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利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對于音樂人才需求發展的變化,高等院校手風琴教學以培養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為教學目標。本文根據教育部提出培養實用性、應用型的創新型小學音樂教師的有關規定,針對音樂教師職業的特點,分析手風琴彈唱能力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其能夠規范小學教師培養方案,科學設置音樂學科教育課程,改革音樂教育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彈唱能力 手風琴 教學
手風琴教學作為音樂學專業學生的選修課之一,能夠培養學生演奏出優美的音樂。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手風琴技巧的彈奏,而忽略了彈唱能力培養這一實用性特點。音樂學專業學生畢業以后步入工作崗位,只有具備扎實的手風琴彈唱能力才能夠勝任自己的音樂教學工作,只具備手風琴彈奏技術或者歌曲演唱技巧是無法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的。因此,彈唱能力的培養在手風琴教學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手風琴彈唱能力訓練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手風琴彈唱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手風琴演奏中,一邊彈奏手風琴,一邊演唱歌曲,也就是能夠邊彈奏邊唱歌的能力。手風琴彈奏能力需要具備基礎的彈奏技巧,良好的識譜能力,為歌曲進行即興伴奏的能力。目前,在手風琴教學中忽視彈唱能力的思想有所改變,在實際教學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進,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這些效果并沒有取得很高的成效。由于手風琴教學中更多地注重的是“彈”“唱”分離的教學模式,對于彈唱結合能力的培養不夠,彈唱能力在音樂教學中成了較為薄弱的環節,直接影響學生工作以后無法勝任自己的音樂教學工作。從這一角度分析,目前的音樂學專業教育現狀是令人擔憂的。我們知道,音樂藝術對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和性格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讓少年兒童在受教育初期時熟悉和熱愛音樂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從這一層面來看,重視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全國出版的小學音樂教材的內容來看,小學音樂課堂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小學生了解音樂知識和學唱兒童歌曲,兩者相比較之下,根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來看,學唱兒童歌曲則更為重要。因此,在手風琴教學中培養音樂學專業學生具備嫻熟的手風琴彈唱能力,可以讓他們輕松地勝任自己的音樂教學工作。
近年來,有些高校老師已經意識到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性,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彈”“唱”教學相互結合,而不再孤立地只重視某一技能。盡管這些教學改革還不夠完全深入,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也已經日趨完善。長期以來我們的師范院校的音樂系科在手風琴教學中對于“彈”“唱”結合的模式不夠重視,因而使得許多音樂學專業的學生能夠彈奏高難度的手風琴獨奏曲或者演唱一首優美的聲樂曲,卻沒有能力上好一節小學音樂課。同時有關中國音樂歷史知識和理論技術比較通俗的書籍十分缺乏,民族音樂的樂譜、唱片的出版很少又不系統,而學校方面又難得撥出一定款項來購買,以作教學和欣賞的材料,因此也使音樂教師們進行教學感到困難。
盡管有以上種種原因,高校音樂學專業手風琴教學中忽略彈唱結合能力培養的情況普遍存在,這種情況與國家教育部提倡培養應用型、實用性的人才相背離,阻礙了教育界音樂藝術文化的發展。作為高校教師應當積極地采取措施和辦法,逐步改善和加強手風琴教學中彈唱能力的培養教育工作,以便解決目前小學音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在手風琴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彈唱能力
1.提高手風琴教師整體的師資力量
高校手風琴教師師資力量的提高,直接影響音樂學專業學生整體教學能力的提高。一名合格的小學音樂教師,不是只掌握演唱或者演奏技巧就能夠勝任自己的教學工作了,優秀的小學音樂教師除了具備一個普通音樂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之外,還要有小學音樂教學的經驗,能夠分析研究音樂教材和教法,在這個前提下,加強對師資總體水平的提高應給予應有的關注。
2.根據音樂學專業學情特點制定完善的手風琴課程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扎實的手風琴彈奏能力,科學的發聲方法和良好歌唱的能力,提高對兒童范唱的能力,以此作為手風琴教學的主要目標。
(2)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在手風琴學習中,手風琴彈唱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生自身思想上有了全面而準確的認知,才能夠讓被動的學習彈唱轉變成自覺地學習,從而明確彈唱能力在自己日后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3)在手風琴教學中重視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通過手風琴彈唱的學習有能力駕馭小學音樂課堂。
(4)根據手風琴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
3.注重培養學生運用音樂學科綜合知識指導手風琴彈唱能力的提升
自彈自唱能力是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一種技能,是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有機結合,是音樂學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彈唱者要具備基礎的和聲、曲式等知識,有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同時還要具備鋼琴彈奏能力,能勝任正譜伴奏和即興彈奏能力;還應有良好的視唱能力,能將樂譜中音樂符號和歌詞準確、生動地演唱出來,利用演唱和演奏技巧處理和表現音樂情緒、風格變化以及歌曲獨特的韻味完美地展示給聽眾。在手風琴彈唱教學中教師還要用音樂審美力來監督和指導學生的彈唱,用和聲學理論指導手風琴教學中的即興伴奏能力,用音樂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對歌曲風格整體的把握。
三、結語
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課不僅能夠令他們身心愉悅,促進他們德智體美育的全面發展,更能讓他們在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壓力下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們會發現音樂課程是小學音樂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學科之一。手風琴樂器體積較小、攜帶方便,并且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和聲豐富、音樂表現力強,兼具伴奏和獨奏的雙重功能,從而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廣泛地使用手風琴樂器進行音樂課的教學工作。因此,改進手風琴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模式,加強音樂教育手風琴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手風琴課程的教學改革,將為積極推動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實用性和應用型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而彈唱能力的培養在手風琴教學中則占據著最重要、并無可替代的作用。
基金項目:
本文為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手風琴彈唱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jyxm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