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 雪
關于中國經濟學發展的思考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白暴力教授訪談錄
●本刊記者 李 雪
編者按:當前,無論是社會經濟生活現實的發展,還是經濟理論自身的發展,都對現有的經濟理論提出了新的課題,經濟理論和經濟學的發展走到了一個必須有根本性突破的階段。經濟學的發展,不僅需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也需要吸收其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不僅需要從現實經濟生活中吸收營養,也需要吸收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經濟學發展也要遵循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在“首都經濟學家論壇第12次學術討論會”上,北京師范大學白暴力教授就如何發展中國經濟學作了開幕致辭。本期以訪談形式加以整理刊發,以饗讀者。
記者:白教授,您在“首都經濟學家論壇第12次學術討論會”的開幕致辭中指出,經濟思想的發展有兩條道路,能為我們具體地談談嗎?
白暴力:好的!經濟思想的發展有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經濟學的內在邏輯。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它內在的邏輯,包括經濟學,這個內在邏輯的演化,會使得學科本身有所發展。例如價值理論,價值理論內在邏輯的發展,使它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內在學說,乃至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價值學說和價值解釋。再例如馬克思的再生產理論,馬克思再生產理論的內在邏輯,從邏輯角度本身發展出了投入產出表,在投入產出表基礎上發展出了投入產出經濟學,對于各個國家經濟的調控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還有一條道路是現實的需要和現實的營養。現實的發展對經濟學的發展提出了很多新的問題,同時也為經濟學的發展注入了營養。它是經濟學發展的外部動力和外部條件。例如列寧的帝國主義論:當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的時候產生了很多在原來的框架里解釋不了的問題,同時也為經濟學的發展提供很多現實資料,產生了列寧的帝國主義論。再例如凱恩斯主義:凱恩斯經濟學的產生也是因為在現實中出現了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無法解決的經濟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凱恩斯提出了新的理論。
經濟學的發展,兩條道路可以并行、可以不交匯,但是一旦兩條道路交匯,那么經濟學就會有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我國經濟學的發展正處于兩條道路的交匯點,一方面,幾十年來,國內學者就經濟學的理論探討和體系構建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和發展實踐也為經濟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養分和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們要有制度自信、思想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們要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指導下,在開放的視野中不斷發展經濟學。
記者:您提到了我們要有理論自信,能請您具體談談我國經濟學的發展應該堅持什么樣的理論路線嗎?
白暴力:好的!經濟學的發展一定要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不斷吸收新的養分,不斷發展。經濟學首先要繼承馬克思的經濟理論。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對社會經濟制度和經濟運行有著深刻的分析,是科學的理論體系。經濟學同時也要繼承其他學派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包括西方經濟學的合理部分。
首先,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馬克思用了畢生精力寫作了偉大科學巨著《資本論》等一系列經濟學著作,建立了科學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強有力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當時,恩格斯就稱贊馬克思為“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在千年交替的2000年,馬克思又被西方多家媒體評選為“千年風云人物”或“千年思想家”之首。在馬克思經濟理論基礎上,許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馬克思經濟理論,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不僅對資本主義經濟給予了科學的、深刻的分析,而且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南。
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不僅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的本質,不僅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具有指導意義,而且,相對于西方經濟理論,更加能夠充分地說明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及其矛盾。
