的規矩的一種,是黨和國家的發展航標,是中國共產黨治黨治國的工作準則。按習總書記的論述,黨的規矩分化為四層意思:第一,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第二,黨紀是黨在發展方向、工作立場、言論行動等方面的政治要求;第三,國法是黨要遵循的規矩;第四,黨經實踐檢驗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規矩。而政治規矩作為黨建事業的興衰關鍵,在所有黨的紀律規矩中處于首位。政治規矩是剛柔并具的規范,比政治紀律的外延寬泛、意義豐富。政治規矩在本質上為黨的團結而服務,利于黨組織的集中與民主,維護黨中央的領導權威,凈化國家與黨的政治生態。
出于為人民服務的黨性要求,毛澤東在領導革命與建設國家過程中,為黨負責,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規矩傳統。
(一)樹立黨的權威不動搖
黨成長發展的過程,是不斷實踐、樹立權威的過程。1924年開始的中國革命戰爭,不論是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抗日民主革命時期,都是黨所領導的。“共產黨的這種絕對的領導權,是使革命戰爭堅持到底的最主要的條件。”共產黨作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先進文化發展的先鋒隊伍。黨的先進性是保證黨的權威的根本原因,也是黨確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的力量所在。黨所規定的內容,正如毛澤東在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的,“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
(二)實現黨的團結與統一
黨的團結包含黨內團結、黨群團結。毛澤東時期的黨,是黨內不斷團結與斗爭的黨。一方面,黨要清除所有破壞人民利益的,與黨對立的分裂叛變分子;另一方面,黨要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1942年2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明確指出黨內宗派主義的幾種表現,要求全黨消滅一切無原則的派別斗爭,在處理局部與全體、個人與黨、外來干部和本地干部、軍隊干部和地方干部、老干部與新干部等黨內相互關系方面,“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防止宗派主義傾向,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以利戰斗。”在發展黨群關系方面,共產黨則堅持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三)厲行黨政民主集中制
組織的純潔利于組織的鞏固。毛澤東認為,黨的統一與純潔離不開紀律的保障,要求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需要詳細的黨內法規統一各級領導機關的行動。另一方面,毛澤東在1962年1月七千人大會上強調,“不論黨內黨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說,都要認真實行民主集中制。”這也是他確立健全黨委制的規矩、召開各級黨代表大會的規矩、注意黨委會工作方法的規矩、堅持黨與各民主黨派團結協商長期合作的規矩的本意所在。既要擴大黨內的民主生活,又要防止極端民主化,反對破壞紀律的自由放任主義。
(四)遵循國法黨紀的規范
國法黨紀不僅有政策、制度、法規等成文規定,還有嚴以自律的俗成內容。毛澤東認為,共產黨人作為在思想上、組織上堅定的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應當是十分廉潔且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誰要是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共產黨人也受到國法黨紀的約束,沒有超乎人民群眾之上的權力,需要抵制官僚主義的侵蝕。黨則要建立增強反腐敗機關,注意黨內監督、黨外監督、民主黨派監督的結合。毛澤東在西柏坡時期提出的“六個規矩”就是嚴于國法的黨紀,是人民監督政府、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鮮明表現。
(五)樹立黨的傳統與作風
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毛澤東在1942年著重強調要“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后又多次要求全黨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要提防官僚主義、家長制度、懲辦主義、命令主義、個人英雄主義、半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極端民主主義、鬧獨立性、行會主義、山頭主義、同鄉同學觀念、派別糾紛、耍流氓手腕等,克服驕傲自滿等作風不純的現象,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集體,能夠帶領中國人民克服革命斗爭時期的多重困難,順利實現中國革命的勝利并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與毛澤東探尋建立的規矩尤其是政治規矩密切相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在第二次飛躍的關鍵時期,政治規矩更是立黨安國的重要因素。
(一)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具有任何政黨無可比擬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中共中央作為共產黨的組織代表,始終以“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為原則,它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每位共產黨員必須遵循踐行的規范。只有講政治,才能保證中國特色事業的前進方向。真正的共產黨員應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遵循黨章黨綱,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服從黨中央的大政方針,聽從黨的指揮,發揚黨的精神,維護中央權威,而不是陽奉陰違、自行其是。要堅持理論學習,用馬列主義武裝頭腦,深刻把握時代精神,理解黨政觀點,保持政治上的堅定自信,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與政治鑒別能力,抵制錯誤思想或思潮的侵蝕。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結合,體現人民心聲,積極宣傳黨的形勢判斷、決策部署、理論方針,激發人民群眾的智慧與力量。
(二)反對一切破壞團結活動,維護黨的生態環境
中國共產黨三大法寶之一的統一戰線,是我黨團結民眾的最有力證明,團結作為一種優秀品質,不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國家建設時期,都是保證黨的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是每個黨員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是黨的整體戰斗力的根本保證。一個政黨的健康成長,應以團結為追求境界,保證維護團結的嚴標準與高姿態,以團結為必備能力,善于解決矛盾、消除分歧,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以工作大局為重,在講原則中求統一,齊心協力應對各種困難與考驗,而不是不守規矩的山頭主義、圈子主義、宗派主義,不是江湖習氣的拉幫結派。團結還是一種責任,只有重視、珍惜、維護,堅持思想合心、工作合力、行動合拍,杜絕“黨內有黨”的反動現象,消除黨內私人勢力損害黨的制度執行力的行為表現,破除政治上抱團化支持提攜的利益交換關系,動員一切忠實于黨的同志杜絕以人劃線的現象或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堅持求同存異、團結一心,才利于整個建設事業發展。
(三)服從黨組織的領導決定,保證民主的實現
