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明 邱家學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江蘇南京211198
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產業結構及競爭力分析
王秀明 邱家學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江蘇南京211198
通過運用傳統偏離-份額模型、動態偏離-份額模型以及空間偏離-份額模型,對2006~2011年江蘇省醫藥制造業各子產業進行實證分析。結果發現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產業結構存在不合理之處,部分子產業缺乏競爭力,周邊區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本研究通過分析各子產業存在的問題,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建議。
醫藥制造業;產業結構;競爭力;偏離-份額模型
經過多年發展,醫藥制造業已逐漸成為我國工業中最能實現增值的關鍵環節。2012年,醫藥制造業實現總產值增長21.80%,明顯高于同期GDP的增速(7.80%),對GDP的增長存在積極的拉動作用[1]。而江蘇省的醫藥制造業更是處于全國領先水平,2012年江蘇省實現醫藥工業總產值2647.79億元,同比增長24.71%,占全國醫藥工業比重達到14.18%,首次超過山東省躍居全國第一[2]。
本文研究對象為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子產業,包括: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生物生化制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藥專用設備、中成藥及中藥飲片[3]。通過傳統偏離-份額模型、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的分析,研究各子產業的結構、競爭力發展水平以及江蘇省鄰近省市對其造成的影響。
偏離-份額分析法是把區域經濟的變化看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通常以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為參照,將區域自身經濟總量在某一時期的變動分解為3個分量,即份額分量、結構偏離分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以此評價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劣和自身競爭力的強弱,進而可以確定區域產業未來發展的合理方向和結構調整的原則[4-5]。
1.1 傳統偏離-份額模型
假設經過了T時期,基期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G(t0),報告期總產值G(t1),Gi(T)為T期全國子產業i的產值,Gij(T)為T期j省子產業i的產值,ΔGij為經過T時期的產量增加值,則有:

1.2 動態偏離-份額模型
考慮了時間的影響因素,將考察周期分為若干時期(通常為1年1個時期),對每個時期進行結構分量系數計算[9-10],以t表示第t年相對于前一年的增量,則表示為:ΔGijt=Nijt+Pijt+Dijt。
1.3 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傳統模型是以國家的經濟發展作為參考,忽略了區域間的相互作用因素[11-15]。該模型引入了一個空間修正的增長速度,以考察周邊區域對研究區域的影響:


V是與j省鄰近區域的個數,wjk為j省與其鄰近區域k的空間作用強度系數,Xik為鄰近區域k的醫藥子產業i的經濟變量??臻g作用強度系數wjk的確定需要考慮地理位置的因素,也要考慮經濟因素,本研究以地理距離確定出鄰近區域為山東、上海、浙江、安徽后,再以經濟變量來衡量空間作用強度,其計算公式為:

Xj、Xk分別為j省和鄰近區域k的經濟變量,本研究采用的是人均GDP。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
在偏離-份額分析法中的變量選擇有多種,常用的包括:就業人數、勞動生產率、工業生產總值等,但是經濟指標更能直觀反映產業的增長,所以本研究根據2007~2012年版《中國藥學年鑒》,選取了2006~2011年間全國及相關地區的醫藥制造業及其子產業的工業總產值指標,并以2005年為基期,對各年當年價工業總產值進行不變價處理。
在偏離-份額空間模型中,本文根據2007年《中國統計年鑒》選取相應省份的人均GDP指標,對江蘇省鄰近區域空間作用強度系數wjk進行計算。
2.2 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傳統偏離-份額分析
從表1中數據來看,江蘇省醫藥制造業在2006~2011年間的產值增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具體從各子產業數據來看,大部分增長迅速,尤其是中藥飲片的增速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3.6倍。只有制藥專用設備出現了負增長,產業發展發生萎縮,結合表1數據,其結構分量、競爭力分量均為負,說明該產業的結構和競爭力均處于劣勢地位??赡苁怯捎谥扑帉S迷O備行業的產品種類較多,企業小而雜,行業集中度也較低,難以形成強競爭力,容易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
從表2中數據來看,除制藥專用設備、中成藥外,其他6個子產業的總偏離均為正,說明它們都屬于增長型行業;相反,制藥專用設備、中成藥的發展緩慢。但是中成藥份額分量卻是最大的,這說明江蘇省的中成藥產業有較好的基礎,但沒有合理地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進行發展。結合其結構分量和競爭力分量,發現江蘇省中成藥的結構及競爭力均處于劣勢而共同導致其增長量的損失。另外,8個子產業中結構偏離分量為正的有:生物生化制品、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中藥飲片,說明這3個子產業具有結構優勢,對各自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反之,其他子產業的結構不盡合理。競爭力偏離分量為正的有: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生物生化制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中藥飲片,說明這5個子產業具有強競爭力;反之其他3個子產業則競爭力較弱。

