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皓,羅 強,王 超
(西安科技大學,西安710054)
三電平中點箝位式逆變電路在中壓、大容量電機變頻調速場合中應用廣泛,具有對開關器件耐壓要求低、輸出諧波少、控制性能好等優點[1]。
直接轉矩控制(以下簡稱DTC)是一種高性能異步電機控制策略[2],以定子磁鏈與轉矩為控制變量,計算定子靜止坐標系下磁鏈和轉矩大小,并通過跟蹤控制磁鏈和轉矩的變化,實現PWM 調制和控制系統的高動態性能。直接轉矩控制具有結構簡單、轉矩響應快速、魯棒性好等特點[3]。
文獻[4]提出了采用三電平逆變電路的異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方案,并從原理上分析了整個控制系統,但沒有用到合成矢量方法。文獻[5]在分析單一矢量三電平DTC 基礎上,提出了合成矢量方法的三電平DTC 系統。但從仿真結果來看,該方法沒有有效解決三電平逆變電路的兩個固有問題[6]:逆變器直流側中點電位波動問題和逆變器輸出電壓跳變問題。文獻[7]提出了新型扇區劃分和細分技術,為本文中扇區劃分提供了思路。
本文提出了一種合成矢量的優化方法,并將其應用到DTC 系統中。該方法既有效抑制了三電平逆變器中點電位波動,降低了開關管開關損耗,使逆變器輸出電壓不會發生跳變,同時DTC 調速性能不受影響。
電機定子電壓方程:

式中:us,is,ψs分別為電機定子電壓、電流及磁鏈矢量;Rs為定子電阻。
忽略定子電阻上的壓降,則電機定子磁鏈矢量可表示:

由式(2)可知,定子磁鏈矢量ψs軌跡變化的方向與電壓矢量us同向,軌跡的變化速率由電壓矢量幅值來決定。
電磁轉矩表示如下:

式中:p 為電機極對數;Lm為定轉子互感;Ls為定子自感;Lr為轉子自感;漏感系數σ=1-/(LsLr);θ為定轉子磁鏈間夾角;ψr為轉子磁鏈矢量。
異步電機在穩定運行時,定轉子磁鏈幅值基本不變,因此定轉子磁鏈之間的磁通角θ 的變化會直接導致電磁轉矩的變化。由式(3)可知,讓定、轉子磁鏈幅值基本保持不變,改變定、轉子磁鏈間夾角可使電磁轉矩發生變化。由于ψs快速變化時,可以認為|ψr|相對不變,且結合對式(2)的分析,直接對定子磁鏈施加控制,可實現控制轉矩的目的。

圖1 直接轉矩控制系統結構框圖
轉速檢測獲得電機轉速參考值,經過PI 調節器給出轉矩給定值;計算電機在α-β 坐標系下的數學模型得出轉矩和磁鏈參考值;滯環比較器輸出轉矩和磁鏈的控制信號;控制信號在不同扇區內控制逆變器開關器件的導通和關斷,實現對電機的調速。
NPC 三電平逆變器拓撲結構圖如圖2 所示。

圖2 NPC 三電平逆變器拓撲結構
NPC 三電平逆變電路,每相橋臂有3 個開關狀態P、O、N,三相共可得到27 個電壓矢量。在α-β平面上,電壓矢量分布如圖3 所示。將27 個電壓矢量分為四類:零矢量、大矢量(V13-V18)、中矢量(V7-V12)和小矢量(V1-V6),其中零矢量和小矢量有冗余小矢量。
合成矢量優化方法下,扇區的分法有所不同,用大矢量和中矢量將矢量空間分成12 等份,新的合成矢量位于各自扇區角平分線上,如圖3 所示。

圖3 優化合成矢量空間分布圖
以扇區S1為例,利用該扇區邊緣的四個矢量:小矢量ONN 和POO、中矢量PON、大矢量PNN,引入零矢量,合成矢量按照順序Vs1:OOO-POO-PON-PNN-ONN來合成矢量,則每次矢量切換只有一相開關管動作,有效抑制電壓跳變,減少開關損耗。這種矢量合成序列引入了中矢量,造成了中點電位波動。一般把其當作干擾量,由于小矢量及其冗余小矢量所對應的流過直流側中點電流方向相反,對中點電位的影響也是相反的,故把小矢量視為調整量。
表1 給出了扇區S1內,合成矢量優化的矢量作用順序,其他扇區矢量作用順序原則相同。

表1 扇區S1 優化合成矢量表
干擾量為中矢量PON,調整量為小矢量POO 和ONN。若中點電位偏移量Vom≥0,說明中點電位偏高,需要引入中點電流從中點抽走電流以降低中點電位,若此時iA>0,則增加小矢量ONN 的作用時間比例,若此時iA<0,則增加小矢量POO 的作用時間比例。反之亦然。計算各有效矢量作用時間就成為關鍵。
現在以α 軸為參考軸,以2Ud/3 為單位幅值,在扇區S1中,設一個采樣周期內大矢量、中矢量、小矢量的作用時間分別為T1,T2,T3,設零矢量作用時間0.05Ts,將合成矢量分解在α,β 軸上:

