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偉
〔摘要〕鋼琴即興伴奏是鋼琴教學方向的目標之一,是培養音樂專業不可或缺的一門技能專業課,更是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修養的必修課。本文簡單介紹鋼琴教學與即興伴奏教學相結合的應用,使學生在盡快掌握鋼琴學習的同時能很好地學習即興伴奏的基礎知識和合理地運用到伴奏實踐中。
〔關鍵詞〕鋼琴技巧即興伴奏基礎訓練調式調性相融合教學評價改革
高等師范院校是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搖籃。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由于鋼琴基本功等不同的原因,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程度也參差不齊,歸納起來有:(一)鋼琴彈奏技巧不扎實,或者說沒有經過很好的訓練。有些學生經過幾年鋼琴學習后,即使有能力彈奏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鋼琴流暢練習曲等練習曲和同等難度樂曲,卻仍然不會為簡單的歌曲編配伴奏,伴奏能力普遍較弱,畢業后不能很好勝任中小學音樂課;(二)音樂理論基礎以及和聲基礎差,理論是指導實踐的窗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忽視對理論的學習,只有把理論學習與鍵盤和聲結合起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伴奏音型掌握的較少,很多運用不當。對于不同風格、體裁的歌曲伴奏千篇一律等等。這樣導致學生畢業時才發現不但鋼琴沒有彈好,即興伴奏也是一塌糊涂。如何將鋼琴基礎教學與簡易即興伴奏結合并運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鋼琴演奏與鋼琴即興伴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鋼琴演奏是鋼琴即興伴奏的技術基礎,不會彈奏鋼琴的人是不會在鋼琴上彈奏即興伴奏的。而鋼琴技巧絕不等于伴奏技巧。即興伴奏必須服務于聲樂的需要,在歌曲旋律基礎上,充分利用理論知識與鍵盤和聲即興地彈奏出伴奏織體。許多學生會忽略這一點,導致一些鋼琴基礎較高的學生同樣把即興伴奏彈奏得一塌糊涂。所以想要彈奏好即興伴奏至少應具備相當于車爾尼599至849難度的水平的同時也要掌握一些基礎的即興伴奏知識。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應使鋼琴技巧與即興伴奏技巧同步發展緊密的結合起來。例如:掌握好扎實的音階、琶音、和弦彈奏的同時,各個調式的轉換也要非常熟練。在鋼琴課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能力,同時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對各個大小調位置的熟練彈奏,使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即興伴奏能力,使鋼琴教學和鋼琴即興伴奏教學兩門課程能夠很好地融合起來。因為即興伴奏大多時候用的是簡譜而不是五線譜,在面對簡譜時要求學生對各個調在鋼琴鍵盤上的位置要非常熟悉,這樣才能準確流暢的彈奏出伴奏織體,其實這也是即興伴奏的特點所在,同一首歌曲可以根據歌唱者音域不同而調整調式,這樣一來也就對伴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對24個大小調在鍵盤上的位置非常熟悉,所以加強24個大小調音階琶音以及和弦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通過這項訓練能使我們更好的熟悉各個調在鍵盤的位置,為學習即興伴奏打好基礎。
二、以鋼琴教學為主線把即興伴奏和相關的理論知識貫穿到整個教學的全過程
在鋼琴教學中通過講解曲子來融入基本的即興伴奏。作為一名鋼琴教師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你的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在進行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要有針對性的教學。在給學生布置曲目時要有很強的針對性,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一定的基本鋼琴技巧并能夠利用這些技巧很好的運用于即興伴奏當中。例如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該教材大多都帶有明顯的伴奏因素,左手多是功能和聲連接,且音型變化十分豐富,對之加以分析可作為伴奏學習的輔助教材。例如:講授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 NO14譜例:
技術分析:這是一首訓練右手雙音的練習曲,雙音連線的彈法是本曲的一個新內容。雙音跳音和雙音連線構成了右手的旋律部分,而雙音連線則包括兩個二分音符相連的和兩個四分音符相連的兩種情況。而左手是分解和弦的伴奏。這種伴奏類型在車爾尼前邊的練習曲中是沒有出現過的,所以也是我們要主要學習的內容。通過這首練習曲的學習學生不但要掌握右手雙音跳音、雙音連線的彈奏方法,還要掌握左手分解和弦的彈奏。至此,一節常規的鋼琴課就可以結束了。但我們怎么樣利用已經學到的東西來融入和延伸更多的知識、技能呢?例如即興伴奏?其實通過這首作品的學習我們就可以融入許多音樂理論知識與即興伴奏知識。從作品的左手來看,首先它就是一種基本的伴奏織體。例如:1 5 3 5這種伴奏的音型較適合用于速度較快、活潑的以及兒童歌曲類別的曲目。如《小星星》、《劃船》等。這是4/2或4/4拍子的。車爾尼后面的NO21、NO23是三拍子可以用于《平安夜》、《小白船》等等。隨著學生程度的不斷提高可以把較難的伴奏音型加入就去。例如:練習琶音音型的外國樂曲默克爾的《蝴蝶》、中國樂曲李瑞星的《小小竹排》;練習柱式和弦的各類《圓舞曲》等。這些都是經典的且技術難度并不是很高的鋼琴作品,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把這些鋼琴小品進行正確的分析并運用于即興伴奏實踐當中,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在鋼琴基礎學習中與伴奏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和目的。