例如,關于當前西方經濟學中的“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這一難題。以凱恩斯主義為核心的西方宏觀經濟理論認為,在純粹的市場經濟中,必然會出現“總有效需求不足”,并由此導致“經濟衰退”。這些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對于“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西方宏觀經濟理論不是從社會制度層面說明,而是從人類心理角度來說明的。這就使得西方宏觀經濟理論中所指出的“有效需求不足”現象,缺乏有力的微觀行為解釋。這就是當前西方經濟學中的一個理論困難:宏觀經濟理論缺乏微觀基礎。現代西方經濟理論界正在力圖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在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礎上,這個問題會得到很好的解決。馬克思經濟理論準確地解釋了“總有效需求不足”的“微觀經濟基礎”。馬克思經濟理論指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雇用工人沒有生產資料,只能靠出賣勞動力為生,雇用工人的收入被約束在勞動力商品價值的水平及其以下;勞動力價值與雇用工人創造的價值之間存在著一個缺口,這個缺口的積累必將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進而導致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①對于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的金融—經濟危機,普遍認為是由美國的次貸危機直接引起的。不少西方學者認為次貸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金融監管和合理的金融秩序。其實,次貸危機的原因還是在于以房屋為代表的產品賣不出去,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仍然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在這個制度下,工資被約束在勞動力價值的水平及其以下,工人即使貸款買了房,也無力償還貸款。這樣一來,廠商資金鏈斷裂,由此引發了次貸危機。②這正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解釋。
其次,兼容并蓄,吸收其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經濟學發展,不僅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而且要兼容并蓄,吸收其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包括西方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西方經濟理論,有其庸俗的本質,同時,也有對市場經濟描述和研究的合理成分。這些合理成分也是經濟學發展所需要吸收的。但是,對其合理成分的吸收,要建立在用馬克思經濟理論改造的基礎之上。
西方微觀經濟理論中關于生產要素價格決定和收入分配理論——邊際生產力分配理論,就是西方經濟學庸俗本質的代表性理論。從科學的角度看,邊際生產力分配理論基本是一個虛構的理論,是用來粉飾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這個理論,一方面,具有不可解決的內在邏輯缺陷:資本的度量與新古典生產函數的存在性問題、成本函數的成立性問題和“沒有剩余”的一般條件與最大利潤二階條件存在性問題;另一方面,具有不可克服的外在理論困難:解釋要素“貢獻”的困難、解釋“貢獻”歸屬的困難和解釋無所有權要素“貢獻”歸屬的困難。因此,邊際生產力理論,難以自圓其說,在科學上不能成立。③像這樣的庸俗理論內容,在經濟學發展中,不僅不能吸收,而且應該堅決地予以摒棄。
西方微觀經濟理論中關于產品市場的理論,就闡明市場運行來說,有許多合理的內容。例如,在分析市場供求對市場價格變化的作用時,利用“彈性”概念對市場供給和市場需求特性的描述,說明:市場需求曲線彈性和市場供給彈性的不同組合,會導致市場價格的發散和收斂,對于不同產品的市場要采取相應的微觀經濟政策。這些理論內容對于我們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都具有重要作用。④
但是,西方微觀經濟理論中關于產品市場的理論,本身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首先,作為需求分析基礎的效用理論,沒有解決對效用的度量問題;其次,作為供給分析基礎的生產函數,沒有解決資本的度量和以資本作為自變量的新古典生產函數的存在性問題,這兩個的理論缺陷使得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推導缺乏堅實的科學基礎,而需求與供給是西方微觀經濟理論的兩個根本性理論基礎,因此,這兩個的理論缺陷使得西方微觀經濟理論中的市場價格理論這個龐然大物成為一個泥足巨人。然而,這兩個問題都可以在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得到解決。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基礎上,可以建立變量勞動價值理論,并由此推導出供給曲線,從社會效用勞動均衡推導出需求曲線,這就為市場價格理論提供了堅實的科學基礎。⑤
由此可見,經濟學的發展要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僅要吸收西方經濟學的合理成分,更要堅持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本原理。
記者:您剛才也提到了,現實的需要和營養是經濟學發展的外部動力和外部條件,這是否要求經濟學的發展應該立足現實,與時俱進?
白暴力:是的。一位偉大的哲人曾經說過:理論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樹是常青的。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是經濟現實,是現實經濟的理論總結。然而,現實經濟生活是不斷發展、不斷變換的,在不斷發展和變化中日益豐富。日益豐富的現實經濟中所出現新經濟現象,為經濟學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養分。經濟學只有充分地從現實經濟生活中吸收養分,才能不斷完善,向前發展。
對于我們中國的經濟學者,最重要的現實經濟生活的發展,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這也是當今世界經濟的最重要發展之一。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導,但是,并沒有為我們提供現成的具體方案和解答。有人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建設是在西方經濟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沒有新的經濟現象,不需要由此來發展經濟理論。這是一種誤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借鑒了西方經濟理論中的一些合理成分,但是,西方經濟理論決不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為馬克思經濟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活生生的現實養分。在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礎上吸收這些養分,推動經濟理論的發展,是時代提出的重大經濟理論課題。如果不吸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的現實經濟生活的養分,中國的經濟理論是無法發展的。
