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德、英、美、加記者 姚蒙 董銘 青木 黃培昭 蕭達 陶短房 ●本報記者 劉洋 ●汪析 柳直

身處全球輿論漩渦的巴黎《查理周刊》今日推出新刊,封面漫畫刊登的是“流淚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讓整個世界的神經再次繃緊。該刊上周遭槍手襲擊,包括漫畫家和警察12人死亡,遭襲原因被普遍認為是刊登的政治宗教漫畫刺激了襲擊者,而如今,該刊“雙倍下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語)”——平時僅印6萬份,此次要印300萬份;再一次在頭版刊登涉及宗教的敏感漫畫。《查理周刊》的相關人士堅稱“查理精神就是幽默諷刺,不能向暴力屈服”,西方一些媒體也歡呼“這是新聞自由的勝利”,但更多的人憂心忡忡,法國已在巴黎敏感地點部署大量軍警預防不測。“中東在線”稱,拿全球穆斯林心中神圣的先知做為嘲諷對象,《查理周刊》可能再遭襲擊。《查理周刊》遇襲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事件、襲擊者被認定是“伊斯蘭國”支持者,就在12日,這個組織的支持者攻擊美軍中央司令部社交媒體賬號,“羞辱五角大樓”,12日晚些時候華盛頓地鐵驚現濃煙事故,多人傷亡,更是引發風聲鶴唳。
“法蘭西走在刀刃上”
“法蘭西走在刀刃上。”這就是最新一期《查理周刊》14日面市之前,新西蘭門戶網站3news的印象。該網站報道說,新刊封面刊登的是一幅伊斯蘭先知的漫畫,先知舉著一幅“我是查理”的標語,上方則寫著“寬恕一切”。報道說,這家周刊的人士將取笑先知穆罕默德,他們認為這是對被殺害同事的致敬。而他們非常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會覺得有趣——這一次,軍人將守衛在他們的辦公室前。
西方媒體把新面市的這一期《查理周刊》稱為“幸存刊”?!都~約時報》披露,為了決定血案后第一期刊登什么內容,《查理周刊》編輯部內部有激烈爭論。最終,新刊頭版漫畫由名為魯希爾的漫畫家完成。魯希爾稱,襲擊發生當天早上他原本就起晚了,還在路上給老婆買了生日蛋糕,因此遲到,并躲過了殺戮,“是愛情和貪吃救了我”。
“6萬”和“300萬”,幾乎所有國際媒體報道時都在突出這樣兩個懸殊的數字。6萬份是《查理周刊》平時的印數,不少時候只能賣出三四萬份,已瀕臨破產邊緣,而這一次該刊的發行方聲稱將印創紀錄的300萬冊,向全世界發行。《查理周刊》律師馬爾卡聲稱,“我們不會妥協,否則這一切就將毫無意義。
德國《圖片報》評論稱,《查理周刊》14日出版——穆罕默德漫畫登上頭版!300萬份創造發行紀錄,并翻譯成16種文字!“這是一場新聞自由的勝利?!恫槔碇芸返男掖婢庉嫑]有被恐怖所嚇倒”。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也為“《查理周刊》歸來”歡呼,聲稱“如果襲擊者覺得他們可以消滅這份刊物,他們將被百萬次證明他們錯了”。英國《每日電訊報》則認為,盡管出版方釋放出一個他們不會被暴力嚇倒的信號,但這很可能將進一步引發穆斯林的憤怒。
13日,埃及伊斯蘭官方組織發表聲明,譴責新一期《查理周刊》“無道理地挑釁15億穆斯林的感情”。法新社報道稱,當天在巴基斯坦東北部的白沙瓦地區,60多人舉行示威,將巴黎恐怖襲擊槍手稱為“烈士”。
“基地”非洲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12日警告法國,該組織張貼在“圣戰者”網站的一份聲明說,只要其愚蠢的媒體繼續貶損我們的先知(穆罕默德),法國就將付出代價。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13日在頭條位置刊登“新出版的《查理周刊》封面上刊登先知穆罕默德”的報道,近千條網民留言,有人稱,將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一個名叫“圣
戰不限”的“伊斯蘭國”支持者網站12日在網上刊文說,發生在巴黎(諷刺)雜志的一切僅是個“小小的開始”,世界正義的召喚者、主持者和執行者(指“伊斯蘭國”)已經正式開啟替安拉行道的指令模式,會在歐洲各國首都、美國及世界一切有人的地方,對違抗伊斯蘭教規、教義者以及異教徒展開致命打擊,直到取得最后勝利。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13日刊文寫道,《查理周刊》新一期“再次出現挑釁性封面”,俄羅斯REN電視臺主持人多布洛夫表示,不應讓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再炒作這一內容。這一行為是愚蠢的,也缺乏幽默感。這種行為可能再次遭到伊斯蘭極端組織報復。俄國家杜馬自由民主黨黨團已向國家杜馬提交一份告俄羅斯及國外媒體呼吁書草案,俄國家杜馬社會團體和宗教組織事務委員會主席尼洛夫稱,再次刊登這樣的漫畫令人無法接受。這將讓法國媒體與伊斯蘭的對抗不可逆轉。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伊斯蘭國”支持者羞辱五角大樓
12日下午高峰時段,華盛頓特區市中心的朗方廣場地鐵站突然冒出滾滾濃煙,事件持續了近40分鐘,當局迅速出動近百名消防員,仍造成1名女子遇難,數十人受傷,84人被送往醫院做身體檢查,至少200人被疏散。美國媒體稱,華盛頓地鐵是美國僅次于紐約的第二繁忙地鐵線路,在3880平方公里的區域為500萬人服務。當天晚些時候,美國國家交通安全董事會調查后稱,這是一起“電弧事故”。
