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張彩坋+寧靜+李富忠
摘 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城鄉二元結構,造成了城鄉差距。為盡快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我們黨和政府正在積極探索,努力實現這一目標。而農民是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力量,農民素質對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作用至關重要。文章通過分析提高農民素質對農民收入、農業競爭力、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生產率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等城鄉發展一體化中相關指標的具體作用,針對當前我國農民素質現狀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民素質 城鄉發展一體化 文化水平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12-016-03
一、引言
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多年來我黨和國家致力發展的方向,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十八大報告中又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而農民素質水平關系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城鄉差距的變化,對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對農民素質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分別進行界定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提高農民素質對農民收入、農業競爭力、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生產率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等城鄉發展一體化中相關指標的具體作用,并針對當前我國農民素質現狀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二、我國農民素質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國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希望工程和普九工作的大力推進以及相關教育政策的出臺,大大提高了農村的教育教學條件,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相比建國初得到了很大提高,但距離城鄉發展一體化對其的要求還有明顯的差距。我國農民素質現狀不容樂觀,整體素質水平還比較低,仍需要國家和農民自身共同努力來提高農民素質。本文以農民的文化水平為主要指標,生產技能水平、科技素質水平和經營水平為輔助指標來分析評價當前我國農民素質現狀。
(一)文化程度較低
從《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3》中《中國主要年份農村居民家庭勞動力文化狀況統計》表(表1)可以看出,從1990年到2012年這22年中我國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勞動力人數比例下降明顯,初中程度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超過了一半,中專、大專及以上程度的勞動力比例有大幅度提升,但其占到總人數的比例還是很低,農民的文化程度只是從1990年的以小學和初中程度為主上升到2012年的以初中程度為主,我國農民的整體文化水平還是偏低,這就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
(二)生產技能水平較差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多年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傳統的生產技術和經驗總結,并且在過去農業科技還不發達的時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因而這套傳統的生產技術就延續下來。目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農業現代化轉型的重要時期,但由于我國農民掌握的生產技術水平還達不到要求,仍然使用傳統的生產技術、憑借耕作經驗進行農業生產,阻礙了這一轉型的進度,從而阻礙了我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整體進程。
(三)科技素質水平較低
由于農民文化水平有限,我國在中小學教育中涉及到的農業專業知識較少,導致農民在接受職業技術培訓時接納、吸收新型農業科學技術的程度很低,嚴重影響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和農民科技素質水平的提高。同時,由于我國農業技術推廣的機制體制不夠完善,使得部分地區在農技推廣、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術培訓過程中流于形式,沒有確保農民將知識學會、學懂,造成了農業技術資源浪費,阻礙了農民科技素質水平的提高。
(四)經營水平較低
我國農民文化程度低,對商品市場了解不夠,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以及接受到的農業經營管理的相關培訓較少,使得農民缺乏經營管理意識、商品經濟意識淡薄,不懂得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從而使得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較弱,農民增收困難,不能適應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的要求,延緩了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進程。
三、提高農民素質對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作用
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他們學習、接受、運用先進生產技術、科學經營管理的能力,決定著農業生產率、農業市場競爭力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他們接受先進理念、適應當今國家和世界發展大環境的能力,從而影響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城鄉差距的變化,影響著國家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進程。
(一)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增收
提高農民素質是使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只有提高農民素質水平,才能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使農民有更多資金投入農業生產,發展農民教育,提高生活水準,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根據《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3》,通過對《中國2012年各地區農村居民家庭勞動力文化程度統計》(表2)和《中國2012年各地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統計——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表3)中北京和山西兩個地區的對比可以看出,北京地區農村居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比例均低于山西,從高中文化程度開始,北京高于山西。其中,北京農村居民中高中文化程度比例比山西高9個百分點,中專文化程度比例比山西高6.1個百分點,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比例比山西高10.4個百分點(見表2);北京地區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16475.7元,比山西高10119.1元,是山西的2.59倍(見表3)。由此看出,農民素質決定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是使農民增收的關鍵。
(二)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業競爭力
一直以來,由于我國農民素質水平比較低,對市場狀況不了解造成產銷不適路。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在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而農民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商業意識淡薄,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場規律,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有價無市或有市無價的被動局面,使我國農業發展受到了阻礙,削弱了我國農業競爭力。只有通過提高農民素質,農民有了更高的知識水平,能夠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市場規律、了解市場動態,才能更好地安排農業生產,使產銷相結合,增強我國農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