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東
摘 要:高一物理概念教學是高中物理學習的關鍵,教材、學生、教師都是影響概念教學的主要因素。研究教材、科學視角、加強教學方法指導,就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生認為高中物理難學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對有些基本概念難以理解透徹,以至于聽不懂或不會用,更不要說靈活運用。
關鍵詞:高中物理 概念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146-01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要想學好高中物理一定要把物理概念弄明白。學習物理就是不斷地建立物理概念的過程。結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就影響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因素及教學方法談談體會。
(1)物理學習的關鍵點之一就是要學好物理概念,這是很多學生學不好物理的原因。物理概念都不是憑空提出來的,首先要弄清引入概念前的相關物理現象,所以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過程,或者多遍反復地看書上概念出來前的那部分內容,這些相關的內容搞懂了,建立概念就是水到渠成。其次物理概念重在理解,死背概念的定義是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的。現實中,有些物理教師也不注重物理概念的教學,這使得學生學起來很吃力。概念容易混淆的,一般是有些相似的,可以把他們寫在一起,對比起來學習,找出不同點,記住不同點。最后還有對付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語法剖析法,具體的就是你先把定義這個句子的主干找出來,然后逐個進行對它的定語的解析,記住要深刻理解定義中的每個字詞。定義性的句子是世界上最經典的句子,也是最狡猾的,更是內涵最豐富的句子。一個定義拓展開來都能寫成一本書,每個定義都容納了一位甚至是多位科學家的畢生精力。學生在進行物理概念學習之前,對生活中自己比較熟悉的某些物理現象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對這些物理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基礎。
(2)重視概念的建立。物理概念是從物理現象和事實中抽象出來的,是用來表征物質的屬性和描述物質運動狀態的。物理教學先通過生活中簡單的例子引出書中所闡述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要使課堂充滿趣味性)然后分析這個概念使學生們理解,然后加上一些練習題。最后流出大概15 min的時間讓學生復習這節所講的內容,讓學生自己作出總結。物理教學中建立概念的幾種主要的方法:①觀察法: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液體的沸騰特點。②控制變量法: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影響電熱功率大小的因素、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③轉換法:煤油吸熱,觀察煤油溫度變化。磁性強弱,看吸引大頭針的數量。④實驗推理法:(理想實驗法)牛頓第一定律真空不能傳聲。⑤類比法等。水壓和電壓類比,水流和電流類比。⑥建立理想模型法:用光線來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
(3)重視概念的理解。要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認識,不斷地理解。如力這個概論,從初中二年級就開始學習,有了一個初步認識。升入高中后,又開始學習,并給予初步的概括: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第三章中學習了牛頓第一定律,又進一步認識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到此,也只是停留在機械力的范籌之內。到學習了電場力和磁場力后,才從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力的作用情況,通過聯想和類比,形成比較深刻的認識。也就是說,認識一個物理概念有一個不斷發現、不斷提高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觀察,多擴大自己頭腦中的信息量,經過加工比較,實現對概念的深刻理解與掌握。教師講解一個物理概念后,要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這個概念,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面記憶才能牢固,運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4)重視概念的運用。要能夠運用概念去分析判斷和解決物理的實際問題。一方面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困難的,但如果把“概念”放在實例中去記憶,去理解,就要簡單得多,也就更容易區分相關因素和無關因素,找出共同特征;另一方面,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物理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用來解決具體問題是學習物理概念的根本原因。因此,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要用物理概念來分析、解決,在運用中熟悉掌握物理概念,舉一反三。
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物理概念課教學方法:高中物理這門學科有5個特點。①知識量增大。學科門類,高中與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識量比初中的大。初中物理力學的知識點約60個,而高中力學知識點增為90個。②理論性增強。這是最主要的特點。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做定性研究,而高中則要求深入理解,做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強。③系統性增強。高中教材由于理論性增強,常以某些基礎理論為綱,根據一定的邏輯,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前后知識的關聯是其一個表現;另外,知識結構的形成是另一個表現,因此高中教材知識結構化明顯升級。④綜合性增強。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相互為用,加深了學習難度。如分析計算物理題,要具備數學的函數、解方程等知識技能。⑤能力要求提高。在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運算能力、實驗能力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與培養。面對這些特點,初上高中的同學要想學好物理,一定要從“勤、恒、鉆、活”上做好心理和行動上的準備。“勤”,高中物理中有著豐富的物理現象和物理模型,了解這些現象,掌握這些物理模型需要勤思多練不斷積累。“恒”,高中物理知識一環緊扣一環,任何一環出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鉆”,高中物理有些內容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深入鉆研細心領會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習中有疑問的地方一定要想辦法弄個水落石出,不留有尾巴。“活”,物理學得好壞關鍵在于是否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最后,引用物理老師黃老師的口頭禪:“想要學好物理啊,就要注重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正所謂,樓要蓋得高,地基一定要打得堅實。以上只是粗淺地談了一些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更具體的、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方法也要通過自己去檢驗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學知識,更要學方法,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總之,要學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理解每個物理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而達到提高思維能力的目的。因此,正確理解物理概念也就成了學好物理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李青.談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4).
[2] 陶毅.淺議高中物理教學法[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12).
[3] 張靜.談高中物理教學[J].高中數理化,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