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鋒
(福建省惠安東橋鎮埔殊開成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泉州 362141)
以生為本,實行彈性的數學教學
黃振鋒
(福建省惠安東橋鎮埔殊開成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泉州 362141)
職業中專招生制度的改革,為職業中專學校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新課題。針對招收生員的個性差異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傳統的授課方式與彈性教學的有機結合,就顯得十分必要,更是迫在眉睫。實施傳統的授課與彈性教學的有機結合應做到:正確認識學生,轉變觀念,更新理念;通過彈性數學課程設計、彈性課堂教學、彈性的課內課外作業、彈性的輔導、彈性的考查評價來使我們的教學更為多樣。傳統的授課與彈性教學的有機結合的問題值得深入探究。做為數學教師,只有端正教學態度,更新教學觀念,理解素質教育的理念。認真鉆研傳統的授課與彈性教學的有機結合,在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養成要熱愛學習數學知識,養成熱愛學習的良好品質,達到提高數學應用的教育目的。
個性差異;數學基礎差異;因材施教;教學觀念;彈性數學教學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和職業中專招生制度改革,中考對職業中專學校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因為目前職業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初中畢業生、高中輟學生及想掌握一門專業技術的高中落榜生。職業中專生源的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中專數學教學提出了新課題,下面就我校數學教學中實施彈性教學談幾點看法。
首先是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實施彈性教學的必要性,更新教學理念。作為一名職業教育工作者,要認識職業中專學生的文化基礎較弱,主要體現在數學課程上,對于數學課程的教學。職專生源大部分屬于學習層次較低的學生,他們的數學成績、能力分化嚴重,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大多數學生的在學習數學中屢戰屢敗,身心得不到健康發展,導致大部分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信心,自暴自棄,這些狀況與目前倡導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相對于優等生和中等生而言,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與心態存在差異,在掌握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個性特長及其發展方向存在差異,發展速度和最終發展水平都存在著差異,導致大部分教育的對象無法適應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的教學變革已成為眾人矚目的課題。
因此,教學要承認學生的個性差異,要面向全體同學,要相信每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機會,這就要求我們把因材施教落到實處,要不斷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更新教學理念,實行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與彈性數學教學的的有效結合。《新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就需要數學教學的教學要有彈性,教學中應遵循彈性原則。
其次是教師要不斷嘗試“彈性”的數學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各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實踐、增強同學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使教與學的過程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使每位學生都從中獲得教育。我在近幾年的“彈性”數學教學實驗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具體特點,從探究學習彈性課程設計、彈性課堂教學、彈性課外作業、彈性輔導和彈性評價考查五個方面嘗試“彈性”的數學教學,下面就淺談一下我的彈性數學教學過程:
上課應該怎樣上,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老師們在備課時一定會做到心中有數。有的老師將課堂數學教學過程設計得非常詳細。他們在備課時會往往會借鑒別人的經驗、會搜集大量的材料,最終設計具體而詳實的方案,可謂用心良苦,精益求精。在實際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講求師生互動教學,教和學雙方都是動態的。但是,動態中的教學有很多不確定性。教師不可能完全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步驟進行。要有一定的彈性,要根據課堂上學生的表現靈活調整教學步驟。即我們常說的“以學定教”,因此教師要圍繞學生的思路進行授課設計的調整,為學生構建彈性的課堂設計,在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方面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結合。如針對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課堂教學中有不同的要求;針對學生智能的差異,在課堂提問中力爭做到例題講解、練習上有所區別,所要求的思維程度不同,強調針對性,即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保優”、“補差”。
