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萃英學校 韓國東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策略探析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萃英學校 韓國東
作文是最能訓練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最好方式,也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的最好方式,不斷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增強學生的語言語用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成為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問題。采取有效策略,讓學生在寫作中有真情實感,不斷豐富學生的作文寫作素材,循序漸進,逐步提升,讓學生從中找到更多的成就和滿足,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策略
作文是最能訓練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最好方式,也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的最好方式。但是,當前的作文教學效率低下,效果較差。很多學生經過了一年的訓練作文還是不知從何表達,語言沒有條理,缺乏真情實感。因此,如何更好地實施有效作文教學,不斷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增強學生的語言語用能力,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成為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問題。本人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在此探討一下作文有效教學的實踐感悟。
小學作文訓練是一項持續性綜合訓練,需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發展學習規律,按照一定的順序合理安排作文訓練,準確把握每一階段的作文訓練目標,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方法得當,訓練有素。語文教師一定要有全局意識,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發展層次,制定學期計劃、學年計劃、學段作文計劃,并針對教學計劃開展有序訓練,循序漸進,夯實學生的作文基礎。比如,在縱向上建立作文訓練序列,四年級引導學生自由表達;五年級則鼓勵學生規范寫作,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規范操作方法;六年級則要鼓勵學生能夠自主寫作,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出自己的獨特個性。在橫向上則要求學生作文逐步提升,第一個月可以讓學生的作文能夠做到符合題意,第二個月則要求做到有內容,第三個月力求中心突出,第四個月就要學生表達有序,以后則要求學生語言生動等等。總之,小學作文教學一定要目標明確,體現能力梯度,讓學生每次作文訓練實現具體明確目標,不斷感知自己作文的進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寫作的快樂,形成持久的作文習慣和熱情。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訓練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便利條件,為學生拓展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鼓勵學生自由想象、盡情表達,減少對學生的限制和束縛,讓學生能夠做到自由地寫作,富有創意的書寫表達。作文教學首先應該明確教學的性質是評講課還是對學生的作文指導課,指導學生作文寫作重在開拓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想象,鼓勵學生張揚個性,不斷拓展學生思路,豐富學生表現形式。學生的想象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引導學生海闊天空、天馬行空,讓學生能夠在想象的天空里自由的馳騁翱翔,想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可以是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精神,可以山崩海嘯的波瀾壯闊,可以是高山流水的清靜幽雅,學生能夠隨著自己的想象去表達,能夠跟隨自己的心靈自由翱翔,讓他們的想象力得到盡可能地鍛煉。
作文都是對生活的認識,對人生的感悟,用自己的筆來記錄生活的豐富多彩,抒發人生的感慨感悟。豐富的現實生活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是作文的靈魂。小學學生聯系寫作就要從記錄生活入手,從表達人生感悟開始,既能夠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有情可表;也是在鼓勵努力寫自己想寫的生活,表達自己真實感悟。這也是培養學生作文寫作興趣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品味的重要途徑。比如,在四年級階段可以鼓勵學生寫自己的暑假生活,寫上學的所見所感,這樣能夠鼓勵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斷積累感悟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教師可以做好鼓勵引導,及時從生活中捕捉寫作靈感,豐富作文寫作素材,訓練學生多維思考。豐富學生生活積累一般有兩個重要途徑,一方面是生活積累,另一方面是閱讀積累。實踐經驗是學生作文寫作的最好源泉,也是更好地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最好途徑,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直接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學會生活,積累作文情感。例如,高爾基的名著《童年》就是在平時生活實踐的基礎獲得的創作素材和靈感。而閱讀則是讓學生獲得經驗積累的最快方式,也是當下小學學生獲得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徑。比如,被稱作我國民族魂的魯迅先生,他的《中國小說史略》創作,是在閱讀1500多卷古書的基礎上才寫就的。為此,小學作文教學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作文需要,又要從源頭抓起,“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作文素材,夯實學生的作文基礎。
作文評價是作文課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渠道。作文評改需要不斷改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評改的多元化。學生完成作文以后,可以讓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以及師生共同評價等方式,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看待自己,獲得全面的鍛煉和提升,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可以按照這樣的評改程序,學生自評——小組交流——教師點評——相互評閱——教師督查等,實現評價的多元化,提高作文評改效率,提升寫作水平。
總之,有效性是作文教學的生命,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采取有效策略,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寫作中有真情實感,不斷豐富學生的作文寫作素材,鼓勵學生按照一定的計劃循序漸進,逐步提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需要更新作文教學理念,并在作文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教學策略,讓學生從中找到更多的成就和滿足,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1]費秀芬,何萬國.由一堂課引發的對小學語文作文講評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05)
[2]柏春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如何讓學生的筆尖靈動起來[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2(10)
G623.24
:A
:1671-864X(2015)02-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