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升
摘要:長號是西洋銅管樂器的一種,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長號以其卓越的音色成為了銅管樂器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深受大家喜愛與追捧。強奏時它的音色高亢、嘹亮而富有威力,仿佛使聽眾置身于輝煌壯麗的場景之中;弱奏時又會顯得溫柔、委婉,仿佛將故事向聽眾娓娓道來。它的音色鮮明而統一,在樂隊中有著不可被取代的重要地位。長號的發音與演奏者的姿勢、口型、呼吸等因素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掌握正確的長號演奏技巧能夠使演奏者散發出藝術的不凡氣質與內涵。
關鍵詞:長號 演奏技巧 音色
長號又叫長鳴、銅角、馬吹、招軍、喇叭等,在不同的地區也會存在不同的稱呼,漢族習慣將其稱為大號、長尖、喇叭等。目前在廣西、云南等地區廣為盛行,長號在軍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交響樂隊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為交響樂隊的固定樂器,不僅如此,它在爵士樂隊中還有“爵士樂之王”的稱號,由此可見它在樂器大家族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本文就長號的演奏技巧與其獨特音色展開論述,主要針對長號演奏者的口型、氣息、運舌、音準等方面的技巧。
一、對長號的闡述
(一)基本介紹
長號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帶有杯形號嘴的圓柱形號管,大概在其三分之一處開始逐漸向外擴展,最后形成喇叭口,這也是它在組成上最具鮮明的特色之處;另外一部分是插在號管中的U型伸縮管,演奏者一般左手握住樂器,右手持伸縮管,伸縮管在其組成中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演奏者將其拉出或縮入都會改變長號號管的長度,這樣就可以吹奏出不同調子的泛音列,長號的伸縮管一般具有7個把位,每伸長其中一個就會降低半個音調。一般主要將長號分為高音長號、中音長號、次音長號與低音長號四種類型,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巴赫、莫扎特、格魯克以及青年時候的貝多芬都曾為這三種長號譜寫過著名的長號三重奏作品,成為后人學習與借鑒的典范。
(二)長號的歷史發展
長號屬于古老的銅管樂器,它起源于公元前十七年,由薩克布演變而來,它主要靠內外二副套管的伸縮來決定音高的,所以又有“伸縮號”、“拉管”之稱。在1495年亨利七世的私人樂隊在演奏中就運用了四支長號,收到了非同凡響的效果,故一直將長號傳承下來,到了亨利八世,長號的數量已經達到十多支之多。1520年前后經過研究者的不斷改良,長號達到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完善狀態。
長號首次在交響樂中被運用是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樂》,但可惜的是只被當成了打擊樂來使用,主要演奏節奏簡單的和聲而已,并沒有發揮出其真正的優勢。后來在貝多芬的晚年時期,他寫下了一首《長號八重奏》,最后在貝多芬的葬禮上進行首演,目前在國際上此作品仍被視為經典,多次演出。有不少的著名作曲家也曾為長號寫下過不少的精彩樂章,代表人物有馬勒、瓦格納等。
后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經過無數優秀音樂家的積極探索與不懈追求,使得長號這一樂器進入了各個不同的音樂領域,演奏家們非凡的演奏使得世人對長號更是情有獨鐘,他們不但可以運用長號演奏出極高難度的樂曲,如《野蜂飛舞》僅僅在短短的一分鐘完成,可見樂曲頻率的快速,除此之外,作曲家們還可以利用一支長號同時演奏出三聲部的美妙樂章,上、下唇會各發出一個音,聲帶同時哼出“嗚”的音,由此可見演奏家的探索精神可歌可敬。不少作曲家們也為長號寫下了協奏曲、奏鳴曲以及各類音樂會的小品等等,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要數前蘇聯作曲家布拉瑞維奇,他寫下將近十首長號協奏曲,每首都堪稱經典之作,用十二支長號來演奏的場面之壯觀讓人驚嘆不已。
二、長號的演奏技巧
為了更好地發展長號的演奏藝術,對長號的演奏技巧的學習與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里主要分析從演奏者自身的一些可控性條件,如口型、呼吸、運舌、音準技巧對長號的音色影響。
(一)長號演奏的口型技巧
長號演奏中,演奏者的口型對發音的好壞起到決定性作用,這就直接會影響長號的音色效果,在這里口型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嘴唇吹奏形狀,其中還包含唇肌、牙齒、顎骨以及下巴之間的互相調控。對于長號演奏者,口型的學習也僅僅是一個基礎環節,所以在這里初學者一定要花時間與精力去不斷練習。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對口型的掌控能力自然會千差萬別,所以要根據自身條件而定,一般來講,正常情況下號嘴要放在嘴唇正中央,上下按5:3或3:2的比例分配較為適當,號嘴的角度應該向下傾斜75度左右。(二)長號演奏的氣息技巧