不論戰爭年代還是建設階段,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始終是黨建的重要內容。只有立規范、守規矩,才能有秩序、促繁榮。歷史實踐證明,堅持民主和集中的統一、自由和紀律的統一,才能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團結最廣大人民力量,取得實踐活動的成功。組織程序作為保證黨的工作的基本秩序,不允許任何超越權限、先斬后奏、擅作主張、我行我素行為的出現。黨的紀律是黨員同志必須遵守的鐵的紀律,是維護黨的純潔性的有力保證。要杜絕任何背離共產主義理想與組織的錯誤行為,反對任何違背組織決定、欺騙或對抗組織、與組織討價還價乃至非組織活動等惡劣現象,只有堅持紀律中的平等性、消除特權與例外情況,才能更好地實現黨的政治任務、文化責任、社會影響。同時,通過民主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方式,給予黨員充分表達意愿、發揮積極性創造性的機會;通過人民參政議政、民主協商反映最真實的群眾心聲,保證人民利益。
(四)發揮黨的先鋒隊性質,厲行廉潔自律
黨的先鋒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黨的鞏固與發展,影響中國事業的興衰成敗。新形勢新問題不斷干擾黨的建設,但黨的性質決定了黨員形象的無私性、自律性。正因為黨員先鋒作用的發揮推動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創造性的實現;黨員及基層組織作為黨政精神的實踐者、組織者、推動者,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各項方針政策的落實。真正合格的黨員是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行動上真正純潔先進的共產主義者,是代表人民的先鋒力量。任何消極怠工、貪污腐化、自私自利、風頭主義等表現都是可鄙的,任何違法亂紀的行為都是要受到嚴懲的。只有增強憂患意識,將思想道德建設與嚴格管理結合起來,堅持反對特權思想和現象,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懲戒、防范、保障機制,保證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防范于前、懲治于后,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五)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與作風,堅持“兩個務必”
規章制度的約束是外在的,傳統、作風或意識則是潛在內化的。尊重歷史,遵循傳統,發揚作風,才不至于謬判現實,才能面對自身執政方面、國家建設方面、外部環境方面的多重考驗,預防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離心離德等危險。要處理好立功與立德的關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官德為本,而不是官僚主義、腐化作風,切實解決人民需求,才能收獲人民的信任與支持。要正確處理公與私的利益關系,堅持人民利益至上而不是個人自私自利或小集團利益化,不忘服務于民的初衷,忠實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堅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發揚優良作風,才不會偏離黨的社會主義方向。要敢于應對艱苦環境、能夠積極處理困難問題,保持飽滿的奉獻精神,秉持平和的服務心態。這就要求黨堅持學習、堅持教育、堅持實踐,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求真務實、積極進取,堅持群眾路線、清正廉潔,堅持黨的建設、與時俱進。
(六)堅持貫徹與擔當,實現創新與發展
規矩作為一種約束,更是一種標準,是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要求。守規矩是自覺的自我約束與表現,而不是功利性的虛假或欺騙,更不是索取回報的“仕途敲門磚”。守規矩是對黨的忠誠與擔當,而不是毫無成績的謹慎與安全,要堅持謀事要實、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發揚科學精神;創業要實,要善于發現并解決問題,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做人要實,堅持說老實話做老實事,敢于做事擔事管事,能夠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守規矩還應有所創新和作為,而不是墨守成規、困于規矩,要堅持深入實際,有機統一微觀真實與宏觀狀況。這些不僅需要黨員自身的學習和修煉,做到言行的扎實性、開拓性、創造性,更需要組織的教育與培養;需要黨在思想、政治、組織、作風、能力、制度等多方面的檢視與完善,堅持并厲行全面從嚴治黨,進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期,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方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和根基。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澤東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6]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葉福林.毛澤東評點李自成[J].黨史文匯,2006,(9).
[7]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陳超.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規矩[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5,(4).
[9]王一.領袖們怎樣立規矩[J].人民文摘,2014,(12).
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Party Committee,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Ji’nan 250357,China)
The Exploration of Mao Zedong’s Political Rules
SUN Ting-yan1,LOU Jin-ju2
(1.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358,China;
As a rule,political rules is the development scal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The pioneer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Mao Zedong put forward many rules during the leading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such as the party’s authority,the party’s solidarity and unity,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the law and discipline,the party’s traditional and style.Scientific cognition of Mao’s political rules,upholding the party’s authority,maintaining the par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sticking to democratic centralism,strict and honest self-discipline,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style,being adhere to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is advantageous to the strategy of“four comprehensive”layout.
Mao Zedong;rules;political rules;revelation
A84
A
1009-6566(2015)05-0038-04

2015-08-11
1.孫婷艷(1984—),女,山東巨野人,山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博士生,講師。
2.婁進舉(1963—),男,山東曲阜人,山東交通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