再從理論的角度分析,我們又可以給學生融入以下基本和聲知識:1、什么是正三和弦———在大小調式音節第Ⅰ、Ⅳ、Ⅴ音級上構成的三個自然音三和弦,它們分別被稱為主和弦、下屬和弦、屬和弦。2、和聲的功能———包括正三和弦在內的一個調式之中的各級和弦在調式音級中的地位和特性(既穩定的和不穩定的作用)。和聲的功能有三種類型:主功能、屬功能和下屬功能,其代表和弦分別是上述正三和弦中的主和弦、下屬和弦和屬和弦。3、什么是屬七和弦———又稱大小七和弦,它在大三和弦上方疊加了一個小三度的音程,從根音至七音是小七度音程。由于這種和弦常將根音建立在屬音上,因此又可以稱其為屬七和弦。屬七和弦具有不和諧性,可以強調屬音,氣氛略微緊張,可以營造活潑、歡樂的氣氛。它的色彩,不協和、不穩定。
我們通過以上這樣的講解和學習,使學生不但學習和掌握到了鋼琴曲目中的技巧和知識,同時還讓學生了解了鋼琴曲目與即興伴奏曲目之間的聯系,同時對理論知識也有了一定的接觸。在實際教學當中也可以運用這些實例,把這些創編的過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知道怎樣通過一首鋼琴作品的學習很巧妙地把彈奏技巧融入到即興伴奏當中。這樣能更好地營造藝術教學氛圍,使學生在短期內學習和掌握大量的音樂知識和理論知識。
三、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
根據高等師范類學校的教學特點,必然會導致學生在短暫的大學學習期間內背負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壓力,學生也根本無法完成大量鋼琴作品的彈奏和即興伴奏等相關科目知識的學習。因此,在培養以能力為主的實踐型人才教育改革思想的基礎上,根據師范類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年限及教學大綱要求上,制定各年級能力達標的標準,根據制定的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大綱,規范鋼琴教學。各年級能力達標的內容與要求可采取一下的方法:
大一第一學期:鋼琴基礎演奏+視奏;大一第二學期:鋼琴演奏+視奏+伴奏基礎知識;大二第一學期:鋼琴演奏+視奏+即興伴奏;大二第二學期:鋼琴演奏+視奏+即興伴奏+鍵盤實踐。
鋼琴主修生:大三:鋼琴演奏+視奏+即興伴奏+鍵盤實踐+曲式和聲+正譜伴奏;大四:鋼琴演奏+視奏+即興伴奏+鍵盤實踐+曲式和聲+正譜伴奏。
四、教學評價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依舊采取的是傳統的考試方式。考試的內容是音階、琶音以及練習曲和樂曲各一首的彈奏,由教師當場評分。這種考試形式雖然能夠檢驗學生對演奏技術的掌握情況,但并不能證明學生能夠運用鋼琴為教學服務的能力。由于考試形式與內容的單一和狹窄,導致不能夠全面檢驗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既然師范類鋼琴教學的最終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能夠運用鋼琴為社會進行夠好的服務,而不單單是演奏這一項技能,那么教學評價就應該多樣化。師范類鋼琴課的教學評價應是綜合各種能力的測評,而不是單一的彈奏曲目。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可嘗試以下兩個部分的結合:1.鋼琴演奏及視奏考試。在傳統的考試內容為音階琶音、演奏練習曲(復調作品)、樂曲各一首的考試基礎上加進視奏考試內容,檢驗其演奏及視奏的能力,由教師當場評分。這種考試既檢查了學生對演奏技術的掌握情況,又能檢驗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分析作品(風格、曲式、和聲等)及鋼琴相關技術的綜合能力的運用。2.即興伴奏能力考查。即是要求學生為同學彈聲樂考試伴奏(鋼琴教師加以指導),由鋼琴和聲樂老師共同為其評定伴奏分數。這樣既解決了聲樂考試中伴奏難找或沒有太多時間合伴奏的問題,又給予了學生伴奏實踐及檢驗的機會,綜合考查了學生鋼琴的伴奏能力。
通過每學期這種方式的考核與考查,促使學生能夠掌握多方面的知識。有利于培養更加豐富的工作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作好充分的準備。
筆者認為在高等師范類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中,常常把鋼琴技巧訓練與即興伴奏能力訓練割裂開來,課程與課程之間相互脫節,致使學生在鋼琴技巧上進展緩慢,即興伴奏能力上也得不到提高。我們應在大到教學課程改革,小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多樣化、多元化,使鋼琴課與即興伴奏課相融合,相輔而行,同步提高。在短暫的大學學習期間盡可能地提高學習效率,加強自己的專業技能,為以后更好地適應社會鋪墊道路。
(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孫維權.鋼琴即興伴奏為什么在我國發展緩慢[J].鋼琴藝術,2003
[2]謝哲邦.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3]馮德剛.鋼琴即興伴奏新編[J].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