吹奏銅管樂器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肺活量,銅管樂器的發音完全取決于吹奏者氣息的大小,不同的氣息下吹奏出的效果會截然不同。長號演奏者首先應該具備較高的肺活量,這樣才可以為長號的發聲提供足夠的能源。另一方面就是演奏者對氣息的控制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演奏者的技術水平。通常情況下,成年男性的肺活量平均值為3500-4000毫升,成年女性肺活量的平均值為2500-3500毫升,而經常吹奏長號的演奏者他們可以達到5000毫升以上。所以這一過程也是互相影響的,長號的演奏要以充足的氣息為基礎,而長期對長號的演奏也能夠鍛煉自身的肺活量。
關于吹奏長號時的呼吸方式有很多種,較為常見的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與胸腹式呼吸。其中胸腹式呼吸較為靈活,容易掌控,目前也是世界上長號演奏者最為常用的呼吸方法,它主要利用隔肌收縮的功能使得橫膈膜下降,這時肺泡會向下伸展并擠壓腹腔,腹肌放松,向下方自然擴張,與此同時腰肌和肋間肌也會自然向外擴展,最終達到擴大胸腔而進行呼吸的目的。這種呼吸方式可以全面有效地調動發聲器官的能動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正確的呼吸方法對長號的演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對氣息靈活運用,不僅可以完成演奏技巧,而且對長號優美的音色與音質也會表現地淋漓盡致,所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長號演奏者,對呼吸方法的使用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三)長號演奏的運舌技巧
長號不同于帶鍵樂器那樣可以靈活掌控,也不像打擊樂器自由豪放,但它具有自身的獨特之處,能夠演奏出其他樂器所演奏不出的音樂效果。其中運舌能力也是作為長號演奏者所不可或缺的,在長號演奏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快節奏的樂曲,這就取決于演奏者們的運舌速度,這里也有很多的技巧需要我們學習,比如在吹奏過程中,一定要在把每個音符吹得干凈利落的基礎之上快速將舌頭的速度加快,除此之外還應注意聲音的清晰度。運舌能力的提高關鍵之處就在于多練,始終遵循由易到難的學習原則,一切從基礎開始抓起,這樣對長號的演奏水平必然會有所提高。
(四)長號演奏的音準技巧
音準決定著音樂是否動聽,它具體指歌唱以及樂器演奏過程中所發出的高音能與一定率制的高音相互符合。不得不說音準是演奏美妙、動聽音樂的基礎條件,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唱歌之所以動聽關鍵在于音準,例如在第二季《爸爸去哪兒》大型親子類節目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唱歌就具備音準的特點,所以會格外悅耳。說到樂器同樣離不開音準問題,長號主要是靠伸縮管的移動來調節高音的,所以在音準方面很難掌控,這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大量摸索與反復練習。同時多聽一些出色演奏者的演奏會或錄音對提高音準方面也會有所幫助。
三、長號的音色
長號在構造與演奏方面可能不及活塞樂器那樣發音靈敏、準確,也會常帶有滑音而使得發音不夠清晰,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才演奏相互獨一無二的級進滑音效果,長號對氣息的消耗很大,所以那些稍快而短促、響亮而雄壯的樂章更加適合長號來演繹,常常會被用來演奏雄壯樂曲的重低音聲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音色還是演奏效果,僅僅依靠演奏者的呼吸技巧是不能夠體現出來的,只有演奏者將呼吸、運舌頭、音準等問題調節良好,才是對長號音色的最好詮釋。這里列舉一個較為實用的例子,當長號演奏時發出嘶嘶聲或是聲音不夠充實,其中一個很大原因就是演奏者呼出的氣流與舌頭間的運動沒有完美協調,盡管連續的吐氣會保證聲音的穩定性,但舌頭的位置卻會影響吐氣最終達到的效果。所以要想成為優秀的長號演奏者就應該對演奏技巧全方位了解與掌握。
四、結語
長號的可控性音色取決于演奏者對演奏技巧的運用,上文中已經對長號的主要演奏技巧作出了詳細論述,無論是高雅的室內樂、華麗的交響樂還是通俗活潑的爵士樂都可以看到長號的卓越表現,尤其是它特有的滑音演奏成為爵士樂中的一個鮮明特色,長號以一種令人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感染著音樂氛圍。
參考文獻:
[1]白飛.論長號的呼吸及訓練[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9,(03).
[2]蔡思源.淺談長號重奏在學習中的重要性[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3]孫進偉.長號短說[J].劇作家,2009,(01).
[4]楊曉東.長號演奏中唇顫音的演奏技巧[J].大家.20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