表1 醫藥制造業及其子產業總產值變化

表2 江蘇省醫藥制造業各子產業傳統偏離-份額分析(萬元)
2.3 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及二者比較
動態偏離-份額模型加入了時間影響因素,將研究具體分為每1年為1個時期,考察醫藥制造業各子產業的動態變化情況??臻g偏離-份額模型從區域間的相互作用程度和效果角度,研究江蘇省鄰近區域對江蘇省醫藥制造業各子產業的結構和競爭力的影響。由空間地理距離確定江蘇省鄰近區域為山東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再以2006年各省人均GDP確定空間作用強度系數wjk,將以上各省系數及相應數據帶入空間偏離-份額模型,并與傳統模型的分析結果比較,分析江蘇省鄰近省份的影響程度和效果。由于安徽省制藥專用設備部分年份數據缺失,所以僅分析其他7個子產業。結果見表3。

表3 江蘇省與鄰近區域空間作用強度系數
2.3.1 化學原料藥的分析根據空間偏離-份額模型的計算公式發現,模型中的份額分量沒有發生改變,只是在結構偏離分量、競爭力偏離分量部分加入空間增長速度,所以可以從結構偏離分量和競爭力偏離分量這兩部分分析影響。
由表4數據可以看出,化學原料藥的動態結構分量在呈現持續的大幅度下降后,出現了小幅度波動的態勢,在2007年后均為負值。說明江蘇省的化學原料藥產業結構常年處于不盡合理的狀態。動態競爭力分量則表現為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趨勢,說明江蘇省的化學原料藥的競爭能力波動較大,雖整體為強競爭力狀態,但是各年發展不平衡。空間結構偏離分量均值為負,說明江蘇省鄰省市的化學原料藥增速低于全國水平,產業結構的劣勢會對江蘇省造成負向的推動作用。從空間競爭力分量來看,總體呈現在波動中上升的趨勢,并且均值為正,說明江蘇省的化學原料藥發展領先于鄰省市,并且競爭力不斷加強。
分析表4中空間模型和動態模型的相應差值,發現空間模型和動態模型的結構分量、競爭力分量差值互為相反數,即在考慮了空間作用因素之后,空間作用引起的結構分量變化,同時也會對競爭力分量造成等量而相反的變化。同時說明,空間偏離-份額模型并沒有對傳統模型進行改變,而是從中提取部分數據進行的擴展分析。結構分量差值為負說明,江蘇省鄰省市的化學原料藥結構劣勢阻礙了江蘇省相應產業的發展,理論上會對江蘇省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而競爭力差值為正,表示江蘇省有效利用了鄰省市的資源發展本省產業,提升了競爭水平。由于結構分量和競爭力分量差值的對應關系,僅分析一個方面即可。

表4 化學原料藥的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2.3.2 化學藥品制劑的分析從表5中數據可看出,動態結構分量整體呈現先升后降的趨勢,波動幅度較大。從各年份數值來看,2008~2009年增長至最大正值后即由正轉負持續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較大,說明江蘇省化學藥品制劑近年來均處于產業結構劣勢的地位;動態競爭力分量顯示其先穩步上升后急劇下降的走勢,2010~2011年競爭力分量由正轉負,下降程度較大,說明江蘇省化學藥品制劑產業在2010~2011年的競爭能力受到巨大沖擊,由強競爭力變為弱競爭力。
從空間結構分量來看,其各年均值為負,說明江蘇省鄰省市的化學藥品制劑產業結構劣勢,對江蘇省也產生一定的負向作用;空間競爭力分量均值為正,并且除2008~2009年外也均為正值,說明江蘇省的化學藥品制劑產業與鄰省市相比處于領先水平,擁有強競爭能力。
空間與動態模型的競爭力偏離分量差值為正,說明鄰省市對江蘇省的產業競爭力提升起到積極作用;相應2010~2011年的差值為正,可以推論出2010~2011年江蘇省化學藥品制劑競爭力急劇減弱的原因與鄰省市的影響無關,反而鄰省市還促進其競爭力加強。

