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芬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作為知識的重要傳播機構,對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圖書館存在諸多問題,限制了自身的快速發展。因此,傳統圖書館為了保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力,必須要不斷進行知識創新,諸如,管理理念、管理技術、服務理念等方面的創新。
關鍵詞:知識經濟 圖書館 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67-01
知識經濟通過知識運營來促進經濟增長,是知識產業的內驅力,代表著知識經濟時代[1]。隨著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圖書館領域。同時,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也給圖書館帶來了挑戰。傳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知識時代的需要,要向網絡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1 思想觀念更新
傳統圖書館借助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管理理念,適應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需求。圖書館通過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實現人事、服務、管理和制度的協調。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本質就是服務理念的創新,促進圖書館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圖書館內部的改革。
1.1 資源共享理念
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各個圖書館之間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各個圖書館、讀者通過網絡,可以查找任何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地域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人類社會迎來了大圖書館時代。各國圖書館人應該樹立大圖書館意識,自覺遵守合作、共享的理念,將本圖書館信息發布到互聯網上。同時,從互聯網上下載所需的信息資源。
1.2 市場化觀念
高校圖書館應該及時了解社會和市場的發展動態,以讀者的需求為導向,不斷提高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將讀者的需求作為圖書館的需求,以滿足讀者需求為圖書館服務的最高宗旨。同時,高校圖書館依據自身的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信息產品開發,實現信息服務市場化、信息化和時代化,并結合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
1.3 秉承“以人為本”理念
知識經濟時代的服務對象是人,所以圖書館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理念,建立人盡其才的激勵機制,實現人才的合理利用。21世紀是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圖書館又是社會信息的主要提供機構[2],其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優勢,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社會利用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培養未來的棟梁之才,營造一個良性的信息服務環境。圖書館的知識是通過人才來發揮自身的價值作用,所以人才是圖書館信息知識服務的關鍵因素。簡單地說,圖書館通過人才來實現自身的知識價值,知識幫助社會進行人才培養,人才再次被引入圖書館。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圖書館知識的價值,又能發揮人才的能動性、創新性,帶動社會的整體發展。
1.4 崇尚創新的觀念
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信息知識的傳播和利用。信息在傳播和利用過程中,實現了自身價值的提升。高校圖書館員不僅要拓展自身的知識面,而且要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并解決實際過程中的問題。圖書館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執行機構[3],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良好土壤。因此,圖書館應該崇尚創新觀念,實現自身服務的創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2 管理體制的創新
圖書館各項服務的執行需要完善的管理體制,所以其必須改變自身管理混亂的狀況,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以服務執行相適應的發展機制。同時,圖書館應該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統籌規劃、有條不紊地向數字化圖書館方向發展。21世紀是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圖書館應該提升自身的運作能力,豐富相關的服務功能,建立以讀者為核心的運作機制,滿足社會對高校圖書館的需求。因此,管理體制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
3 服務方式的改變
3.1 采用開放式管理
傳統圖書館主要以紙質圖書為主,其管理理念為“重藏輕用”,將讀者的地位放在次要位置。知識時代的圖書館以讀者為核心,通過數字多媒體技術向讀者提供服務。現代圖書館打破地域的壁壘,突破固定場所,利用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對數字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存儲和傳播,構建輻射型的開放式管理系統。
3.2 實現計算機管理
傳統圖書館信息整理的方式為,手工著錄、圖書加工、人工咨詢和信息檢索,大大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傳統圖書館對讀者的要求比較嚴格,讀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書籍查閱。計算機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大大減輕讀者的檢索負擔。目前,圖書館建立一套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圖書館館員和計算機的有效溝通。計算機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讀者的檢索效率,而且通過了信息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讀者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查找到所需的信息,并通過網絡查詢到其他相關圖書館的文獻。
4 融入現代技術元素
圖書館要想實現管理制度的改革,就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技術含量。目前,圖書館采用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收集、整理、分類和編目的自動化。同時,圖書館增加了網上約書、催還書、新書推薦等個性化服務,讓圖書館服務更加人性化。另外,圖書館工作實現網絡化,不僅可以有效地配備文獻資源,集中進行文獻編目,而且可以實現館際互借,大大提高了圖書館借書的便捷性。相對于傳統圖書館來說,現代技術的融入可以不斷完善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可以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5 注重人員培訓
目前,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受到人才因素影響,一直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圖書館館員的學歷過低,是傳統圖書館不能快速發展的瓶頸。圖書館雖然擔任信息傳播的職能,但人才素質的問題使其不能實現信息增值。圖書館應該引進圖書館專業人才,構建自己的人才隊伍,保證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由于信息技術在圖書館領域的廣泛應用,圖書館更需要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以此滿足網絡化、數字化的發展需求。圖書館館員要具備計算機采編、數據庫建立和提供網絡咨詢服務的能力,完成圖書館的各項工作。同時,圖書館館員要不斷進行知識培訓,了解最新的科學技術、最新的管理理論,實現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圖書館要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人才培養,使其成為具備信息學、計算機技術和系統管理的綜合型人才。
目前,人類社會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作為知識的主要載體,承擔著傳播知識的任務。知識傳播要借助人,人又是知識的主要收益者,所以圖書館應該以人為本,實現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和理念創新。因此,圖書館應該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引進相關人才,建立相關制度,完善服務功能,保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 夏彤.知識經濟時代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J].林業科技情報,2008(3):12.
[2] 黎靜.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企業信息服務平臺的構建[J].電子世界,2012(10):121.
[3] 張慧茹.高校圖書館自助借還服務模式探析[J].創新科技,2013(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