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
咳嗽是秋冬季節的常見病癥,引發的原因也很多。用中成藥治療咳嗽,需對癥選擇。
中醫治療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之分。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發熱、頭痛、惡寒等,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內傷所致咳嗽,一般無外感癥狀,起病慢,病程長,常伴有臟腑功能失調的證候。
一、治療外感咳嗽的中成藥
首先介紹治療外感咳嗽的中成藥,其應用有寒熱之分。
1.風寒咳嗽
癥狀:咳嗽咳痰,痰稀色白量多,并伴惡寒無汗、頭痛、骨節酸痛、鼻塞、流清涕,或有發熱等。
用藥:選用通宣理肺丸、蛇膽陳皮液。
功用:前者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風寒外感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癥。后者順氣止咳,溫肺化痰,用于感冒、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喘、痰多等癥。
2.風熱咳嗽
癥狀:咳嗽不爽,痰黃或黃白而稠,伴身熱、汗出不退、微惡風寒、頭痛鼻塞、口渴咽痛或聲音嘶啞等。
用藥:選用川貝枇杷糖漿、急支糖漿。
功用:前者清熱宣肺,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氣管炎。后者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急性支氣管炎、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等呼吸系統疾病。
3.風燥咳嗽
癥狀: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咳痰不爽,或痰中帶有血絲,咳甚則胸痛,伴有咽干鼻燥,或咽喉癢痛,惡風發熱等。本型咳嗽多發生在秋季。
用藥:選用枇杷葉糖漿。
功用:清肺潤燥,止咳化痰,用于肺熱燥咳,痰少咽干。
二、治療內傷咳嗽的中成藥
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常反復發作,病程長,并常伴臟腑功能失調癥狀,屬邪實正虛。多見以下三種類型。
1.痰濕阻肺
癥狀:咳聲重濁,咳嗽痰多,痰白而稀,晨起為甚,伴有胸悶脘痞、胃納不振、神疲懶言、頭身困重、大便時溏等。
用藥:選用半夏糖漿、桂龍咳喘寧膠囊。
功用:前者止咳化痰,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所致的咳嗽痰多。后者止咳化痰、降逆平喘,用于痰濕阻肺復感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痰澀涎盛等癥。
2.痰熱壅肺
癥狀:見咳而氣急,痰多色黃質稠,甚或痰中帶血,伴有口鼻氣粗、口苦咽干、咽痛、胸悶等。
用藥:選用蛇膽川貝口服液。
功用: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熱咳嗽,痰多。
3.肺腎虧虛
癥狀:多見于長期反復咳嗽或伴喘息者。遇冷或勞累后咳嗽發作或加重,咯痰無力,易感冒。
用藥:選用金水寶膠囊。
功用:補益肺腎,秘精益氣,用于肺腎兩虛,精氣不足所致的久咳虛喘,神疲乏力等。
三、咳嗽患者自選中成藥幾點注意
1.中醫將咳嗽分為很多類型,重要的是要弄清自己的咳嗽癥狀如何?如咳嗽是否有痰?咳痰是什么顏色?咳嗽痰量多少?有無惡寒發熱等等。
2.購藥時應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了解注意事項。如孕婦慎服肺力咳、半夏露,糖尿病病人禁用急支糖漿、川貝枇杷膏,高血壓病人慎用含麻黃的藥物如通宣理肺丸、半夏露,脾虛便溏者不宜服用鮮竹瀝。含有罌粟殼的鎮咳藥主要用于長時間比較劇烈的頻繁干咳者,不適用于急性咳嗽,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司機、年老體弱者等群體應慎用,或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3.咳嗽是一種臨床癥狀,可見于多種疾病,如果自行購藥服用三天無效,或者在服藥期間出現咳嗽加重、發熱、胸痛、咯血等現象,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不可盲目更換藥物或自行加大服藥劑量。
4.40歲以上且長期大量吸煙者,出現刺激性嗆咳,或咳嗽、咯血,應到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系統檢查,不要自行購藥治療。
四、緩解咳嗽食療方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吃一些適宜的藥膳,也有助于緩解咳嗽癥狀。下面介紹幾款藥膳方供大家參考。
1.蘿卜蔥白湯
材料:蘿卜一根,生姜兩片15克即可,蔥白6段。
做法:鍋里放三碗水,下入切好的蘿卜,煮熟后,將蔥白、姜下鍋,煮成一碗湯,帶渣一次服下。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適用于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
材料:紅糖30克,生姜兩片(大約15克即可),紅棗30克。
做法:鍋中加三碗水,加入紅糖,鮮姜,紅棗煎至過半,頓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驅風散寒。適用于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后受寒腹瀉等。
3.芫荽湯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芫荽,飴糖攪拌后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發汗透表。適用于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4.蜂蜜蒸白蘿卜
材料: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黃2克。
做法:蘿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臥床見汗即愈。
發汗散寒,止咳化痰。適用于風寒咳嗽。
5.貝母蒸鮮梨
材料: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早晚分食。
清熱化痰,散結解表。適用于咳嗽或肺癰,癥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干、 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6.冰糖燕窩粥
材料:燕窩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燒開,改用文火熬煮。將發好純凈的燕窩放入鍋中與大米同熬約1小時,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滋陰潤肺,止咳化痰。適用于肺虛久咳及咳喘傷陰。
7.蘿卜胡椒
材料:蘿卜1個,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陳皮1片。
做法:加水共煎30分鐘,日飲湯2次。
下氣消痰。適用于治咳嗽痰多。
8.玉米須橘皮煎
材料:玉米須、橘皮各適量
做法:玉米須、橘皮共加水煎,日服2次。
止咳化痰。適用于風寒咳嗽、痰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