在一個采樣周期中有T1+T2+T3=0.95Ts,且優化的合成矢量位于扇區中間,故θ =15°,若調制系數m=0.8,得:

將T3以合適比例分配給兩個小矢量,矢量合成順序和小矢量作用時間按照表1 所述規則。其他扇區合成矢量優化方法相同。
磁鏈控制器采用的是一個兩級滯環比較器,如圖4(a)所示。磁鏈偏差表示如下:

轉矩調節器采用的是一個三級滯環比較器,如圖4(b)所示。轉矩偏差表示如下:

根據DTC 原理,由轉矩和磁鏈的控制信號選擇對應的電壓矢量。表2 給出了定子磁鏈所在扇區k內不同效果下合成矢量選擇原則,k =1 ~12(當k >12 時,k=k-12;當k <1 時,k=k+12)。

表2 合成矢量選擇表

圖4 磁鏈和轉矩滯環控制圖
根據以上分析,綜合定子磁鏈所在扇區的判斷和磁鏈與轉矩的控制信號,表3 給出了不同控制信號下合成矢量的選擇方案。

表3 三電平開關矢量選擇表
根據上述分析,為驗證該合成矢量優化方法和系統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建立異步電機三電平DTC仿真系統。選用電機參數:額定電壓400 V,額定功率4 kW,2 極,額定轉速1 430 r/min,定子電阻Rs=1.405 Ω,定子自感Ls=5.839 mH,轉子電阻Rr=1.395 Ω,轉子自感Lr=5.839 mH,定、轉子互感Lm=172.2 mH。系統仿真條件:定子磁鏈給定0.97 Wb,定子磁鏈滯環環寬0.01 Wb,轉矩滯環環寬0.4 N·m。初始給定轉速1 400 r/min,0.5 s 時轉速突降至1 200 r/min,電機負載10 N·m 起動,在0.2 s時突加轉矩至30 N·m。
仿真結果如圖5、圖6 所示。圖5(a)顯示出定子磁鏈軌跡是很好的圓形。從圖5(b)~圖5(d)可以看出,在t=0 s 時,電機轉速開始上升,負載10 N·m 起動,由于轉速PI 調節器帶輸出限幅±50,起動中調節器處于飽和限幅狀態,在不到0.1s 的時間內轉速已達到設定轉速1 400 r/min,轉矩也同時達到10 N·m,三相定子電流呈穩定正弦規律變化。在t=0.2 s 時,負載突加至30 N·m,t =0.5 s 時,轉速由1 400 r/min 降至1200 r/min。從圖5(b)可以看出,不管是突加負載還是突降轉速,電機轉速都有很小脈動,但是能很快地跟隨到給定值。從圖5(c)可以看出,轉矩增加時,轉矩瞬間跟隨至30 N·m,轉速突降時,電機瞬間反轉,導致轉矩瞬間變負,但轉矩響應迅速,很快達到新的穩定狀態。從圖5(d)可以看出,當突加轉矩時,定子電流會突然增大,但很快恢復到穩定的正弦規律變化。



圖6 合成矢量未優化的中點電位波形
從圖5(e)和圖6 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合成矢量優化對三電平逆變電路直流側中點電位平衡控制效果顯著,合成矢量優化的異步電機DTC 系統,在電機穩態運行時,中點電位在0 附近波動,不管負載增加還是轉速降低,都能將中點電位控制在0 電位附近。
從研究效果來看,本文提出的異步電機三電平DTC 合成矢量優化系統能夠較好地抑制三電平逆變器中點電位波動問題,同時在該方案下電機調速性能好,轉矩脈動小,響應速度快,仿真結果證明該方案是一種優良的異步電機控制策略。
[1] CELANOVIC N,BOROYEVICH D.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eutral- point voltage balancing problem in three-level neutral-point-clamped voltage source PWM i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2000,15(2):242-249.
[2] 陳伯時. 矢量控制與直接轉矩控制的理論基礎和應用特色[C]//電力電子論壇Ⅲ-變頻器矢量控制與直接轉矩控制技術研討會,北京,2004.
[3] 胡虎,李永東.交流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策略-現狀與趨勢[J].電氣傳動,2004,(3):3-8.
[4] 潘登,任沖,柴文野,等.基于三電平逆變器供電的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J].電機與控制應用,2011,38(7):13-16.
[5] 李永東,侯軒,譚卓輝.三電平逆變器異步電動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Ⅱ)-合成矢量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4,19(5):31-35.
[6] 王廣柱.二極管箝位式多電平逆變器直流側電容電壓不平衡機理的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2,22(12):111-117.[7] 吳志剛.直接轉矩控制策略的扇區劃分和細分技術[J]. 微特電機,2010,38(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