表5 化學藥品制劑的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2.3.3 生物生化制品的分析從表6中數據可看出,動態結構分量變化波動較小,總體呈平穩上升趨勢,僅在2009~2010年下降為負值,其他年份均為正值,表明江蘇省生物生化制品產業結構合理,發展穩中有增;從競爭力分量來看,其增長勢頭較為迅猛,2010~2011年之前呈現明顯的快速增長趨勢,之后稍有回落,說明生物生化制品為強勢競爭力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對空間模型進行分析,結構分量均值為負,各年份間也存在較大程度波動,說明江蘇省鄰省市的生物生化制品存在結構劣勢,與動態模型結構分量比較,生物生化制品的動態模型結構優勢轉為空間模型的結構劣勢,更加說明了江蘇省鄰省市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程度??臻g競爭力分量逐年增加,均值為正,說明江蘇省生物生化制品的發展處于強勢競爭水平。
從空間-動態模型的競爭力分量差值為正可以得出:鄰省市生物生化制品的產業發展促進了江蘇省生物生化制品的競爭力提升,理論上可以增加江蘇省總產值,是積極的影響。

表6 生物生化制品的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2.3.4 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的分析從表7中數據可得,動態模型結果顯示,其結構分量在開始小幅度增長后即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08~2009年由正轉負,提示江蘇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的產業結構向劣勢地位發展,且結構不合理程度愈加嚴重;競爭力分量則是穩步上升的趨勢,在2010~2011年略有回落,整體來看其具有競爭力優勢。
從空間模型分析,結構分量的數值正負波動較大,平均結構分量分負,說明鄰省市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的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同時對江蘇省產生消極的影響;競爭力分量總體走勢良好,說明江蘇省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有效利用鄰省市資源來提升其競爭能力。
從空間-動態模型的競爭力差值來看,鄰省市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在鄰省市的影響下,江蘇省的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競爭力不斷提升。

表7 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的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2.3.5 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的分析從表8中數據可看出,動態結構分量呈現整體上升的趨勢,期間略有小幅回落,均值為正,說明江蘇省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的結構合理,發展較平衡;競爭力分量在2009~2010年前為緩慢增長的趨勢,但是2010~2011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分量值由正轉負,競爭力向劣勢發展。
空間結構分量呈現W型發展趨勢,各年的發展不平衡存在大幅度變動,但是均值為正,說明總體上鄰省市對江蘇省的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發展起到了積極影響;競爭力分量在逐年上升后,2010~2011年出現大幅度下降,雖然均值為正,但是江蘇省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的競爭力優勢并不明顯。
從競爭力差值來看,江蘇省有效利用了鄰省市的產業發展優勢,促進本省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的競爭力提升。由動態模型和空間模型中競爭力分量均值由負轉正可以證明,在受到鄰省市的影響后,江蘇省衛生材料競爭力由劣勢向優勢轉變。

