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萍
甘肅省渭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當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作用。 渭源縣自古就有“千年藥鄉”之美譽,是全國“道地”、優勢中藥材的重要主產區之一。全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資源十分豐富,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征為種植各種中藥材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條件, 其中南部高寒陰濕區特別適合當歸種植,種植當歸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收入。 因此,提高當歸的產值對實現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掌握滴滴豐不同劑量在當歸上的使用效果,設置了本試驗。
試驗地設在甘肅省渭源縣路園鎮雙輪磨村,試地位于北緯34°65′~35°61′,東徑104°06′~104°27′,海拔2008 米, 屬大陸性半干旱氣候區。 土地為川地黃麻土,前茬作物小麥。 0~20 厘米土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34 克/千克、全氮0.099 克/千克、水解氮67 毫克/千克、速效磷15 毫克/千克、速效鉀190 毫克/千克、pH 值8.3。 播種時施農家肥45500 千克/公頃, 碳銨499.5 千克/公頃,磷肥499.5 千克/公頃。 試地年均氣溫6.1℃,無霜期145 天左右,年降雨量528.5 毫米。
供試當歸種苗為甘肅省岷縣產。
試驗地肥力均勻、外界影響因素小,試驗采用對比設計、3 次重復, 小區面積為:2 米×8 米=16 平方米。 共設4 個處理①12.5 毫升/兌水15 千克/畝;②25毫升/對水15 千克/畝;③37.5 毫升/對水15 千克/畝;④以噴施清水作對照(CK)每隔10~15 天噴施一次,共噴三次。
當歸試驗于4 月8 日耕地施肥,4 月10 日進行定植,試驗每小區種植5 行,行距40 厘米,每行種植47 穴,穴距17 厘米,每穴2 株,經間苗、拔薹,最后每穴留1 株無薹壯苗。 這樣每小區保留235 株。 密度為60615 株/公頃。 不同劑量3 次葉噴時間分別為8 月3日、8 月16 日、8 月26 日, 在10 月25 日進行采挖并進行測產。 鋤草、追肥等田間管理措施同當地大田。

表1 當歸葉噴滴滴豐產量結果
表1 產量結果表中的小區產量為實產當歸鮮重產量,折合產量也為鮮重產量。 從表一的差異顯著性分析結果看, 三種不同劑量的處理均比對照在5%、1%的水平上有顯著差異, 說明葉噴滴滴豐對當歸有較明顯的增產作用。但通過新復極差法測驗各處理間的差異性,在5%的水平上,處理③和CK 之間有顯著差異而①、②和CK 之間無顯著差異,說明噴施濃度為37.5 毫升/對水15 千克/畝對當歸的增產作用最大。

表2 當歸葉噴滴滴豐主要農藝性狀測定結果
從表2 可以看出,葉噴滴滴豐不同濃度處理都對當歸主要農藝性狀有較大的影響, 特別是葉噴37.5毫升/ 畝×3 次的效果最為顯著,根長、根粗、單株生物產量、 單株當歸產量分別比對照長2 厘米、 粗0.8厘米、生物產量增長78 克、當歸產量增長56 克,分別增長8.4%、27.6%、83.87%、69.14%。

表3 當歸葉噴滴滴豐不同級別商品產量結果比較
從表3 可以看出當歸產量占當歸總產量的百分比對照和噴施各處理之間沒有明顯差別,一般歸頭重量是全歸重量的比率45%~50%之間,但是歸頭中一、二等歸的重量與總歸頭的重量對照與各處理之間存在明顯差異。 各處理一、二等歸的重量明顯多于對照0.5 千 克、0.67 千 克、0.84 千 克 分 別 比 對 照 增 長125%、167.5%、210%。

表4 當歸葉噴滴滴豐不同處理產值比較 單位:千克、元
從表四可以看出,三個處理較對照產值都明顯的增加, 分別比對照增加17.46 元、22.61 元、37.76 元,分別增長30.44%、39.42%、65.84%。
通過試驗,葉噴滴滴豐對當歸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品質明顯變優,一、二等當歸增加,產值明顯提高,投入產出效益明顯。特別是葉噴37.5 毫升/ 畝×3 次的效果最佳, 在當地大田生產中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