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青 董晉霞 周洪亮
國網系統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中財務集約化是重要前提,在公司全面推行財務管理“六統一”“五集中”中,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實現了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的自動轉化和逆向追溯。購電業務的標準化結算流程,規范了購電業務結算規則,實現了購電業務的標準流程化轉換,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橫向融合。但實際工作中,地調機組的標準化軟管理還有提升空間和管理短板,如何加強和實現聯動對集約管控、風險預控起著重要作用。
在公司三集五大體系建設中,財務集約化管理起到了業務鏈條作用,為了實現業務全覆蓋,在財務管控系統增設了購電業務的標準化結算流程,地調機組購電業務由前端業務發起,生成購電結算通知單,經財務部門專責發票關聯后生成購電成本結算單,經層層審核流轉后,按照協同規則自動生成會計憑證,使購電業務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如何進一步加強地調機組管理,增強稽核功效,實現縱向橫向聯動,就要挖掘管理中短板來增能防控,一是對地調小電廠管控不強,監控不力。地調小電廠有市公司直接管理和進行電費結算,對較為復雜的地方小電廠機組情況變化,掌握信息滯后,上網電價是否按照政府相關部門要求和批復執行,電費是否及時結算,電廠資料信息收集是否齊全,管控力度呈現弱態勢。二是信息數據不共享,口徑不一致。購電結算業務只注重上網電量、電價執行和購電費結算情況,而容量增減、發電類型在管控中為模糊數據,業務部門間資源未實現數據信息共享(如自備,不發電企業),部分電廠機組基礎數據變動但系統中物理數據未及時更進,導致出現業務部門間數據報送口徑不一致,橫向縱向未真正聯動起來。三是節點流程資料鏈接缺失。目前系統中對地調小電廠批復文件的必要鏈接為物價部門批復的上網電價批復執行文件,而對小電廠機組其他批復文件信息上傳在系統中未做硬性要求,針對不完善機組的管理也僅局限于電費結算流程而對不完善機組政策性流程掌握不到,對所有電廠機組的整體性缺乏直觀了解。
地市公司層面對地調機組結算進行直接管理,各地針對小電廠的現狀和特點,按照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的要求,梳理出一套地方小電廠管理特色流程,對小電廠進行全方位管理和監控,通過流程規范,精細管理,實踐調研,實地勘查,實現了電廠、電網協調發展。
以國網晉城供電公司為例,面對較為復雜的地方小電廠機組情況變化,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政策,服務地方經濟轉型跨越發展,晉城供電公司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手段,努力發揮專業和管理優勢,在小電廠建設前期、系統接入、并網、結算各環節展開了大量精細規范、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地方電廠健康快速發展,電網資源優質合理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地方小電廠管理流程。晉城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煤炭、鐵礦石、天然氣、儲量豐富,境內丹河、沁河水量充沛,水電發展歷史悠久,近年來隨著煤層氣、化工產業迅猛發展,瓦斯機組、余熱余壓余氣等資源綜合利用機組逐年增多,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也在蓬勃發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地方電廠雖然機組、容量、規模不一,但管理內容、流程環節缺一不可,因此,針對晉城小電廠的現狀和特點,在深入電廠實際,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主動服務,高效管理,地方電廠得到了持續健康發展。