表8 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的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2.3.6 中成藥的分析從表9中數據可看出,動態結構分量變化顯示其穩步上升的趨勢,說明江蘇省中成藥的產業結構調整愈加合理;但是競爭力分量卻正負波動程度較大,呈N型發展態勢,平均值為負,說明江蘇省中成藥處于競爭力劣勢。
空間結構分量整體為上升趨勢,存在小幅波動,但是均值為負,說明鄰省市中成藥的結構劣勢對江蘇省產生消極影響,但是2010~2011年的由負轉正,說明其結構調整已經初見成效;競爭力分量呈N型較大幅度波動,但是多數年份為正值,均值為正,說明江蘇省中成藥總體發展水平高于鄰省市。
從競爭力差值來看,鄰省市促進了江蘇省中成藥競爭力的提升。比較動態模型、空間模型差異,發現結構分量由正轉負、競爭力分量由負轉正,可以證明鄰省份對江蘇省中成藥產業的結構造成了消極的影響,而對競爭力水平造成了積極的影響。
2.3.7 中藥飲片的分析從表10中數據可看出,動態模型數據顯示,其結構分量波動很小,在2010~2011年略有下降為負值,說明江蘇省中藥飲片常處于結構合理狀態;競爭力分量也同樣變化幅度較小,除2009~2010年外,其他年份均為正值,說明其競爭力常年處于強勢地位,并發展較平衡。
從空間模型分析,結構分量前期變化較小,2010~2011年大幅度下降為負值,鄰省份的產業結構向劣勢轉變,也對江蘇省造成負面影響;競爭力分量為總體上升趨勢,說明江蘇省中藥飲片產業發展領先于鄰近省市,且發展勢頭良好。
分析空間-動態模型競爭力差值,其值為正,表明鄰省市對江蘇省的產業發展起到積極影響,促進其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表9 中成藥的空間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表10 中藥飲品的動態偏離-份額模型、空間偏離-份額模型
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產值增長迅速,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加快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是我國“十二五”規劃期間醫藥產業的首要任務[16]。經過分析,將江蘇省醫藥制造業子產業分為四類:第一類具有強勢競爭能力和完善的產業結構,包括生物生化制品和中藥飲片:生物產業是我國現階段重點培養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江蘇省生物生化制品發展良好也是大勢所趨;中藥飲片的產業規模雖然小,但是結構合理,競爭力強,也勢必會成為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先導產業,應重點關注、優先發展。第二類具有強勢競爭能力,但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應重點關注結構調整,包括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品制劑、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其中化學藥品制劑、化學原料藥的產業規模分別占據江蘇省同行業第一、第二的位置,這類產業的結構劣勢會對整個醫藥制造業造成沖擊。第三類具有合理的產業結構,但是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包括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第四類為中成藥,其競爭力和產業結構均處于劣勢,需要全方面的提升。
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各子產業發展水平均領先于鄰省市,具有強勢競爭力,但是鄰省市大部分的子產業結構均處于劣勢,對江蘇省造成了負面的影響,理論上會對江蘇省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江蘇省為醫藥大省,其產值增速、產業結構和競爭力水平在全國范圍內均位于前列,保持其穩定的競爭優勢以及合理的結構調整對促進全國醫藥制造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其他省份也具有示范作用。今后,江蘇省應該積極進行醫藥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于不同子產業狀況有針對性地制訂政策,重視提高技術水平以加強競爭能力,關注優勢產業、扶持進步產業,正確對待鄰省市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威脅,也要合理利用鄰省市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加強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2]張曄.江蘇新醫藥產業多項指標躍居全國第一[N].科技日報,2013-04-15(6).
[3]徐韻,邱家學.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產業結構分析[J].上海醫藥,2014,35(11):45-48.
[4]游士兵,楊濤,黃炳南,等.基于空間偏離-份額法的區域產業結構研究——以中部六省為例[J].統計與決策,2010,(17):117-120.
[5]李武軍,黃炳南.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中部地區產業結構研究[J].經濟經緯,2010,(6):25-29.
[6]向書堅,溫婷.“十一五”時期武漢市服務業優勢效應分析——基于動態偏離-份額Esteban模型[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3,(6):138-146.
[7]童江華,徐建剛,曹曉輝,等.基于SSM的主導產業選擇基準——以南京市為例[J].經濟地理,2007,27(5):733-736.
[8]趙黎明,邢雅楠.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的區域旅游合作研究——以北京,天津為例[J].社會科學家,2010,(5):87-90.
[9]袁曉玲,張寶山,楊萬平.動態偏離-份額分析法在區域經濟中的應用[J].經濟經緯,2008,(1):55-58.
[10]李麗萍,左相國.動態偏離-份額分析空間模型及湖北產業競爭力分析[J].經濟問題,2010,(9):117-122.
[11]吳繼英,趙喜倉.偏離-份額分析法空間模型及其應用[J].統計研究,2009,26(4):73-79.
[12]趙喜倉,鄒威華,曹明.鎮江市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及產業結構研究——基于動態偏離-份額空間模型的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3):55-60.
[13]Plotnikova M,Wadeson N,Ashcroft B.Extending Shift-Share Decomposition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an Application to New Firm Formation in British Counties[R]. Henley Business School,Reading University,2010.
[14]陳偉達,景生軍.基于偏離-份額空間結構模型的長三角現代服務業協調布局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4(1):31-36.
[15]洪世鍵.空間依賴性與地區工業發展:基于空間偏離-份額分析模型[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9):59-64.
[16]王廣平,李璠,羅文華.經濟轉型的中國醫藥產業技術結構調整路徑分析[J].中國藥事,2014,28(1):18-25.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 Jiangsu Province
WANGXiumingQIUJiaxu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Jiangsu Province,Nanjing 211198, China
Analysis on the sub-industries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1 with shift-share model,dynamic shift-share model and spatial shift-share model.The result claims that the structure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 Jiangsu Province is unreasonable,some sub-industries are short of competitiveness.It is also proof that sub-industries are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neighbors.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Pharmaceuticalmanufacturing;Industrial structure;Competitiveness;Shift-share model
F426.77
A
1673-7210(2015)04(c)-0137-07
2014-12-20本文編輯:衛軻)
王秀明(1991-),女,中國藥科大學2013級社會與管理藥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醫藥產業經濟及政策。
邱家學(1962-),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醫藥產業經濟與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