課堂教學改變傳統的授課形式,保證在同一節課內即面向全體的“合”的環節又有兼顧學生的差別的“分”的環節”。一般步驟按:分類自學——集體講授——分類質疑——分類指導——分類練習——集體歸納。這“四分二合”的講課結構,“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融進了預習、新授、質疑輔導、鞏固、小結的正常教學秩序,而且較好地滿足了好、中、差三類學生對教師在授課的不同需求。在課堂教學中,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在認識上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在突破重點、難點或概括知識時,提問基礎較好學生,啟發全體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在鞏固練習時,檢查希望生的理解掌握程度,及時檢查補缺補漏,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知識。這樣能夠較好地解決教材的統一性和學生個性差異的矛盾,使每個學生“按需分配”,各有所得。
學生的作業分成課內、課外兩種,課內的作業統一標準、統一要求。這是根據大綱、教材的基本要求設計的,面向全體學生,布置的作業要使希望生通過努力也能完成課內作業。課外的作業根據不同層次完成不同程度的作業,把配套的練習分為三個等次,分類布置。第一類主要是針對優等生布置,要布置一些有利于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練習,如選作題、思考題等。對于同一題目,也可以有彈性要求,鼓勵探索多種解題思路,鼓勵一題多解、一題多編,有創造性的解法。第二類是針對中等生布置,要完成變式的、綜合的、條件或問題略有變化的練習,鞏固基本知識的題型,并鼓勵做提高性作業。第三類是針對希望生布置,放緩坡度,基本沒有難度,并且要進行適當的提示,根據希望生掌握的水平通過一定的思考能夠解決習題。這樣即減輕了希望生的課外負擔,又能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實行分類型、不同形式的輔導。一方面要完成現階段學習任務,傳授數學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具體地說,就是對希望生采取個別輔導,盯住不放的方法,分組進行個別輔導,班級成立幫學小組,讓同學輔導同學,部分讓教師輔導,輔導的內容從最低點開始,讓希望生在老師和同學的指導下學會思考,完成學習任務,掌握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對大部分基礎較好的中等生,要采取通過教師提示和同學互助等方法,促使同學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其觀察、理解、表達和知識的應用能力;對少部分的優生,要成立數學輔導小組和數學興趣小組,通過研究成人高考題和競賽題來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思維、想象、創造的能力。
職業教育的科目考核不同于中考、高考應試,必要的考查、考試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能作為主要依據,在每學期綜合評定學生的數學成績時,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分類考核。首先是平時成績的彈性評定,好的學生通過競賽與輔導希望生的數量、質量,單元的測試給出相應的數學成績;大部分希望生必須把平時成績劃分成幾個部分進行考查,平時上課的紀律、學習的積極性、作業的完成情況等。其次是期中和期末的測試成績,這些測試要注意試卷命題的彈性,每份試卷分為基本題、提高題、深化題、附加題四大類。基本題由填空題和選擇題構成,著重考核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與應用,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一般占60%,提高題占30%,這部分是給中等生做的,深化題占10%,這部分是提供給優等生做的,還有占15%的彈性附加分,這部分是提供給希望生做的,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及格率。綜合評定后,讓95%的同學能過關,5%的同學通過補考輔導,成立幫學小組輔導學習等方法,幫助他們通過補考。
總之,教法因學生而宜,學法因教材而宜,彈性教學形成了教師、學生、教材之間這種交錯的、有層次的、有彈性的信息交流模式,彈性的數學教學要建立在尊重差異、面向全體、以學生為主體等原則的基礎之上,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從機械被動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變被動學習為生動活潑的主動學習。對待每一層次的每一位學生,教師要有“愛心”、“耐心”、“恒心”。只要這樣,彈性教學能促使希望生得到轉化,中等生和優等生得到優化提高,讓同學不再怕學習數學,能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整體數學素質的提高。
[1]《數學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張樹芝.推行彈性學制拓寬發展空間.教育與職業,2001(5)
[3]熊梅.綜合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4]汪筱蘭.學年制向學分制轉型期實施彈性學制遇到的問題.科教文匯,2006,6.
[5]《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周小山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6]盛群力.教學設計要有新視野.全球教育展望,2003,(7).
G427
:A
:1671-864X(2015)09-0109-02
黃振鋒 男 1975年10月出生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福建惠安 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