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平
供應鏈網絡競爭優勢分析
●馮燕平
文章從規模經濟競爭優勢、范圍經濟競爭優勢、協同效應競爭優勢、低成本競爭優勢、創新競爭優勢、柔性競爭優勢六個角度對供應鏈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得到以下啟示:單個企業要融入到一個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網絡之中,通過相互合作,共同承擔財務等各種風險,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才有持久發展的可能。
供應鏈網絡 競爭優勢組織信任
隨著經濟和技術的飛速發展,一方面,消費者提出了動態的和個性化的需求,制造業的生產模式不得不進行按需訂制和個性化生產;另一方面,產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縮短和產品種類的飛速增加,加劇了供應鏈的成本費用和復雜程度。上下游企業之間不得不加強合作與溝通,以順應這種客觀的變化,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合拍也都將影響整條供應鏈的效率。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市場,供應鏈管理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并將成為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在從目前的實踐情況來看,供應鏈網絡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實現了低成本和高柔性等競爭優勢,值得學者們對其進行研究。
規模經濟就是供應鏈網絡成員之間的相互依存性放大了網絡中所有個體的效率和其存在的價值,以及網絡中許多企業相互聯系與作用發揮的整體效能大于各個企業效能的簡單相加。供應鏈網絡依賴于優勢互補,通過組合資源,合作者將會比獨立地分別行動獲得更多的收益。另外,網絡成員之間的合作使專業化和分工程度提高,對合作伙伴在零部件生產、成品組裝、研發和營銷等各個環節的優勢進行了優化組合,放大了規模效應。
范圍經濟是指供應鏈網絡成員之間通過相互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對方的異質性資源,間接擴大經營范圍,增加產品種類,從而引起單位成本的降低。網絡成員之間的合作還使得他們可以利用范圍經濟搭售那些比單獨銷售更好的戰略性互補品,捆綁戰略性互補品使網絡成員獲得了更多的消費者剩余,增強了競爭優勢。
協同效應是指供應鏈網絡中的成員由于和其他成員相互協作、共享業務行為和特定資源,因而將比作為自己單獨運作取得更高的贏利能力。它包括經營協同,管理協同和財務協同。Ansoff (1965)最早提出了協同的概念,他認為協同就是企業通過識別自身能力與機遇的匹配關系來成功拓展新的事業,協同戰略可以像紐帶一樣把公司多元化的業務聯結起來,即企業通過尋求合理的銷售、運營、投資與管理戰略安排,可以有效配置生產要素、業務單元與環境條件,實現一種類似報酬遞增的協同效應,從而使公司得以更充分地利用現有優勢,并開拓新的發展空間。Tim Hindle(2004)指出,企業可以通過共享技能、共享有形資源、協調的戰略、垂直整合、與供應商的談判和聯合力量等方式實現協同效應。供應鏈網絡擴大了企業的資源邊界,使得網絡成員之間不僅可以相互利用彼此的異質性資源,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資源利用效率,即借助彼此的核心能力,從中受益。此外,網絡組織節約了企業在資源方面的投入,減少了企業的沉沒成本,提高了企業戰略的靈活性,通過雙方資源和能力的互補,產生了“1+1>2”的協同效應,使網絡整體的競爭優勢得到了提升。
供應鏈網絡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上下游企業通過正式契約或隱含契約所構成的相互依賴、信息共享、風險共擔的長期合作的組織模式。企業通過關系契約建立起穩定的交易關系,降低了因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頻繁交易而導致的重復交易費用。其運作成本也遠低于傳統層級制企業內部運營的成本費用。供應鏈網絡成員之間通過信息溝通,緩解了信息的不對稱問題,從而降低了企業的外部交易成本,減少了重復與浪費,也減少了搜集信息的費用,并且使解決協調問題相對更容易,也有助于降低內部管理成本,提高組織效率。
供應鏈網絡成員通過自身資源和核心競爭力的整合,進行產品、服務、技術、經營管理等各方面的創新,從而使企業形成持久的創新競爭優勢。網絡成員之間相互的合作與學習,有利于相互間信息和知識的傳播和應用,也有利于企業將自身的能力與成員企業的能力相互疊加,從而激發出新的能力,創造出新的機會。此外,網絡整體的信息搜集、溝通成本較低,使得網絡組織可以更加關注網絡外競爭對手的動向和產業發展動態、跟蹤外部技術、管理創新等,為供應鏈網絡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活力,大大增強了供應鏈網絡的創新競爭力和應對外部環境的能力。
供應鏈網絡成員之間在技術上的合作加速了產品的研發,有利于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有利于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網絡成員之間的分工合作也有利于組織及時獲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企業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生產。供應鏈網絡的柔性化使它可以提供更多消費者要求的產品。供應鏈網絡的柔性競爭優勢不僅體現在生產上,還體現在結構上。組織結構不再受限于傳統的層級制,出現了跨職能團隊、無邊界組織、項目團隊、虛擬組織和學習型組織等。
供應鏈網絡的競爭優勢越來越明顯,這就給當前進行激烈的惡性競爭的單個企業一個重要的啟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夾縫中勉強生存的單個企業要融入到一個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的網絡之中,相互合作,共享資源、信息和技術,共同承擔財務等各種風險,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核心競爭力,才有持久發展的可能。
[1]喻衛斌.不確定性和網絡組織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王鳳彬.供應鏈網絡組織與競爭優勢[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曹翠珍.供應鏈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李昌凰.論網絡經濟條件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武漢化工學院學報,2006(6):17=20
(作者單位:太原市財貿學校 山西太原 030000)
(責編:若佳)
F274
A
1004-4914(2014)12-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