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瑾
全面預算的內涵主要體現在“全面”二字,它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大型工商企業的標準化作業程序。如今它作為一項科學的企業控制程序,是國際上通行且普遍采用的企業管理方法。它要求企業從整體出發,全領域、全過程、全人員參與到預算管理的體系中來。它是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運行機制,整合企業當前的關鍵性因素,有效促進經營績效的提升,推動經營目標的實現,最終幫助企業實現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當前,國內中小民營服飾企業面臨著極其激烈的市場競爭,要在當中突出重圍,尤其需要積極引入先進管理理念。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內部控制措施,有助于服裝企業有效開展生產、銷售等各類經營活動,及時監督和反饋各個運營鏈條和環節,有效地防范并降低經營風險。
當下我國服裝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而民營企業中又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要群體,這類企業經營期限大多不長,市場占有率也不高,主要靠有效的成本控制來獲取市場利潤。概括起來,這類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集中體現以下特點:

中小民營企業的一大特點就是市場占有率不高,而服飾產業由于進入障礙不高、產品可替代性強,產業內部的競爭就更為激烈,因此,如何準確地進行銷售預算在整個預算過程中尤為關鍵。倘若預算量過高,庫存積壓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中小民營企業獲取貸款能力相對較弱,無法適銷的存貨會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績效,甚者則是直接導致企業破產清算。倘若預算量過低,各銷售門店、專柜會出現斷貨。少數品類的斷貨或許對企業的影響不大,可能還有反向刺激購買的作用。但是一旦出現多品類的大量斷貨,此時再根據市場的斷貨反饋重新增加訂單下發工廠生產,一來影響了工廠原本的生產安排。通常服飾產品都有很強的季節效應,當季若是增加大批補量訂單,工廠必須增加生產能量。而加班趕工勢必導致生產成本上升,工廠若不是服飾企業的自有工廠,還會因為企業的議價能力等因素進一步導致加工成本上升;二來也由于是緊急增量訂單,工廠的趕工生產可能致使貨品質量下降,產生瑕疵品的風險顯著提高,一旦入庫驗收不慎,瑕疵貨品流入市場,則對企業的品牌信譽產生巨大負面效應。
服飾企業不同于信息技術服務類企業,服飾企業的產品研發能力較弱,技術創新難度高,雖然我國稅法對企業的研發費用有系列稅收優惠,但對中小民營服飾企業而言,企業生存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擴大產品銷量,提升產品銷售收入,提高產品市場份額,增強企業的品牌知名度。服飾產品終端消費者的消費偏好集中在產品款式、圖案、顏色等外在顯性特征上,這與服飾企業的產品研發主要以隱性的新型面料研發為主要著眼點相背離,消費者對擁有技術創新為賣點的隱性產品特征并不敏感,所以基于上述因素,中小民營服飾企業的研發費用預算務必秉承謹慎性原則。倘若舍本逐末地追求技術創新而忽視市場消費導向,難免使得企業陷入財務困境與經營危機。
除了上述服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兩個顯著特征外,中小民營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經營風險通常較高,如何獲取最大的營業現金凈流量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該類企業對待期間費用的開支須有意識地秉承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倘若盲目擴大支出,如不必要地進行辦公場地的擴充、辦公場所的豪華裝修、斥巨資于產品廣告宣傳費用,都將致使企業的資金壓力增大,流動資金周轉困難,經營目標無法實現。
通常中小民營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運營流程體系設置不成熟,扁平化的組織架構也容易導致管理失控。因此這類民營服飾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主要面臨如下現狀:
中小民營服飾企業的經營期限大多不長,對企業的預算管理處于一手實施、一手修正、一手積累管理經驗的狀態。缺乏剛性的預算管理制度指引,企業內各業務部門執行起來就變得更加混亂。在戰略導向方面,中小企業容易因為市場環境的突變調整戰略,引發內部管理無所適從,妨礙了對既定預算管理制度的堅定執行。在組織體系方面,中小企業的預算管理牽頭部門時常因為定位模糊,組織效率低下、事業部之間溝通不暢等因素引發預算管理無法按照既定的時間完成。在全面編制的落實方面,因為企業文化、企業制度建設的缺失導致基層員工對預算管理制度的意義與內涵理解不深,全員參與預算編制的要求僅流于形式,所以執行與控制的過程無法真正貫徹,以致期中、期末分析考評時,因為前期控制的缺失,考評無法按預期的方式進行,期終反饋時也因為內部管理控制不到位而無法獲取有價值的、準確的分析報告。
