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云
1.處理傳統視唱教學和新型視唱教學之間的關系
視唱教學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與傳統形式的小學音樂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傳統形式的小學音樂視唱教學是在班級共同學習的基礎上,老師按照課本的要求帶領學生演唱固定的音樂,學習課本上要求學習的音樂嘗試,欣賞課本上規定的賞析歌曲,這種教學模式過于照本宣科,沒有任何的新意可言,古板和單一的教學形式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從而降低了學習的熱情和質量。新型的視唱教學則是在多媒體音樂教學設備的輔助下,開闊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廣泛接觸音樂,體會不同音樂類型所帶來的不同感受。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大大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夠全方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和演唱水平。但是傳統視唱教學的一些理念也不能夠完全被摒棄,新型視唱教學法不能夠過于強調音樂的廣泛性而忽略了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還要注意視聽設備的質量,保證音色的優質。
2.小學音樂視唱教學應該興趣與鼓勵相結合
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小學音樂教學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這一觀念已經取得了所有教育者的共同認可。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學生的興趣也有層次之分,低層次的興趣或許能夠對在一段時間內促使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卻無法持久,一旦學生的興趣發生轉移,學生可能就會放棄對于某一門學科的學習,這不利于取得長久而又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該努力培養學生高層次的興趣,通過不斷的鼓勵和表揚來使學生堅持不懈地保持積極的學習熱情,從而真正發揮出學習興趣對于視唱教學的推動作用。在應用視唱教學模式時,教師要擯棄單一而又枯燥的識譜學唱歌曲的方法,更多的應該是讓學生先欣賞要進行學習的歌曲,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跟著唱起來。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識譜的難度過大,很容易打擊到他們的學習信心,而先進行欣賞新歌曲再演唱則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3.視唱教學要遵循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律
雖然視唱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是教師不能夠忘記的是,小學生還處于成長階段,內容過多過快的授課模式不僅對教學沒有任何的幫助,相反還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比如學生的學習如同囫圇吞棗,從而導致基礎知識不牢固等。此外,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身獨特的學習特點,這不僅僅體現在不同的年齡和年級上,甚至還體現在同一個班級當中。因此,教師要遵循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律,這樣才能夠將試聽教學發揮出最大的能量。高年級要選取不同的視唱方法,低年級可以采取比較簡單的方法,比如學生對教師進行跟唱;高年級可以采取比較高級的方法,或者學生直接對視頻或者音頻進行跟唱。對于同一班級當中的學生,教師也要根據其學習的狀態和情感發育的水平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目的,對于水平和接受能力比較高的學生,可以在課本的基礎上適當學習課外歌曲,而對于一些程度較低的學生則要放慢練習速度,降低學習難度,從而幫助其逐漸掌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4.視唱教學中的資料應該將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
小學生往往會因為興趣而對一門課程產生很大學習動力,因此視唱教學的展開原則要包括趣味性,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不能忘記的是,視唱教學的展開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不能夠一味地只是重視趣味性而忽視了知識的傳授,因此視唱教學中的資料要遵循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的準則,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夠學習到樂譜知識和演唱方式。比如在觀看一些有意思的MV時,教師可以在畫面上配上一些講解性的文字,在觀看完畢后還可以向學生提出與視頻中作介紹內容相關的問題。
5.組織課外業余小組進行表演
視唱教學雖然是教師的一種教學手段,但是能夠起決定性提高作用的還是學生的實踐活動,如果只是單純地聆聽演唱和學習曲譜而不進行實際的演唱活動,那么學生的音樂水平很難得到提高。音樂作為一種廣泛的藝術形式,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如果把不同的演唱形式放在一起,很有可能會出現不可預測的良好效果。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和展現學生的音樂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和安排一些課外業余音樂小組對課本內或者是課本外的歌曲進行表演,這樣不僅能夠展現學生的學習結果,還可以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參與其中的想法。此外,教師還要教學生在觀看了其他學生的表演之后,針對表演的不足和優勢之處,相應地進行自我檢查,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總之,對于小學生來說,在視唱教學模式下學習音樂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增加授課的趣味性,循序漸進地從簡單到復雜進行有計劃的系統講解和聯系。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學生不再害怕視唱,當他們真正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學生就會從音符中體會到音樂世界的多彩,從而收獲音樂水平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廣州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