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謙平 趙肖
摘要:管樂作為一個音樂門類,可謂是源遠流長。在音樂文化中,它的存在價值是不可替代的。而作為音樂藝術的重要組成,現代管樂不僅僅具有音色美、和諧美等特征,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意識,是審美教育的重要載體。本文對現代管樂的藝術特征和審美意識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審美意識 藝術特征 現代管樂 分析
管樂可稱得上是世界音樂文化的始祖。人類在蒙昧未開之時,就有了海螺,這是一種和小號類似的樂器,而另一種木竹器的管樂器出現在公元前7000年,青銅器的管樂器出現在公元前3600年。作為一門悠久的音樂門類,管樂不斷的流傳和發展,一直到今天,在音樂文化史上依然具有極其重要的存在價值。本文主要論述現代管樂的審美意識和藝術特征。
一、現代管樂的藝術特征
(一)精神美
在現代管樂中,多表現一種雄渾嘹亮的樂曲,因此在軍隊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它催人奮發,使人昂揚向上。軍樂是部隊中不可或缺的,每當奏響國歌時,億萬人民都群情振奮昂揚。而在奧運會的頒獎臺上,當運動員們聽到我國軍樂奏響的時刻,激動的淚水會不自覺的留下。當《運動員進行曲》在運動場響起的時刻,會喚起運動員昂揚的斗志和充沛的精神。而軍樂隊在閱兵場的表演,會更催人振奮。在各種儀式中,管樂隊所發揮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軍樂式的管樂的表現永遠是積極、向上的。
(二)音色美
因為管樂器的材質主要是銅、銀和木材,所以管樂的音色非常獨特。如長笛,有著非常恬靜和柔美的音質音區,即可以對那種憂郁的旋律進行演奏,同時還可以對那些純潔和明朗的旋律進行演奏。在高音區有著非常明朗的音色,會使旋律的亮度增加,聽起來光輝而又清晰。正是由于管樂剛柔并濟、音色如此優美,才使眾多的作曲家對它情有獨鐘,在所創作的作品中,對發揮管樂的音色美非常重視。
(三)和諧美
音樂的最高審美理想,就是和諧。在發明管樂器的初期,人們對其純凈和諧的音質高度重視,組成管樂器的旋律非常自然,音和音之間所存在的泛音關系也是非常自然的。高音的基礎就是泛音,它并非矯揉造作、而是與自然相順應。因此在一起合奏時,管樂就有了完美而統一的音色,即便是中國古代的民樂,也無法與之相媲美。由于國樂有著極強的個性,所以在一起合奏時,音色之間會發生很大的沖突。而西洋管樂的演奏,卻具有非常統一和諧的高中低音色,縱向的和聲織體和橫向的旋律流動所構成的音響呈現一種立體化的完美,通過高度融合大自然和人文主義,而具有獨特的審美意蘊。管樂藝術正是通過千百年的流傳和發展,而帶給人們最高的藝術享受,即和諧美。
(四)意境美
作為一個龐大的音樂體系,管樂可以完美地方演奏任何交響樂隊能夠演奏的作品,它的音響構造非常和諧,同時音色表現也極其豐富,任何懂音樂的人,都能夠為其深厚的意境之美而深深折服。現代管樂已經完全走出了交響化的模式,從那種沖鋒號角似的軍樂開始轉化,如爵士交響曲《藍色狂想曲》中,由單簧管演奏出一種憂郁之色,即藍色。單簧管將作者憂傷和抑郁的內心世界進行了深刻的揭示。而在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中,不可抗拒的命運的力量用銅管來替代。通過樂器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在管樂聲中進行一種生與四的抗爭和搏斗。音樂的靈魂即為意境,而對音樂好壞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也是對意境的傳達。而交響樂的管樂藝術能詮釋一種深刻的意境,那種張揚與強大的個管樂力度,及無限廣闊的轉換空間,使管樂的表現力遠遠的超過了弦樂器。
二、現代管樂的審美意識
(一)管樂藝術能促進形象思維的發展
人類的思維是由兩大類組成,即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而二者是不可分割,有機組合在一起的。管樂藝術對培養人的思維,所發揮的功效是非常獨特的。在作品的演奏過程中,往往要通過邏輯思維,分析作品的內涵,對作曲家的信息及作品的時代背景更好的了解,同時對整首作品的結構更加熟悉。通過協調并用眼、耳、口、手等器官,以進一步發展人的邏輯思維。而音樂藝術本身就是非常形象的,可有效培養人的形象思維,對音樂的理解過程,也是建構音樂形象的過程。通過參與音樂活動,會使眾多的人受益匪淺。若僅僅是對培養個人的邏輯思維比較重視,所形成的意識往往非常的片面,而一個人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具有豐富的形象思維。在對管樂創作和欣賞的過程中,可使人思維的多向性被有效激發出來,并對人的形象思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管樂意識能培養健康的情感
作為一門情感藝術的管樂藝術,不僅僅是對一門樂器的掌握和一首樂曲的演奏。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陶冶人的情操,將多種感情融為一體。當學生真正意識到這是一門優美的、富有情感的藝術時,就會自然而然的激發學習的主動性,為作品的情感表現和傳達奠定了牢固的根基。而只有重視作品的情感體驗,才能真正的融合自身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進而更好的詮釋管樂藝術的美。演奏者在演奏時淡定從容,沒有絲毫的緊張,充滿情感的演奏,完全的融入到音樂之中,并將這種情感傳染給觀眾,達到和觀眾間的情感共鳴。
三、結語
管樂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依然會以雅俗共賞的身份,出現在音樂藝術的大舞臺上,它所詮釋的藝術特征和美學意識,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鐘愛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我們堅信,管樂將會帶給人更多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李斌.管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藝術教育,2011,(03).
[2]王紹海.中小學管樂教育的現狀及發展方向[J].樂器,2010,(04).
[3]白明明.自然呼吸的原理與管樂演奏者呼吸的對比[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0,(02).
[4]秦建平.試論管樂演奏[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03).
[5]商立君.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師音樂專業管樂教學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0,(23).
[6]于海.中國行進管樂的發展與未來[J].人民音樂,2009,(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