華盛頓突然出現的地鐵事故讓許多人如驚弓之鳥,不只是因為巴黎幾天前才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就在12日早些時候,美國中央司令部的“推特”賬號被黑,攻擊者就是讓人談之色變的“伊斯蘭國”。當天,在美國中央司令部“推特”頁面上,出現了“伊斯蘭國”的黑白旗、有蒙面武裝分子的圖像,其中一則推文寫著:“以最仁慈、最尊貴安拉的名義,網上大哈里發將繼續發動網絡圣戰……”另一則寫道,“美國士兵們,我們來了,小心點吧。”消息中的署名為“伊斯蘭國”。
美軍官員聲稱黑客沒有偷走機密信息,不過,黑客在推文中公布了美軍高級指揮官的電話號碼,以及黑客稱是軍方在跟朝鮮和中國發生沖突時的應變計劃。美國媒體報道說,諷刺的是,黑客攻擊事件發生前幾小時,美國總統奧巴馬呼吁修訂一部計算機安全破壞披露法,強制各機構被黑時承認事實。更尷尬的是,正是中央司令部負責指揮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的戰爭。
德國《焦點》周刊13日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受到伊斯蘭主義者攻擊”感到驚訝,質疑全球是否正進入“網絡哈里發”時代,擔心“伊斯蘭國”的戰火燒到網絡。美國《赫芬頓郵報》則認為中央司令部受到網絡攻擊,“只是冰山之一角”。美國專家對“國會山”網站表示,美國中央司令部“推特”和YouTube賬號被黑,這可能代表著一個瞄準美國政府大搞網絡破壞的新時代已經到來。
在美國前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斯坦看來,美國面臨的威脅遠不止互聯網,她警告說,相信一些恐怖分子正潛伏美國,等待時機發動巴黎式致命襲擊。
法國吞了極端分子的誘餌?
“從《查理周刊》事件到美國中央司令部被黑,讓西方明白,‘伊斯蘭國的威脅已經在自己的眼前”,德國柏林歐洲政治學者格斯勒爾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從反面來看,兩起事件增加了“伊斯蘭國”的知名度和影響,歐洲雖然政治上團結,但社會、種族、民眾乃至社會心理矛盾被挑起,可以說,現在歐洲遇到冷戰后最大挑戰。美國《華盛頓郵報》已決定刊登《查理周刊》的新漫畫。英國《每日電訊報》說,新的《查理周刊》大約將有1000本被船運到倫敦,英國發行方否認自己將變成恐怖分子攻擊的目標?!爸袞|在線”稱,中東、非洲以及亞洲的許多國家的媒體,都不會刊登這幅漫畫“法國在發生一場戰爭,(恐怖襲擊)發生之后,我們覺得特拉維夫比巴黎市中心要更安全。”巴黎第四區薔薇街藝術品店店主杰奎琳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憂心忡忡,“在以色列,那里有鐵穹保護我們,在巴黎我們擔心受到攻擊,我們害怕把孩子送到學校?!薄都~約時報》描述當下巴黎的氣氛時說,“恐懼上升,法國的猶太人考慮撤離?!眰惗亍稑藴释韴蟆贩Q,英國人也在緊張討論“如何應對一場巴黎式襲擊”。英國的安全和警方負責人12日已被告知,如果一場巴黎式大規模射殺發生在首都倫敦或其它地方,他們該如何反應。軍情五處、國防部以及各地警力都在考慮,成千上萬的軍警如何部署追捕英國土地上的恐怖分子。英國將嚴管火箭彈、卡拉什尼科夫沖鋒槍走私入境。
憂慮遠不止在英法美。在巴黎舉行的部長級安全會議上,奧地利、比利時、丹麥、德國、意大利、荷蘭、波蘭、西班牙、瑞典、加拿大等國部長悉數出席,他們建議加強歐洲邊境管制,建立“旅客名單記錄”系統以便追蹤可疑人物,還呼吁互聯網供貨商合作打擊恐怖主義,通報及刪除煽動暴力及仇恨的言論。德國《圖片報》引述消息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截取通訊顯示,恐怖組織有意在歐洲多國首都發動襲擊。法國媒體報道說,12日,據稱與巴黎血案有關的一名嫌犯在保加利亞被捕。
“奧朗德總統一點錯也沒有犯”,法國《世界報》在報道數十位元首參加巴黎游行時曾興奮地稱,可以說,法國總統在向受害者致敬的同時,組織了一個“四十國集團”。澳大利亞網站《審判日報》稱,只用了48小時,法國就吞了極端分子的誘餌”——不是將謀殺《查理周刊》漫畫家的行為宣布為犯罪,而是將一種謀殺行為變成一種戰爭行為。如今,殺手成為反西方的“圣戰”英雄,西方國家只能準備更多裝甲車輛、加強機場安全、強化監聽、花更多錢——所有這些都以保護瘋狂的公民的名義。
美國的戰略分析人士13日對《華盛頓郵報》說,目前“伊斯蘭國”正遭遇危機,一方面,它錯誤地將強大的敵人拉上戰場,另一方面,它士氣觸底,當地的武裝人員動力漸失,“外國戰士”也認為自己在進行一場冒險,如今精疲力盡。在這種情況下,“伊斯蘭國”需要一些類似勝利的東西,刺激它們的招募、斗志和戰場上的作戰者。他們需要在全世界制造風浪。加拿大《全球郵報》評論說,《查理周刊》屠殺事件表明,歐洲的新恐怖分子是低技術的獨狼,但他們仍能制造重大影響,已成為歐洲安全部隊的頭號夢魘。安全官員稱,此類單獨行動者和小組是最難跟蹤的,因為他們留下的情報足跡微乎其微。報道稱,巴黎事件之后,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政府都警告國民可能會有襲擊?!?/p>
環球時報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