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信芝
淺析如何應戰理財產品“紛爭”
●林信芝
面對嚴峻的理財產品市場形勢,筆者認為農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作“應戰”準備。
第一,應對農村信用社利率一浮到頂的情況,我們可以將營銷的亮點集中在理財產品的“復利”效應上。當下,我們一年期理財產品的利率在4.15%左右,但一年到期后我們可以選擇將本金與利息再次投資,這樣就可以連本帶息一同滾動,增加了本金數,“復利”效果相應明顯。同時,我們即將推出的“自動理財”功能,可通過多渠道簽約,針對不同類型客戶,辦理不同簽約,自動為客戶“利滾利”。
第二,應對工商銀行中長期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于我行的情況,我行可就風險角度剖析產品比較優勢。一方面,做好投資風險揭示;另一方面,開展產品的評估。農業銀行作為以服務“三農”為契機的商業銀行,網點遍布鄉鎮,我們的客戶群體很大一部分均為農民朋友。而農民則是最樸實、最不能“吃虧”的群體,我們的農民都能接受理財產品的理念,都會選擇在鄉鎮網點購買理財產品,那作為工薪階層甚至高端客戶的群體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呢?
第三,作為營銷人員,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在客戶提出疑義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解決問題。要不斷地總結各個產品的特征,作為今后營銷的案例陳述。
第四,最好的銷售,就是服務。當下的市場,不再是單純地做業務的市場,而是一個以客戶為導向的多樣化市場。我們只有與客戶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更好地做到產品營銷。
(作者單位:農行浙江省臨海市支行 浙江臨海 317000)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