目前我國服飾產業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一些生產中間產品的化纖紡織面料企業,以終端產品為主營業務的服裝類上市企業數量相對較少,而這些企業中能作為中小民營服飾企業參考標桿的上市公司數量就更加少了(創業板1家,截止2014年)。因此以上市公司的數據作為中小民營服飾企業預算指標的參照數據的不足,從而無法提供行業標桿基準。企業各業務部門在設定自己的預算指標時,往往以自身利益出發,指標設置粗放,口徑大,缺乏激勵效應,未能挖掘企業潛力。
一方面服飾企業屬于傳統型行業,而非新興產業,它們普遍缺乏“擁抱變化”的理念,因此對一些新的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的接受、理解力較弱;另一方面,中小民營企業的資金實力薄,沒有能力斥巨資進行全員、全方位的企業管理培訓,也沒有能力搭建昂貴的管理信息系統或花費高價聘請外部專業管理咨詢公司。它們的績效評價手段通常停留于傳統的財務指標,忽視非財務指標;著眼于企業過去已經發生的經營狀況,忽視未來的經營發展動態;著眼于當下局部利益,而忽視企業整體效益。在激勵機制的設置上,缺乏科學的考評方案使得個別員工的短視行為得到嘉獎,更為嚴重的則因為全面預算管理不到位、預算指標本身有問題等因素,導致出現負激勵的反向效應。而企業激勵方式單一、體系簡單也會引發員工道德、價值觀的偏離。
全面預算是我們的一項新的企業管理手段與措施,它涉及公司的治理結構、管理風格、管理手段和激勵制度的調整。所以創建適應性的企業氛圍,提高各層級人員對全面預算的認知,才能激發大家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為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在企業的推行奠定基礎。面對目前中小民營服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推行中出現的問題,本文提出如下對策及建議:
中小民營服飾企業的文化建設中應該加強對員工新興事物接受性的宣講。注重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將各項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建設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全過程。積極推進全面預算工作進程,從各個層面營造堅定執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文化氛圍。發揮中高級管理人員在全面預算管理建設中的積極主導作用,在戰略指引方面,使得預算管理匹配企業戰略規劃,明確反映企業戰略方向,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組織體系方面,明確預算管理委員會為預算管理的牽頭部門,由上而下、上下結合的方式統籌與協調各業務部預算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全面編制的落實方面,以在企業內部進行培訓、宣講等方式,引導全體員工對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了解與認同,將預算指標科學有效地分解到企業基層,使得各業務領域的員工都能對全面預算指標標準化的落實提供有力支持。
在企業運營管理中,各業務部門、事業部、職能部門應重視日常運營數據的積累,有效運用數據指標的分析評價企業運營績效。在進行預算指標解析時,恰當運用零基預算與增量預算相結合的指標確定方式。對某類常規性的運營活動采用增量預算以達到充分運用前期數據為下期預算提供充分的、有效的參考依據的作用,提高預算工作的效益。對某類非常規性的運營活動,則運用零基預算來確定預算基數。盡可能地減少前期不適用數據的影響,以新的思維與視角進行運營績效的考量,充分激發團隊潛能。同時為避免企業內部對于這類非常規性運營活動缺乏管理經驗,以致預算指標確定過于寬泛,可以考慮聘請外部專家對預算指標的確定提供專家意見。
平衡計分卡使得企業傳統的績效管理從對單純的人員進行評估的工具轉變為對企業戰略實施進行有效評估的工具。它使得企業管理人員擁有全局觀,能全面統籌戰略、人員、流程和執行四個關鍵因素,平衡長期和短期、內部和外部的各運營環節,防止管理機能失調,擴大員工參與意識,提高企業整體的管理效率。而創建一套科學有效的預算激勵方案,是全面預算得以堅定執行的重要保障。中小民營服飾企業在預算獎懲方案的制定上,應避免獎懲方案擬定的隨意性、獎懲實施時間的任意性、獎懲實施方式的單一性、獎懲落實的不確定性等缺陷以致員工預算執行觀念薄弱。在設置預算獎懲方案時,應著重把握以預算目標為獎懲基數,獎懲方案要涵蓋企業總體戰略,注重有形與無形激勵方式相結合的方式,重視員工道德觀、價值觀的培育,防止個別人員、部門只顧個人利益、局部利益的狹隘行為。
中小民營服飾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更應該善于創新、勇于實踐,積極引入適合企業的新型管理工具,尤其要要運用好新型管理會計工具。全面預算管理在推行過程中總會遇到各式問題,無法一蹴而就、一勞永逸,但只要企業在推行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持之以恒,必將有助于企業實現長期戰略發展目標。
[1]池國華.關于全面預算管理的若干認識[J].財務與會計,2015(1).
[2]賈琳佳.關于加強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綠色財會,2015(6).
[3]黃嘉卉.我國服裝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應用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