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紅
舒適護理對骨折術后負性情緒改善的影響
姚雪紅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對骨折術后負性情緒改善的影響。方法:將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術后92例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舒適護理。采用QOL-C30生活質(zhì)量量表中的心理功能評價1個月后的情緒狀態(tài)。結果:觀察組QOL-C30心理功能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骨折術后患者,能更好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值得臨床考慮。
舒適護理;骨折;負性情緒 < class="emphasis_bold">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4.032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4.032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1年3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折術后92例患者,男62例,女30例。年齡(44.50±9.10)歲。骨折類型:下肢骨折54例,上肢骨折38例。所有患者均無嚴重臟器損傷,無精神疾患,手術順利完成,具有正常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病情監(jiān)測、鍛煉指導、心理護理等[1]。觀察組給予舒適護理,護理內(nèi)容基本同對照組,但從以下幾方面加強患者的身心舒適度:(1)細節(jié)護理。根據(jù)病情康復的客觀需要和患者的主觀要求,適當滿足患者的護理愿望,若不能滿足,給予真誠解釋。在護理工作中,對相關的護理操作給予解釋,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增強患者的可接受性。相關護理規(guī)范操作,并注意不同護理操作的嚴密銜接性,避免錯漏。(2)情感支持。首先我們對于患者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表示理解,對于患者面對的困難,如疼痛、活動受限、恢復期長等客觀事實予以承認。其次我們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疏導。疼痛與主觀感受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指導患者采用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法,盡量淡化疼痛對身心的影響,必要時給予鎮(zhèn)痛藥[2]。對于活動受限,告知患者,這只是暫時的,隨著您功能鍛煉的逐步展開,其活動能力將逐步得到增強,但是這中間有一個過程性,急于求成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只會讓您更加焦躁,因此您應該平靜心態(tài),循序漸進。對于恢復期長,我們告訴患者,恢復是逐步的,可能完全恢復到術前會需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但您每周、每個月都是在逐步好轉的,也就是說,事實上您并不是完全活動受限的,而是在經(jīng)歷一個活動能力逐步增強的過程,所以只要您仔細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并不是您認為的在恢復完全之前就什么就不能做,比如說您是下肢骨折,那么您的上肢還是能做一些事情的;如果您是上肢骨折,至少您的活動范圍受限制程度是較小的,總之,讓患者看到積極的一面。
1.3 效果評價 采用QOL-C30生活質(zhì)量量表中的心理功能評價護理1個月后的情緒狀態(tài)。心理功能包括4項:情感需求、精神緊張度、認知活動和自尊。得分越高,情況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QOL-C30心理功能評分比較(x±s)
從我們的臨床觀察來看,患者術后的情緒狀態(tài),在短期內(nèi)主要受以下3個因素的影響[3]:疼痛、活動受限和恢復期長。疼痛主要是骨折本身造成的機體損傷以及手術帶來的二次創(chuàng)傷;活動受限主要是由于機體恢復的需要,需要一個相對緩和的調(diào)養(yǎng)環(huán)境;恢復期長主要是由于骨折恢復不僅涉及到肌肉的恢復,還涉及到骨的愈合,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常規(guī)護理雖然基本上能滿足患者術后恢復的一般要求,但對于患者情緒上的干預相對較少,所以我們采取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是以綜合提高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舒適度為目的的護理模式[4]。我們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患者的主觀感受對于護理細節(jié)比較敏感,同樣的護理操作,如果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尊重,其主觀感受會相對好一些。因此我們一方面強調(diào)細節(jié)方面護理,并在護理中適當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這是因為我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并不是護理工作做的越多患者就越滿意,患者最關注的是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因此我們注重患者的關注重點,否則如果我們只是按照我們的主觀想象去加強某些方面的護理工作,由于患者覺得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足夠尊重,并不會明顯增加舒適感受。其次我們加強心理護理。心理護理也并不是一味的安慰鼓勵,我們依然以患者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并注意加強疏導。比如影響患者情緒的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承認這一點,會拉近與患者的心理距離,讓患者感受到我們是理解他們的。然后針對相關因素給予具體疏導,讓患者認識到,活動受限只是暫時性的,恢復期長雖然客觀存在,但并不是患者想象的那么悲觀,始終強調(diào)患者在逐步恢復這個客觀事實,讓患者感受到正性的情緒反饋,從而更加樂觀,理智的面對現(xiàn)實。
從本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QOL-C30心理功能均有顯著性改善,提示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隨著術后逐漸恢復,其情緒呈現(xiàn)出一個自然過程的好轉[5]。但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骨折術后患者,能夠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值得臨床考慮。
[1]楊國春.護理干預對骨折術后病人焦慮與抑郁心理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9):2327-2328.
[2]譚騰芳,陸孫芩,韓 影,等.舒適護理在骨折患者術后疼痛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3,35(16):2527-2528.
[3]傅玉萍,劉姍姍,謝紅艷,等.整體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心理影響的臨床研究[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9):1330-1331.
[4]張文娟,石雅泳.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0,24(10):88-89.
[5]黃 靜.系統(tǒng)護理模式對高齡股骨頸骨折人群心理反應及相關并發(fā)癥改善情況探究[J].醫(yī)學信息,2014,27(10):135.
215600 張家港市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姚雪紅:女,本科,主管護師
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是最常見多發(fā)的一種創(chuàng)傷性疾病,發(fā)生骨折的人群多為老年人和兒童,如果骨折處理的及時合理,患者很容易恢復健康,但是,如果處理的不及時或是手術不成功,很容易留下后遺癥甚至是終身殘疾。對于接受骨折手術患者來說,易產(chǎn)生擔心手術不成功或擔心術后留有后遺癥等負性情緒,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也會影響手術效果,醫(yī)學領域針對骨折患者骨折術后產(chǎn)生的負性情緒通常采用舒適護理來改善,本研究選擇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92例骨折術后患者,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2014-11-01)
(本文編輯 馮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