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余
淺議企業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魏京余
會計職業判斷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豐富的會計知識、法律知識和較強的分析識別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它貫穿于會計活動的全過程,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的高低,不僅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和經營成果,而且直接影響企業相關者的利益。當前影響企業會計職業判斷的因素較多,主要有企業會計人員自身因素、企業具體會計事項影響因素)企業利益主體因素、法律法規及會計政策因素。這就要求企業會計要適應經濟發展要求,不斷更新知識,總結經驗,強化自身修養。同時,政府要建立健全企業會計職業判斷風險機制,加強引導和規范企業會計行為,不斷提高企業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企業會計 職業判斷能力影響因素 措施
會計職業判斷源于會計事項的不確定性,會計職業判斷能力是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法律法規以及會計準則,運用會計慣例和自身專業知識經驗,對企業經濟業務產生的會計事項,進行梳理、識別、分析、判斷,進而進行會計處理的能力。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不斷加大,會計職業判斷活動日益頻繁復雜,影響職業判斷的因素越來越多,職業判斷越顯重要,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高低,不僅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和經營成果,而且直接影響企業相關者的利益,現實要求企業會計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
(一)企業會計人員自身因素
1.企業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會計人員的知識水平是進行職業判斷的基礎,沒有應有知識無法進行職業判斷,知識水平的高低影響職業判斷能力大小,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會計原理、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準則,熟悉財稅、貿易、管理、金融、法律等法律法規知識,還要了解本行業、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等,這些是會計人員從事企業會計所必須的素質,直接影響會計職業判斷的效率和質量。
2.企業會計人員會計實踐能力。會計人員除具備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推理等基本能力外,企業會計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會計實踐能力,把學到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通過不斷的訓練、實踐,才能積累會計職業判斷經驗,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會計實踐工作主要表現為:會計原則、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會計估計,重要性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實際運用,會計實踐能力同樣影響會計職業判斷的效率和質量。
3.企業會計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會計職業判斷水平還受制于會計人員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水準。職業意識是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對職業理解、職業成就和職業謹慎等方面的認知度,良好的職業意識,有利于提高職業判斷的準確性。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執業過程中除遵守職業紀律外,所應遵循的行為標準和道德規范,具有良好的職業品德的會計人員在執業時將會正直、誠實、公正和客觀,才能做出恰當與公正的職業判斷。
(二)企業具體會計事項影響因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經濟活動種類越來越多、次數越發頻繁、內容越來越豐富,由此產生的具體會計事項繁多復雜,主要表現種類有:簡單的與復雜的;重復的與獨特少見的;規范的與無章可循的。會計事項的特征勢必影響會計的職業判斷,對于簡單的、重復的、規范的,企業會計依據會計制度和會計慣例進行會計處理,對于獨特少見、復雜的、無章可循的,需要會計人員依據會計法律、會計準則等會計政策和職業經驗作出分析、判斷,確定會計事項處理的原則、方法。
會計事項的復雜性還體現在經濟業務的不確定性,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測、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企業內控的有效性等這些交易或事項風險的發生與否,必然影響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報表質量。
總之,企業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越高,其誤判的可能性越大,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要求越高,相反復雜性越低,其誤判的可能性越少,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要求越低。因此,隨著市場經濟多樣化發展,會計人員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職業判斷能力,才能勝任本職工作。
(三)企業利益主體因素
企業組織是多個主體的集合體,主要有國家、債權人、投資人和企業職工等,企業的經營成果由這些相關利益者分享,公司治理結構就是這些利益主體之間在責權利的劃分和相互制衡的機制,由于參與分配的先后、方式、辦法不同,經營成效影響著利益主體分享的利益,為追求獲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當條件成熟時,利益主體特別是企業主體便會操縱會計人員利用職業判斷的彈性空間進行財務欺詐、利潤規劃和盈余管理,這時會計職業判斷完全背離了所應遵循的原則,會計人員違背了所應遵循的職業行為標準和職業道德規范。
(四)法律法規及會計政策因素
