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杰,祖玉新,杜立紅,李曉晨,常久靜
擇期剖宮產手術是指手術時間在一定時間范圍內不至于影響胎兒及產婦的安全,可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選擇最有利的時機施行的以切開母親腹部及子宮,分娩胎兒的手術方式[1]。擇期剖宮產手術主要適用于不適合陰道分娩的產婦,包括頭盆不稱、胎位不正、胎盤功能受損等情況。另外,近年來社會因素也使擇期剖宮產手術增加。擇期剖宮產手術會給產婦身心帶來一定的刺激,產生焦慮、緊張、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2]。良好的心理干預可提高產婦對剖宮產手術的認知水平,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態,改變產婦的行為方式,有利于產婦的術后康復,減少并發癥發生,有利于新生兒的健康成長[3]。我院手術室針對這一情況,對施行擇期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在術前及手術過程中實施激勵式心理干預,有效改善了產婦的不良情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3年8月—10月,選擇我院擇期剖宮產手術產婦120例,年齡22歲~38歲(27.33歲±1.25歲);孕周37周~42周;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8例,中學20例,高中34例,本科及以上58例;產婦營養狀況良好,無妊娠并發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兩組產婦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預方法
1.2.1.1 對照組 術前及手術全過程中進行常規護理,術前訪視時進行常規宣教,詢問產婦一般情況并做相關的手術健康指導,手術過程中護士積極配合手術。
1.2.1.2 觀察組 術前及手術整個過程中,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激勵式心理干預。產婦術前晚常因害怕手術疼痛、擔心胎兒健康等問題導致失眠、焦慮等,護士在術前1d訪視時充分運用信任、激勵的原理進行心理干預,信任、鼓勵、尊重、支持、關懷產婦,告知產婦必要的手術及麻醉知識,告知產婦手術及麻醉的風險是極低的,使產婦安心手術,同時運用放松技巧,教會產婦在失眠、焦慮時使用漸進式放松技術,必要時由護士示范,教會家屬以語言暗示放松法對產婦進行心理狀態的矯正[4]。產婦在剖宮產術前易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主要是擔心剖宮產手術過程中的疼痛、母嬰安全、術后切口愈合以及母乳喂養等問題。手術室護理人員應在術前1d主動到病房訪視產婦,通過術前訪視耐心傾聽產婦心聲,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運用專業的知識,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產婦介紹手術室環境、麻醉方式以及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對產婦提出的問題要進行詳細的解答,使產婦對手術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消除不必要的擔心。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術前訪視的過程中要激勵產婦,使其真正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緩解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積極主動地配合手術。產婦進入手術室后,護士與產婦進行進一步的交流,此時使用目標激勵原理進行心理干預,交流應在互相尊重、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告訴產婦如何配合麻醉及手術,才能使手術風險降至最低[5],并將麻醉及手術過程分為幾個階段,確定階段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護士應及時對產婦進行鼓勵,并贊賞她的表現,告訴產婦一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暗示法、凝視法等。當術者即將取出胎兒時,產婦的不良情緒可能會達到頂峰,多數產婦表現為哭鬧,此時采用情感激勵原理對產婦進行心理干預,告知她就要與寶寶相見了,不可以給寶寶留下不好的印象,鼓勵產婦堅強,同時鼓勵產婦使用放松技巧,可以握住產婦的手給予暗示法進行安慰,運用心理行為療法中預防法的技巧,鼓勵產婦努力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當不良情緒經過克制有所減輕時,產婦會增強信心,護士應給予鼓勵[6]。
1.2.2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血壓、心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入手術室時、胎兒取出前、關腹后血壓、心率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入手術室時、胎兒取出前、關腹后血壓、心率比較(±s)
