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如
醫院院長:曾恨紅包后受賄
●吳之如

《信息時報》報道,曾經對紅包現象深惡痛絕,走上領導崗位后卻居功自傲,大肆受賄。廣州市黃埔區中醫院原院長賈某因受賄逾百萬,近日被黃埔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半。
公仆收紅包,是時下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表現形式之一。因其屬于顯而易見的腐敗現象,招致了民眾的冷眼相看、切齒痛恨。賈某身為民眾一員時,對紅包現象深惡痛絕,緣于他的立場與大眾一致,他的感情與大眾相通。但是,走上領導崗位、身份轉換后,賈某的思想感情也隨之起了變化:不再憎恨紅包了,反而喜歡甚至酷愛賄賂,從厭惡腐敗轉而收賄索賄,終于走向了違法貪腐的人生悲劇,落入法網。
從賈某的身份之變到觀念之變,人們不難得出結論:反腐倡廉,僅僅依靠官員個人的道德修養和行為自律,是完全不夠的。人的價值觀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于意志薄弱者來說,官袍加身,未必因此意識到責任變重,更須嚴格規范自己,而往往會激發潛意識中的以權謀私、特權享受念頭,變得目無法紀、肆意妄為起來,自甘滑入腐敗泥坑,以貪為能,以賄為美,漸漸喪失是非標準和做人底線。眾多腐敗分子的墮落軌跡充分表明: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徑,只能是將權力牢牢地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使各級掌權者無時無刻不受法律法規的制約,無地無處不受公眾和輿論的監督,因而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否則,欲求政府公正、公仆清廉,斷難成為社會現實。有道是:
曾恨紅包后受賄,
烏紗罩頂廉心飛;
權力任性無束縛,
腐敗之勢難挽回。
賈“原院長”的仕途浮沉經歷,值得天下公仆認真反思,引以為戒。■
(本欄目責任編輯:范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