(1)提前介入,健康引導,提升市場占有率。在小電廠建設前期,提前介入規范小電廠前期管理,由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保持信息溝通順暢,各環節資料信息統一,項目建設標準規范,利用公司為公用電廠提供并網接入的服務優勢,健康引導小電廠并網接入方式,提升小電廠運行質量和發電利用小時數,為公司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也奠定了基礎。(2)內轉外不轉,規范內轉流程,不斷提升做事效率。嚴格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執行小電廠各項審批手續,在項目核準后小電廠在供電營業廳辦理報裝手續受理后,按照內部規定流程,實行“內轉外不轉”,有內部相關部門牽頭在內部進行層層審批和流轉,縮短電廠機組的手續審批時間,實現電廠一點接入,全程覆蓋,不斷提高辦事做事效率。(3)拓展外延服務能力,增強公司外圍環境反應效能。國家對并網電廠管理的要求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小電廠并網文件涉及政府多個部門,手續多、鏈條長、程序繁雜,公司不斷拓展服務意識廣度,為電廠提供免費的政策和業務指導,特別是小電廠開工建設后,公司積極提供相關并網服務支撐,對主要涉及部門的主要職責、要求和辦事程序進行整理,制作服務指南供小電廠進行參考,協助其辦理相關手續。在能監辦全面介入地調小電廠機組商轉管理后,部分小電廠業主對該流程不熟悉或不重視而延誤商轉時間,在小電廠并網試運行階段,公司積極與小電廠溝通了解其機組試運行情況,指導其及時申請進行機組滿負荷試驗,為機組及早取得商轉手續提供支撐,積極主動延伸服務能力,既從源頭規范電廠手續又起到了服務電廠的效應,提升了公司的社會履責能力。
2.地方小電廠電價管理執行和購電費結算情況。(1)電價管理執行方面。嚴格按照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的《關于印發(發電機組進入及退出商業運營管理辦法)的通知》《山西省發電機組進入及退出商業運營管理實施細則》和物價部門調整電價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和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復的電價和商轉手續認真執行,對于新投產用戶嚴格遵照“發電機組進入商業運行前,其調試運行期上網電價按照當地燃煤發電機組脫硫標桿上網電價的一定比例執行。其中,水電按照50%執行,火電(含煤層氣機組)按照80%執行”,在電廠試運行期間,執行調試電價。山西能監辦下達商轉文件、省物價局下達電價批文后,重新核定調試電量和商運電量。當政策性調整電價時,及時在管控系統中上傳調價文件,嚴格遵照流程節點先后變更基礎物理數據,使數據關聯前后保持一致,確保生成憑證的準確性。(2)購電費結算方面。每月依據業務部門從管控系統傳遞的電廠購電結算通知單,與電廠報送的供電量月報表、電價執行情況進行認真核對和審核,確認無誤后,關聯小電廠開具的有效發票數據,生成電費結算憑據;對不完善小電廠機組進行結算時,事先同業務部門協商溝通,核對電量,認真執行政府部門規定的電價,進行電費結算。
3.市公司層面對地方小電廠手續不完善機組管理情況。為了促使電廠手續完備和規范,對新投產電廠未取得電力監管部門發電業務許可證和尚未經價格主管部門批復的上網電價發電機組,催促其積極配合政府主管部門,盡快完善相關手續,保證當年電量電費的及時準確結算,不完善單位電費結算按照調試協議電價或協議電價執行。對于不完善機組每月對其手續辦理進展情況進行實時跟蹤,正確引導,督促辦理。
1.小電廠前期環節。(1)及時溝通。在小電廠前期階段要相互積極溝通,及時互通項目變更及進展等相關信息,方便下一階段工作的順利開展。(2)報裝環節嚴格把關。在審查資料時,不僅要審查是否有資料,還應對資料的內容進行詳細審查,檢查資料的實際內容和項目實施內容是否一致、是否有相悖問題存在。