組別 例數 入手術室時心率(/min) 收縮壓(mmHg)胎兒取出前心率(/min) 收縮壓(mmHg)關腹后心率(/min) 收縮壓(mmHg)觀察組 60 88.95±5.40 120.55±5.37 90.20±6.85 124.33±3.52 86.76±2.73 120.41±3.66對照組 60 96.23±4.50 140.62±8.44 106.81±5.26 145.39±6.15 92.88±8.52 143.17±8.4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心理干預對擇期剖宮產手術產婦肌肉松弛情況的影響 在取出胎兒前,觀察組44例(73%)肌肉松弛情況良好,能順利取出胎兒,不需要麻醉師追加麻醉藥劑量;對照組26例(43%)能順利取出胎兒,其余因肌肉緊張麻醉師追加靜脈麻醉藥物,有8例因肌肉過于緊張,術者于緊急情況下橫斷了部分肌肉纖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1 擇期剖宮產手術產婦的心理反應 產婦適度的焦慮能夠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從而改善機體應對能力以及適應環境能力,但是過度的焦慮則是一種病態的心理。產婦長期過度焦慮以及抑郁會影響其妊娠以及分娩的過程。剖宮產往往是自然分娩失敗或者無法自然分娩的時候選擇的高風險方式來結束分娩過程的方法,產婦除了要承受宮縮帶來的陣痛外,還要承受手術所帶來的心理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研究顯示,產婦在妊娠期就已經存在一定程度的焦慮,到分娩階段焦慮情緒更加明顯。因此,剖宮產手術前的心理反應影響產婦術后疼痛敏感性,進而增加術后傷口疼痛方面的主觀感受。研究證明,產婦術前的心理狀態對其術后的疼痛感有直接影響,同時基礎心理應激水平與產婦術后的疼痛程度呈正相關。
3.2 激勵式心理干預對擇期剖宮產的影響 隨著醫療技術、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及社會因素對人們傳統觀念的影響,剖宮產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雖然手術技術在不斷提高,但擇期剖宮產手術仍能成為一種應激源[7],使產婦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因害怕疼痛及擔心胎兒情況等可引起術前失眠、心悸等癥狀。因此,對擇期剖宮產術的產婦開展心理護理十分必要。本研究根據產婦的心理特點,將激勵原理中的信任激勵、目標激勵、情感激勵等方法與心理技巧適當結合[8],對產婦進行激勵式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尊重、信任產婦,不夸大也不縮小產婦所要承受的痛苦[9],以免產婦產生不信任的感覺;給她們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制定階段計劃,激發她們挑戰困難的勇氣,增強她們手術的信心。術前對其進行激勵式心理干預,一方面能夠降低產婦對于疼痛的焦慮以及恐懼,同時減少消極暗示,進一步分散她們對疼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還能有效降低產婦應激反應的水平,從而提高她們對手術應對能力,降低術后的疼痛程度。除此之外,通過激勵式心理干預,能夠改善孕婦對疼痛的認識,促進痛閾提高,形成良性循環,使得產婦加強自身疼痛調控機制,改善藥物鎮痛局限性,顯著改善術后鎮痛效果。研究顯示,術后無痛能夠提高產婦的睡眠質量、縮短應激時間并減輕應激程度,同時促進產婦泌乳以及哺乳,有利于母乳喂養[10]。
鑒于剖宮產手術對產婦心理的嚴重刺激,容易導致產婦出現焦慮、恐懼等不良應激反應,從而影響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使得產婦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甚至導致術中以及術后并發癥的出現,對擇期剖宮產產婦進行術前心理分析的同時提供激勵式心理干預,觀察產婦的心率、血壓等方面生理指標變化,評估產婦的焦慮以及抑郁情況,發現觀察組產婦入手術室時、胎兒取出前、關腹后血壓、心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說明讓產婦認識剖宮產手術過程、手術方式以及影響因素等方面的情況,能夠顯著降低產婦心率、血壓,減輕抑郁、焦慮心理,降低應激反應,增加安全感以及信心。激勵式心理干預有利于擇期剖宮產手術產婦保持心理狀況穩定,避免因為不良心理反應所引發的肌肉緊張等問題,有著良好的臨床效果。
總之,對擇期剖宮產手術產婦在術前進行激勵式心理干預能夠有效地降低產婦對于剖宮產手術應激反應,進而有利于產婦順利地度過圍術期并縮短住院時間,加快恢復進程,最終提高產婦以及胎兒生存質量,從根本上保證胎兒以及產婦安全。
[1] 姚宗良,辛志峰.圍手術期剖宮產婦女心理狀況及心理干預效果[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1):137-140.
[2] 黎明,張明明.早期舒適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190-191.
[3] 徐善玉,覃麗華,陶云燕,等.心理引導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9):19-20.
[4] 郭斐,楊艷梅.剖宮產圍手術期心理護理820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5):265.
[5]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9,13(增訂版):31-35.
[6] 姚宗良,辛志峰.圍手術期剖宮產婦女心理狀況及心理干預效果[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2):137-140.
[7] 曾平凡.剖宮產圍手術期心理干預的觀察及護理[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12,14(1):64-65.
[8] 李碧香.心理干預方法在緩解剖宮產患者焦慮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3(4):50-51.
[9] 胡艷芳,王惠利.剖宮產產婦118例圍手術期心理干預體會[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2):254.
[10] 李愛華.手術室護理對剖宮產患者實施圍術期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6):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