當前世界經濟也有許多新的發展,這些發展也為經濟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新鮮的養分,經濟理論應該吸收這些新的養分,充實和發展自身。關于市場和經濟調節機制發展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機制完全可以自動調整社會經濟,主張充分發揮“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的作用,這也成為20世紀30年代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主導思想。然而,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所引發的大蕭條,給西方經濟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凱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認為市場機制不可能自動地完善調整社會經濟,主張國家干預和政府調節。這又被稱為“看得見的手”。凱恩斯理論推動了西方經濟理論的發展。因此,目前,關于市場和經濟調節機制的理論認為有兩只手:一只手是市場經濟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另一只手是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
然而,時至今日,現實經濟生活又發生了變化,產生了新的現象:“人造市場”。“人造市場”既不是傳統的“自然市場”,也不是傳統的“政府干預”,它是人工制造的市場,它的運行規則不是自發的,而是人為的。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人造的手”。最典型的“人造市場”就是現在的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上的金融產品,特別是金融衍生產品,是由金融工程設計和制造出來的,其運行規則是由金融工程設計的,是人為的。相應地,與金融市場及其產品設計相關的學科也稱為“金融工程”。工程不同于科學,科學是發現和研究事物本身存在的規律,工程則是依據科學所發現的規律設計和制造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產品。對于當前西方的金融市場,金融財團是主導者,金融產品的設計必然符合金融財團的需要和目的。正是這種金融產品和金融市場的設計,加劇了金融市場從發展到繁榮—再到泡沫高漲—最后泡沫破裂所引發金融危機,進而引起全球經濟動蕩。這一系列過程都對世界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種以金融市場為代表的“人造市場”以及對社會經濟的影響,為經濟學提供了新的研究內容,為經濟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養分。如果我們仍然將經濟理論的討論限制在“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之間,那么,我們將不能夠對現實的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給予深入和客觀的分析。
記者:經濟理論都是有自然科學基礎的,近百年來,自然科學的發展突飛猛進,經濟學的發展是否也應該隨著相應的自然科學的發展而發展?您能否從這一角度談談您的理解?
白暴力:正如你所說,經濟理論,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還是西方經濟學經濟理論,都有其自然科學基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科學理論及其方法基礎之上的。近百年來,自然科學突飛猛進,經濟學的發展也應該隨著相應的自然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西方主流經濟理論的自然科學基礎是物理學中的力學,主要是牛頓力學即經典力學(或稱古典力學)。西方經濟理論形成初期,在物理學界,正是牛頓力學興盛時期。西方主流經濟學使用了經典力學的基本范疇和方法作為自己的基本工具范疇和方法,并將這種狀況保持至今。例如,西方主流經濟理論的基本工具范疇有彈性、均衡、均衡的變化以及均衡的穩定等等。這些基本工具范疇都是從物理學中的經典力學引入的。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自然科學基礎就寬于西方主流經濟學。馬克思不僅使用古典力學的范疇,而且更加借重于生物學。例如,馬克思從產生、發展、衰退、死亡的過程來考察社會經濟形態。一位評論者說:“馬克思把社會運動看作受一定規律支配的自然歷史過程……這種研究的科學價值在于闡明了支配著一定社會機體的產生、生存、發展和死亡以及為另一更高的機體所替代的特殊規律。”⑥這就來源于生物學的基本思想。再例如,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的論述,就像是描述一棵大樹的生長過程:商品就如一顆被埋入地下的種子,它長出兩片葉子即價值和使用價值,在此基礎上,長出貨幣和資本等樹的主要枝條,剩余價值、工資、資本的循環、資本的周轉……就如同眾多的樹枝和樹葉,最后長成資本主經濟制度這樣一個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馬克思的這種論述,不是將資本主義看作一個力的均衡系統,而是看作是一個有機體的成長過程。
總之,不論是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都存在著自然科學基礎,經濟學的發展需要與自然科學基礎的發展相適應。
然而,在20世紀上半葉,物理學出現了飛躍性的發展,產生了量子力學、相對論、量子電動力學等等一系列新的理論,物理學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物理學中,除了力學之外,還有電學、光學、熱學、聲學等等;自然科學中,不僅有物理學,還有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等。因此,時值21世紀的今天,我們需要隨著自然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來更新經濟學的學科基礎。⑦
楚墨回去以后,康芳便開始給靜秋張羅對象了。靜秋問康芳:“楚墨哪里不好?”康芳說:“哪里都不好。”靜秋把康芳的話轉給楚墨聽,楚墨聳聳肩,說:“我不就抽了幾根煙、喝了幾瓶酒嗎?”楚墨近乎弱智的樂觀和自信讓他失去了挽救這段感情的最佳時機。
例如,對市場價格運動的分析。西方主流經濟理論由供給和需求均衡說明市場價格的決定,由供給和需求的變化說明市場價格的變化,由穩定性分析說明市場價格的波動。但是,市場價格運動的統計數據與這些分析結果很難對接,從而也就難以由這些分析說明現實價格的運動。但是,如果拓寬思路,從古典力學方法的局限跳出來,使用電學的方法,將統計所得到的現實市場價格運動數據,分解為高次諧波、9次諧波、7次諧波、5次諧波、3次諧波等,則可以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提供一條新思路。
記者:對于發展中國經濟學的思路,您已經從理論層面、現實層面和自然科學基礎層面為我們作了介紹,您能否從哲學基礎層面,談談您的想法?
