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蓉 龔晶晶 朱 懿
(湖北經濟學院/湖北會計發展中心 湖北·武漢 430205)
本文以《湖北省2013 年度事務所業務收入排序》和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為基礎,結合證券期貨執業資格以及執業注冊會計師人數等因素,將收入大于1000 萬元且取得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劃分為大型所。將收入在400-1000 萬元且注冊會計師人數在10-20 人之間的劃分為中型所。不滿足上述兩項條件的為小型所。依照此類標準,截至2013 年12月31 日,武漢市地區230 家會計師事務所中,大型所11家,中型所35 家,其余為小型所。
相較于小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小,業務范圍狹窄,已擁有一定規模的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基礎較好,擁有一定核心業務和專業團隊作支撐,但在注冊會計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其更應該尋求突破,更進一步為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再添動力。
眾環海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眾環海華”)自成立以來,通過近30 年來的發展,已成為武漢市會計師行業發展的“領頭羊”。筆者深入眾環海華調研發現,從其發展歷程來看,眾環海華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為其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更建立了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品牌戰略,并通過幾次大型合實現了“1+1>2”的規模效應。
眾環海華成立于1987 年,創立之初為武漢中華會計師事務所,僅有12 名專業技術人員,以外資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承擔查賬、驗資業務為主要業務,營業收入僅30 余萬元。1998 年脫鉤改制為有限責任社會的中介組織,更名為“眾環會計師事務所”。2010 年10 月與廣東中誠海華稅務師事務所合并為“眾環海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眾環海華已擁有1500 名從業人員,成為涵蓋審計、稅務、評估、工程造價咨詢等七大服務領域的眾環海華專業服務集團。
1.重視人力資源,加強人才儲備
人力資源是會計師事務所發展的源動力。在人員流動性較大的注冊會計師行業,科學的人力資源結構和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能為會計師事務所培養、儲備專業人才,防止高端人才流失。在這方面眾環海華可以為其提供較好的經驗借鑒。
(1)培養復合型人才
人力資源結構上,眾環海華的專業技術人才較為年輕化,近60%的專業技術人才在40 歲以下,遠高于武漢市執業注冊會計師同年齡層的人數分布比例(武漢市40歲以下執業注冊會計師約占總人數的25%)。
人才培養上,一方面,眾環海華擁有較為完善的復合型人才培養計劃。定期實行輪崗計劃與培訓考核相結合,挖掘、培養員工勝任各個業務的能力,為集團業務拓展奠定人才基礎。另一方面,眾環海華與永道、德豪國際(BDO)的合作為其從業人員提供了學習和體驗先進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審計方法的機會。此外,眾環海華還注重高端人才特別是行業領軍人物的吸收和培養。2005年公司吸收以陳啟智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造價咨詢高端專業技術人才,大大增強了其工程造價板塊的實力。
(2)“以人為本”的員工激勵機制
眾環海華通過實行員工職業規劃制度,引導幫助員工制定1-3、3-5、5 年以上的短、中、長期規劃。配合多層級(5 層11 級)晉升機制,有助于員工明確目標,給予員工最廣闊的發展空間。

表1 眾環海華晉升機制
眾環海華的薪酬待遇由工資、各種獎勵、各類補貼、績效獎金等幾個方面構成。各個層級工資等級不一,各種學歷專業技能享受不同程度的補貼,績效獎勵綜合考慮項目數量、質量、復雜程度等。這既體現了一定的穩定性,也激發了員工做項目以及不斷提升自我的動力。此外,眾環海華還為員工提供電腦、出差、交通、住房、話費等補貼并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處處體現出眾環“以人為本”的理念,避免人才流失。
2.質量至上,民族品牌
(1)以服務質量塑造品牌
