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鵬 胡 冰
(1.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510515;2.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15)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問題,為后續現代信息化開拓改進思路。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立全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信息管理平臺,初步實現中央、省級、高校三級學生資助工作及貸款學生信息的網絡化管理。全國大部分省份開通了學生資助工作網站,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普遍認識到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基本建立了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平臺,并初具規模。大部份地區的信息平臺都具有用戶登錄、新聞公告、通知通報、政策規定、文件流轉、助學貸款查詢系統等功能。
2 大部份地區都能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設的投入,改進了設備設施,使信息化建設和實踐運作得到相應的物質保障。
3 各種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培訓得到加強
部份地區建立了學生資助工作信息技術專職人員、網管人員的定期培訓制度,這使信息化的實踐運作更為順利。基本實現了各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信息交流,同時它也為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新平臺和契機。
4 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功能的多樣化
河南省在國家助學貸款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增加國家獎助學金發放管理功能并全面開通了網絡銀行劃賬功能。東北師范大學等很多高校建立了學生資助信息管理系統,集信息發布、在線咨詢、網上申請審批、資助信息管理等功能為一體,覆蓋所有資助領域。國家開發銀行開發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網絡信息管理和業務操作系統,推進助學貸款全流程的電子化。
5 生源地貸款信息化建設是各地區建設的重點
包括申請學生的資格審查,生源地貸款的申請受理,生源地貸款的貸后管理等相關內容,實現了這些網絡信息互相交流,保證了學生資助工作的公平公開性。江西省從2008 年規劃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行信息化管理開始,實施了以下兩種措施:建立普通高中貧困家庭學生電子檔案庫;實行網上申請、審批和資金撥付。
6 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建設取了相應的成果,高效低耗的目標在實踐中得到證實
安徽省從2009 年開始信息化系統建設,在很短的時間內使資助工作產生了很大的變革;12 天內就完成了三大獎助學金的全部申報工作,是上一年度所耗時間的1/3、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權威的個人資助信息查詢服務平臺,快速獲取貸款、獎助學金情況、貸款的還款日期、本息金額等信息。河南省建立了學生資助工作短信平臺,通過短信平臺發布各項工作信息,并與網上辦公系統及學生資助網站配套使用,要求高校及時處理安排的工作并回復處理結果,保證了重要信息的及時準確傳遞與處理。
1 缺乏頂層設計,沒有很好的統籌規劃。近幾年,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建設都有不同程度的進展,但是很多部門、地區都相對獨立地建設信息系列。這些子系統的標準、內容都不統一,既浪費了開發成本,又制約了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在廣東省有行政管理部門開發的廣東獎學助學工作網,在各個高校又有各自的獎學助學工作網,同時也使用全國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信息管理網。存在多個管理平臺,讓用戶不知如何選擇,而進入其中之一,又與其它網是隔離的,信息無法共享,從而無法享用信息化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2 信息平臺“形式化”。許多地區建立的信息平臺使用率不高,只是為了有一個信息平臺而建立了一個信息平臺,沒有實質的內容。這個信息平臺的對用戶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更不要談如何提供好的服務,幫助大學生能夠找到勤工助學的有效辦法和途徑。
3 服務意識不強,沒有從傳統的工作模式中解放出來。許多地區的信息平臺設計不夠人性化,使用繁雜,基本就是把傳統的辦公模式搬到網絡上,并沒有使學生資助工作簡化,反而更加重了這項工作負擔。
4 片面強調信息化的技術作用及硬件,不注重管理。學生資助工作信息化不等于“硬件+軟件”,也不等于“單機+上網”。目前多數網站的作用還主要停留在把傳統的工作方式搬到了網上,而并沒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新的機制、新的運作和管理模式。現在大部份地區的學生工作資助網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技術層面,將紙質的變成電子版的,并沒有真正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
5 資金問題始終是信息化建設的主要難題之一。由于經費不足,導致計算機的數量不足,檔次不夠,硬軟件配備不足。設備陳舊的問題嚴重而普遍,特別是信息化平臺的服務器的設備。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硬件的不斷更新,操作系統的不斷升級,使以往的配置跟不上時代的要求。許多地區由于經費問題,放低了對硬件的要求。
6 工作體系不完善。“獎、貸、助、補、緩”五位一體聯動體系已形成,但在其信息化建設中,是開展得不平衡的。大部份地區的信息化平臺里重視的是“貸”,而其他幾項內容基本只有一些新聞政策,服務內容缺乏。當前,大部份地區在“貸”這一項工作中使用的信息平臺是國家助學貸款信息管理系統(http://loan.jmu.edu.cn/default.aspx),這個信息平臺主要解決的是“貸”的信息化管理,受其影響,在其它的學生資助工作信息管理中也重點注重是這項工作。但學生資助工作并不僅這一項工作,如何使其它幾項工作也和這項工作有機高效的結合起來,是信息化建設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7 信息化的人才隊伍還待更新和發展。目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信息化負責人的組織地位不高、隊伍缺乏活力、缺乏相應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績效考核制度、人才培訓機制。各部門對信息化的工作人員成長不夠重視,比較現實的問題是大部份地區都沒有配置專職人員,支撐這項工作的是一些兼職人員。在信息化建設中,人是信息化的主體,無論信息化硬件、軟件技術有多高,過程管理有多好,制度多么完善、流程多么成熟,如果沒有發揮人的積極作用,沒有體現人在信息化建設和應用中的主體地位,要想順利推行信息化并取得最佳應用成果是不可想象的。忽視專職人員及其成長、忽視對人員的培訓,忽視人員素質的提升,造成在計算機管理、計算機技術應用和業務合作等方面不夠協調,最終導致信息化效率低下,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費。
[1] 謝麗.高校學生資助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對策探討[J].教育傳播與技術,2011 (0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