白暴力:好的!科學發展有自身的客觀規律,如果遵循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順利地推進科學的發展,就會事半功倍;不遵循這些規律,則會一事無成,至少事倍功半。經濟理論也是這樣。因此,經濟理論的發展也要遵循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發展的道路通常有兩條:一條是基本范疇的分解和深入,另一條是理論從特殊向一般的演進。這正是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一條道路是基本范疇的分解和深入。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基本范疇,對基本范疇的分解和深入研究是科學理論發展的一條重要道路,每一次對基本范疇的分解和深入都會帶動學科質的飛躍性的發展,使該學科在一個新的層次上展開。這是一個無限的過程,每一次對基本范疇的分解和深入所帶來學科質的飛躍性的發展,都只是這個無限過程的一個階段。經濟學同樣如此。例如,早期,人們籠統地認識到商品具有價值,建立了價值的概念;后來,認識到商品同時具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價值概念分解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再到后來,價值概念又進一步分解為價值、交換價值、使用價值、價值實體、價值形式、價值的轉化形式等等。
第二條道路是理論從特殊向一般的演進。建立更一般的理論,將原有理論歸納為這個新的更一般的理論的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理論,是科學發展的一條重要道路。科學的這種發展是一個無限的進程,每一次從特殊到一般的發展都只是這個無限進程中的一個階段。
人類認識能力的內在矛盾,決定了任何科學理論都具有內在矛盾:在其適應范圍內,矛盾不表現出來,一旦超出這個范圍,矛盾就表現出來,并且顯明化;正是這種內在矛盾將使原有理論過渡到更高級更一般的理論;這個更高級的理論把原有理論包含在內,將其降為相對特殊的理論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原理論的對立理論;新的理論又會由內在矛盾的驅動,進行同樣的運動,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再過渡到更高一級的理論。這就是科學發展的辯證道路。科學正是通過這個無限的進程而發展的。
科學的辯證發展,對于經濟學也是適應的。既然已經了解了科學發展的辯證道路,經濟學的研究工作就應該自覺地沿著這個方向進行。
首先,要認識到一切經濟科學理論都有其局限性,都是科學無限進程中的一個環節。其次,要認識到,一切經濟科學理論內部都有矛盾,這是必然的、正常的,因此,不要試圖在一個理論內部去消除它的矛盾,這樣做將是徒勞無益的。第三,當一個經濟理論內部矛盾顯明化的時候,我們既不要固守在其內,也不要簡單地拋棄它,而是要從這些矛盾出發,用更高級的經濟理論取代它,創造“這些矛盾能在其中運動的形式”,把它“降為”這個更高級理論在特定條件下的特殊形式,這個更高級的理論,不僅包含原有理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原有理論的對立物。第四,在建立新經濟理論時,不要試圖追求無內部矛盾的、只有在全人類的無限進程中才能完成的“絕對真理”,而應該“沿著實證科學和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的途徑去追求可以達到的相對真理。”⑧
記者:您的談話使我們對發展中國經濟學的思路有了清晰的認識。經濟學的發展,需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需要兼容并蓄,吸收其他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包括西方經濟理論的合理成分。但是,對其合理成分的吸收,要建立在用馬克思經濟理論改造的基礎上;經濟學的發展需要從現實經濟生活中吸收營養,需要吸收自然科學發展的成果,經濟學發展還要遵循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
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
注釋:
①白暴力.總消費需求不足的微觀機制.教學與研究,2005(6)第15-20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5)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5(10)
②白暴力.當前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的原因與后果.經濟學動態,2008(12)49-55頁;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9(5)
③白暴力.“三要素創造價值說”現代形式的理論缺陷.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2(4)51-57頁;“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2(11)
④白暴力.近期綠豆等農副產品價格上升的供求分析.經濟學動態,2010(9)23-26頁
⑤白暴力.新古典市場價格理論的缺陷與馬克思市場價格理論基礎的構建.當代經濟研究,2004(2)(3)“人民大學復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4(7)
⑥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23頁
⑦近年來以生物學自然科學基礎的演進經濟學的發展,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⑧恩格斯.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頁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