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許多女性都有痛經的情況,只是疼痛的程度和時間長短不同。大多數女性沒把痛經當做疾病看待,認為是月經期間的正常情況,只有疼得受不了才會向醫生求助。醫學專家表示,痛經原因多樣,相當一部分人是由于婦科疾病引起。因此,女性出現痛經情況后,不要忍忍了事,最好能去醫院檢查病因。
◎多種因素可致痛經
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劇烈疼痛、腰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現象,以致影響生活和工作,并于月經過后自然消失的現象,叫做痛經。多數痛經出現在月經時,部分人發生在月經前幾天,月經來潮后腹痛加重,月經后一切正常。
痛經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乳房脹痛、肛門墜脹、頭痛頭暈、胃痛腹瀉、倦怠乏力、四肢冰涼、冷汗淋漓等。
◎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痛經常見于青春期的女性,發病原因與子宮發育不全、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生殖器發育異常、經期衛生、生冷食物刺激等有關。臨床上,約不到20%的女性是子宮后位、過度屈曲,不利于經血流出,引起痛經。如果宮頸管狹窄,血塊堵在宮頸口出不來,也會引起疼痛。原發性痛經在月經開始后一兩年往往是最嚴重的,有的人經生育后痛經緩解或消失。
繼發性痛經是生殖系統病變以后而發生的痛經,常為行經數年或十幾年后才出現的經期腹痛。繼發性痛經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生殖器炎癥、子宮頸或宮腔粘連等。子宮內膜細胞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
◎出現痛經最好明確病因
大多數女性把痛經當做月經的常規部分,對于能忍過去的疼痛都是忍忍算了。只有疼痛實在忍不住了,影響到生活、工作,才會到醫院尋求幫助。
這是痛經女性的最大誤區。有些因婦科疾病引起的痛經,會因為女性忍耐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女性出現痛經后最好到正規醫院婦科檢查病因,并進行對癥治療。
繼發性痛經中,約50%都是子宮內膜異位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內膜細胞種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于子宮腔通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典型的癥狀。開始無疼痛,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出現痛經,并逐步加劇。可以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時及月經后。開始階段能夠忍受,數月或數年后有的痛經加劇需要止痛劑,嚴重階段疼痛難忍,止痛劑加量甚至無效。疼痛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內部出血刺激局部組織炎性反應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導致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月經過后,出血停止,疼痛緩解。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異位性疾病中的一種,是因為子宮內膜和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子宮腺肌病患者月經期的疼痛較為劇烈,而且逐月加重,很多患者即使服用止痛藥都無法緩解,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子宮腺肌病如果能早期治療,可以不需要切除子宮。但是,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后,保留子宮的治療方法效果都不佳,對女性的生育影響很大。因此,開始性生活的女性如果出現劇烈痛經,應盡早到醫院檢查。
◎不要盲目吃止痛藥
對于原發性痛經,醫生建議可在經期喝紅糖姜湯或熱敷腹部,可緩解痛經。
另外,女性出現痛經時,千萬不要隨意服用止痛藥,因為絕大多數非甾體類止痛藥,長期服用會出現消化道潰瘍出血等癥狀。月經期間吃止痛藥不要超過3粒,每次間隔12小時。如果準備到醫院檢查痛經原因,事先不要吃止痛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