企業會計在進行職業判斷時,應以遵紀守法為前提,嚴格執行《會計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自覺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國家法律法規在為會計職業判斷提供法律依據的同時,也影響著會計職業判斷質量和結果?,F有的基本會計準則和具體會計準則之間,會計準則與稅收制度之間都存在不協調性甚至沖突、矛盾的地方,造成出現契約關系的不完備性,當契約主體利用契約的不完備性可獲得的既得利益,比履行契約所獲得的利益要大時,就會放棄履行契約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企業會計要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思想認識,轉變觀念,加強學習,改變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內容,強化實踐工作,嚴守職業道德,努力培養和提高自身的職業判斷能力,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同時完善會計政策,建立健全企業會計職業判斷風險機制,降低企業會計職業風險。主要措施有:
1.要轉變觀念、更新思維,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的認識。企業會計要充分認識會計職業判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會計人員對企業經濟活動恰當的判斷,是正確會計核算的首要條件,正確的會計核算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才能合理有效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保障國家、債權人、投資人以及職工的根本利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從企業會計自身來說,排除干擾,恰當、公正的職業判斷,樹立了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職業形象,捍衛了職業道德,化解了職業風險。
2.要改變方式,加強學習,提升自身業務素質。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對會計信息和企業會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企業會計樹立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有干到老、學到老的毅力。要改變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內容,擴大知識面,不僅要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財稅、管理、貿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當今社會是知識的年代,新的經濟業務大量涌現,新政策、新法規、新制度不斷出臺,會計準則體系不斷健全完善,要求會計人員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及時更新知識,提升自身業務素質,以適應本職工作的需要。
3.要善于實踐,深入研究,不斷積累職業判斷經驗。只有把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實踐,才能積累經驗。要深入研究實踐活動,學會分析、判斷、綜合,善于總結經驗。只有積極的通過不斷的訓練、實踐、研究,才能積累豐富的職業判斷經驗,養成一種良好的思維方式,職業判斷經驗源于實踐,經驗影響職業判斷能力,長期堅持不懈,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才能逐漸形成,不斷提升。
4.加強道德修養,愛崗敬業,堅守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總是依附于會計主體,并協調企業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會計主體對會計人員個人利益具有加強的制約性,當個人利益與職業道德發生矛盾時,要求會計人員堅守會計職業道德,做到:(1)精通業務。不斷學習、更新和充實專業知識,以保持和發展專業技能,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2)保持公正。企業會計在進行職業判斷時,應摒棄個人私利,避免各種影響利益沖突;(3)保守企業秘密。保守企業商業秘密,避免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甚至造成企業經營上的混亂;(4)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實事求是反映經濟事項的判斷和表達,不得有意歪曲,以求某種特定結果的發生。
企業會計處于企業多元利益主體的中心,并受會計主體等利益相關者的制約,而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原則性使企業會計對會計事項判斷有多種方案和選擇,勢必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和經營成果,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會計職業判斷風險機制,規范會計行為,降低會計職業風險。采取的措施有:(1)建立健全會計職業判斷具體會計準則,規范會計職業判斷行為;(2)完善內控機制,把會計職業判斷納入內部控制范圍,約束企業利益主體行為,保障會計職業判斷的恰當和公正;(3)審計監督,對濫用會計職業判斷行為和人員,予以懲處。
會計職業判斷要求企業會計具有較強的分析識別能力和豐富的會計知識、法律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它貫穿于會計活動的全過程,企業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高低,不僅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和經營成果,而且直接影響企業相關者的利益。因此,采取措施,不斷提高企業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十分重要。
[1]陸兆兵.淺談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商業經濟,2010(12)
[2]劉芳麗.影響會計職業判斷質量的因素分析.會計與審計
[3]潘燕.如何提高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淺議
(作者單位:莒縣財政局 山東莒縣 276500) (責編:呂尚)
F275.2
A
1004-4914(2014)12-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