2.小電廠接入環節。(1)嚴格設計審查把關。設計階段把關不嚴,會導致公司批復方案執行不到位、接入方案及內容與系統或其他部分產生沖突、設計與現場實際不符無法實施等,導致驗收接入階段無法順利接入,影響項目投產。因此在設計審查中要求各部門參與從不同角度技術把關,設計單位和現場勘測人員對現場情況把關,客戶對設計方案投資等方面認同,從源頭保障項目按規實施。(2)工程驗收嚴格把關。工程施工是設計方案的最終體現。若業主為節約經費等原因擅自變更設計方案,導致工程實施結果與設計不一致,批復方案得不到最終實施或事故反措不能實現,影響電廠和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工程驗收是確保工程施工按批復執行的最終環節,若把關不嚴會導致諸多安全隱患存在。因此工程驗收一定要按照驗收大綱嚴格把關,確保批復執行到位,確保電廠安全投產,為電廠及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基礎。
3.并網管理環節。(1)批復文件合法合規。審查小電廠相關資料要仔細,不僅要有而且級別要對應,還應仔細審查批復的內容和項目實際實施的內容是否一致等,以確保批復文件執行到位。(2)技術管理雙保證、避免違規發展自供。技術上,發電關口、上網關口、上網參考關口都要加裝遠程抄表系統并介入公司管控系統中,從技術上保證能真實監控到廠用電的變化情況。管理上,每月監控小電廠廠用電量及廠用電率變化情況,發現異動及時通知用電檢查部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轉供電情況發生。
4.結算環節。(1)及時報表及時統計。因各種原因小電廠報表不及時,導致當月實際發生上網電量不能統計入公司購電量中,進而導致公司線損異常波動,影響公司指標正常完成。每月提前督促小電廠按時報表,確保報表及時準確完成。(2)及時提供發票及時結算。小電廠及時報表,但因各種原因不能及時提供發票,將導致生產統計系統中購電量和公司財務實際結算購電量出現兩個數值,出現數據不對稱問題,為公司依法治企工作帶來隱患。
同時,省公司層面應加強對地市小電廠管理,充分發揮引領職能。一是不完善機組購電成本追溯情況。目前,山西能監辦、省公司電力工程質監站、省物價局等審批及管理部門對發電工程的要求越來越規范、細化,導致電廠試運行時間變長,一般情況下通過各部門的驗收后,其商運時間點一般都要進行追溯,產生跨年度電量,形成跨期費用,導致賬務處理存在稅收及審計風險。對于電價較高的企業比如瓦斯發電電廠,在手續不完善的情況下,按照現行燃煤機組標桿電價80%執行,現為292.16元/千千瓦時,瓦斯發電機組電價為509元/千千瓦時,相差電價為216.84元/千千瓦時,形成跨期費用時,對單位成本影響較大。而政府相關部門批復的時間追溯期較長,如何處理這種矛盾需進一步探討。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每年期末如暫估成本,但對于調試電價與商運電價差額不大的小火電發電企業不重視而抱以消極態度的情況下,風險還是轉嫁在結算企業,外部風險壓力給企業會帶來更大的經營風險。二是現場稽核同在線稽核相結合,強化在線稽核。增強在線財務稽核意識,通過財務稽核工作手段,積極運用在線稽核功能,及時發現稽核薄弱環節,植入增加稽核規則,提升財務稽核工作力度,不定時復核購電業務流程,加強省公司對地市小電廠的實時監控。不定期開展小電廠檢查工作,運用現場與在線雙向檢查方式,掌握小電廠動態情況,增強省對市小電廠的管控能力。三是增加流程審核節點。增加資金審核節點:通過增加省公司層面購電費現金流預算審核節點,實時監控購電費結算情況,實時掌握電廠資金支出情況,加強購電費資金安全管理和分析力度。增加電價審核節點:在全省電價調整或新機組電價批復后,在系統電價變更通知單中,增加省公司電價執行審核節點,實時監控地市公司電價執行情況。四是加強部門協作,保證信息資源共享。在對小電廠管理方面,省公司和地市公司各個部門要相互溝通,團結協作,探討增加生產統計系統和管控系統接口的可行性研究,增強查詢分析能力。在協議和購售電合同簽訂、電量電費結算等方面要保持信息暢通,信息共享,共同監督,共同加強對小電廠管理,確保小電廠管理中政策統一、意見一致。五是積極收集小電廠電子基礎資料,建立健全小電廠檔案管理。在管控系統電價管理模塊,上網側基礎數據管理方面,切入小電廠基礎資料界面電子檔案管理,避免反復查詢和數據跨年收集工作強度,提升業務工作延續性。
政府各相關部門,在各環節審批過程中的聯動和批復的明晰度,對企業如何執行,執行如何準確規范也顯得尤為重要。
[1]山西省電力公司財務應用系統操作手冊第四分冊(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