眾環海華一直以來都堅持以服務質量塑造品牌,集中體現在其內外部管理上。組織形式上,為謀求更大發展,眾環海華由原有的有限責任制轉制為特殊合伙制;人員管理上,尤為注重員工風險和責任意識的培養,實行質量責任制,并將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建立與執業質量掛鉤的分配制度;項目管理上,實施嚴格的授權管理制度。一般業務項目經所長批準后先報經道德監察部審核,對承接項目CPA 的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進行管理以對業務風險進行初步把控;再將初步底稿提交給風險管理及質量控制委員會對重點事項進行審核;然后提交給合伙人反饋意見;最后,由主任會計師審核批準。
值得一提的是,眾環海華在原有三級復核制度的基礎上實施了更嚴格的風險質量控制。對于上市公司財報審計,眾環海華設立獨立的上市公司質量控制合伙人,直接對項目審計質量控制負責;對一些特別重大事項,如對ST公司或有重大舞弊風險公司、涉及到非標準審計意見報告等,則需提交風險管理及質量控制委員會進行評估。此外,眾環海華還提取整個事務所主營業務收入的5%作為風險準備金。
(2)堅持獨立發展,走民族品牌建設之路
眾環海華也曾經歷過獨立市場主體身份受限、不得不依附于國外品牌機構的陣痛。在經歷了“脫鉤改制”、積極謀求與永道、德豪國際(BDO)合作后,眾環始終堅持走獨立發展,民族品牌建設之路。眾環海華集團制定了未來5-10 年總體發展戰略,即持續強化內部管理、服務能力、質量標準、人才體系建設,打造出國內領先,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民族品牌大型財稅專業服務機構。這一發展戰略的提出為其結合服務網絡布局形成跨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其開拓國際化道理樹立了旗幟。
3.合并共贏,板塊升級
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通過與其他優秀會計師事務所合并,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規模,重新整合人才、信息、資金等優勢資源,壯大自身,互補不足,增強整體的市場競爭力,促使其發展上一個新臺階。
近年來,眾環海華經歷了幾次重大合并。2010 年元月,公司的評估板塊與武漢天地源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合并,使得資產評估板塊實力再一次升級。同年10 月,為了進一步向全國開展快速擴張,與國內知名稅務事務所廣東中成海華稅務師事務進行跨行業合并,并更名為“眾環海華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板塊同時更名為“眾環海華稅務事務所”。2011 年12 月,又與北京中興新世紀會計師事務所和廣東中拓正泰會計師事務所合并,進一步加快跨區域的聯合發展。
從營業收入方面看,2011 年較 2010 年增長了147.72%,其后兩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17.04%和15.94%。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公布的綜合排名來看,眾環海華的2010 年為第29 名,2011 年為第18 名,2012 年和2013 年均為第15 名。就以注冊會計師為主的專業技術人才數量來看,合并后的眾環海華由2010 年底的253 人,上升至2011 年底的500 余人;截止至2014年底,這一數據達到815 人。

圖1 眾環海華會計師事務所2008 年-2013 年營業收入及綜合排名
經過一系列的跨行業跨地域資源整合,眾環海華形成了以武漢為總部,以北、中、南三個大區運營中心為支點集團化運營模式。這不僅為跨區域、跨行業以及未來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提高了自身在傳統業務領域的競爭力,其以標準化、信息化、系統化為支撐的品牌內核也逐漸發展成熟。
面對實力強勁的國內外大型會計師,本土中型會計師事務所要想尋求發展仍需“逆水行舟”。綜合上述分析,第一,應該加強內部管理,重視人力資源。內部治理失效,不僅現有的規模狀況難以駕馭,即使合并也是空中樓閣,甚至造成“1+1<2”的局面。管理的關鍵在于“人”。重視和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僅能夠促進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還能行之有效的貫徹和落實“質量至上”的品牌理念。第二,應該確定較為長遠的戰略規劃,并以此為目標確定5-10 年的計劃目標,從而為事務所穩步成長提供指導。第三,可通過跨行業、跨地域合并經營進行優勢互補、擴大自身業務范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來自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壓力,從而在市場上分得更大“蛋糕”。
[1]彭永翠.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戰略研究[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3,(11).
[2]許家林,林振中.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現狀與思考——以武漢市為例的分析[J]. 綠色財會,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