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宇
(沈陽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電力行業仿真培訓信息管理系統設計中工作流的應用
胡俊宇
(沈陽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中國電力教育協會職工培訓委員會仿真培訓協作網(以下簡稱仿真協作網)是開展電力行業仿真培訓和仿真技術的協作、交流、研究與服務的社團組織。隨著近年來仿真協作網的發展,電力行業仿真培訓基地規模的擴大,使得很多仿真培訓基地辦學規模不斷壯大,教學資源則日益緊張。對管理部門來說,不僅增加了工作量,更增加了工作難度,管理手段的落后直接影響著辦學水平。因此,開發一套基于工作流的管理系統,更好地實現電力行業仿真培訓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
電力行業;仿真培訓;信息管理
根據仿真培訓協作網各種不同的工作職責,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四級權限,即系統的管理員、協作網的管理員、基地用戶和普通用戶。系統管理員可以設定各個基地的負責人為對應管理模塊的管理員,管理各類信息,發布各類信息公告。
實現具體的業務過程就是各培訓基地的工作流程,我們進行了一般業務的分析和詳細的研究,得出它的業務對象后,抽象成一個工作流模型對象[1]。
1.從業務實例看業務需求。
年檢申報是各培訓基地都需要的一項基本業務。即對各培訓基地申報的年度基本情況進行考核管理。而年檢申報的具體步驟如下:
(1)培訓基地用戶都必須進行年檢申報,因此必須對其開通年檢申報的資格;(2)培訓基地用戶填寫年檢申報表格,說明本基地培訓人數、發證人數、食宿接待能力等等和年檢申報相關的情況;(3)培訓基地用戶需要其它說明的話,可以用文檔的形式保存下更具體的說明;(4)培訓基地用戶對申請確認后提交申請,等待申請結果;(5)按規定,這種申請須先請基地用戶的上級審批,則該申請將提交一個工作項給基地責任領導;(6)處理該申請的培訓基地責任領導,他首先會看到所有的信息,包括年度報告申請表及其他文件,然后審批申請。如果同意,申請將被提交給上級的協作網處理;如果不同意,則打回該申請,并將未通過的結果通知給基地用戶。當通過所有審批成員的批準后,系統會通知基地用戶都批準了這一結果;(7)培訓基地用戶如果獲得申請通過,則完成年檢申報,如果申請未通過,則修改申請中審批未通過內容,再一次提交修改后申請; (8)完結所有申請事物。
在上面的舉例中,我們可以得到業務對象:
培訓基地用戶、基地責任領導、年檢申報表、年檢申報的其它說明、培訓基地用戶已填好的年檢申報表格、審批是否同意、申請、審批、其它應用程序。
我們根據工作流原理,使用業務對象,可以得出基本工作流模型對象,如下所示:
(1)角色:是具有特定的一組功能的人的權利。比如,有些是申請級,有些是審批級。
(2)用戶:用戶就是指前面實例中的培訓基地用戶、有審批權限的基地責任領導等,該系統的功能由用戶使用,并可以直接參與業務活動,完成業務。
(3)應用資料:年度報告的申請表格,報檢規定,他們通過這些相應的年度報告的相關信息進行管理及辦理業務。
(4)流程:就是一個業務的全過程,從宏觀上的描述。
(5)要激活的應用程序:在您需要其他外部應用程序的幫助時,該系統會啟動這些應用程序。
(6)環節:多個環節組成了業務流程,因此,環節是業務流程的組成部分。
(7)環節實例:通過將流程中一個環節實例化,可以得出一個環節實例。
(8)流程實例:將年檢申報這個業務流程實例化,就是流程實例。
(9)業務規則:該方法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處理業務,業務處理的開始和結束時必須有一定的條件,即業務規則。
2.對工作流對象的分析說明。
讓我們分析其它的一些業務,將能夠找到工作流與業務之間的共同點,并能總結它們的共同組合,然后得到該系統工作流程的模型,該模型可以對每一個業務進行描述,即工作流引擎最終的結果[2,3]。
(1)用戶:對業務來說,用戶是參與者和行動者,是能夠獨立完成具體任務的個體;
(2)角色:具有一定技術能力的人員統稱;
(3)職位:表示管理上的等級關系,它以行政責任為前提;
(4)部門:和各培訓基地的靜態結構相對應,部門設置的實際情況,根據培訓基地的具體情況來定,可以面向功能的、客戶的,也可以面向過程;
(5)工作組:也叫組織結構,是一種可以跨部門的,為了執行某項任務而隨機動態組建的;
(6)流程:即整個處理過程,與業務過程對應;
(7)流程實例:它是業務流程實例化的表現形式與應用;
(8)環節:即把流程細化,它是流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9)環節實例:是環節的展現方法;
(10)工作流定義的主要信息:即對工作流的總體介紹;
(11)工作流的附件信息:該信息被使用在工作流模型中,被格式化后,這將繪制成一個模型對象的規定格式,以備工作流模型的具體應用時使用,可以分為兩種類別如下:
①表格類型:附件以關系結構定義,被保存為表格形式,附件的實例就是指每個記錄;②文檔類型:附件信息被存儲為一個文件,該文件可以是文本文件,或者是word文檔,相應的業務應用的標志文件就是一個實例;
(12)工作流實例的信息:是工作流的啟動信息、工作流模型的實例化信息,以及參與處理和不斷變化的時間和人員的記錄,直到結束整個業務;
(13)業務規則:就是系統運行時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原則。它可以被分成四個規則如下:
與聚合:完成業務活動需要參與該活動的所有人員都進行處理,只有所有人員都處理完成,才能完成業務活動。
或聚合:只要一個人完成則默認全部完成。
投票聚合:根據統計和事先定好的規則來確定是否完成。
自動型:參與者只需查看業務信息的具體規則,如通知,公文流轉等服務。參與者只需要能查看內容,不需要進行審批等其他操作,整個業務流程可以自動完成。
(14)工作項信息:當被分配一個參與業務中的任務時,對參與者與系統進行交互的關系,是典型特征的體現;
(15)轉化條件:完全是對運行業務的過程約束,是處使活動、流程改變的條件。例如,活動需要根據業務規則執行,需要完成所有活動才能完成流程等;
(16)需激活的應用程序:所需要的其它應用程序的支持;
(17)日志信息:起到記錄的作用,不僅記錄事件、狀態、資料,而且方便日常管理和進一步的維護。
本文對電力行業仿真培訓信息管理系統中工作流的設計進行了分析。電力行業仿真培訓協作網在建設一流仿真培訓協作網為前提的背景下,管理系統的先進性建設既符合了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展現了自身的特色,而且能夠為其他管理網絡提供有益的參考。
[1]張衛民.科學工作流技術研究綜述[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1(6):P56-65.
[2]李波,曹福毅,王祥鳳. 高性能計算技術發展概述[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8(3):P252-254,269.
[C94]
:A
:1671-864X(2015)09-01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