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遜江?熱西提
一黨群關系是我們黨任何時候都必須注意解決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基礎的核心所在。該文分析了新形勢下黨群關系存在的新問題,并試著提出了解決途徑。
一、新形勢下黨群關系存在的問題。
黨群干群之間的思想隔閡不斷加深。近年來,盡管我們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教育力度,但是群眾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認識、對黨的干部的行為的理解上存在較大分歧和差距,群眾意愿和黨的意圖有時不能達到有機統一。例如:我們黨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但在生產力相對落后而不能同步富裕的條件下,我們黨在改革之初提出了“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但今天面對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拉大的客觀現實,有些群眾就由此懷疑和否定我們黨制定這一政策的初衷;為了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在管理黨和國家事務方面的權利,讓人民群眾得到最大的政治利益,黨在提出干部選用機制改革的同時,提出在地方試行“三推兩考一選”、“兩推一選”的措施,讓群眾民主參與選拔鄉村領導班子,但在試行過程中, 由于受到宗族派別、黑惡勢力等因素的干擾而流產或變形,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誤以為基層選舉是在“作秀”,是愚弄“百姓”,從而對我們黨推進民主政治建設進程的決心和誠意持懷疑態度;為了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改革成果,我們黨加快了信息化、網絡化建設,但由于因特網等高新傳播媒體上一些不健康內容不時侵蝕人們的生活,特別是使一些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毒害,使人民群眾對我們進行文化改革產生疑惑甚至逆反的心理等等。
黨群干群利益矛盾逐步凸顯。黨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正處于要徹底改變原有的利益格局和利益關系的階段,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人民內部物質利益矛盾。過去,黨群干群之間,政治關系、思想關系、感情關系成份相對多一些,盡管這種關系的背后可能也有利益關系,但畢竟是間接的、隱性的。而目前黨群干群關系中,利益矛盾已經開始由“幕后”走向“臺前”,變得直接化、表面化。當前黨群干群關系中,利益機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群眾更為真切地意識到自己的利益,敢于公開直接地表達、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當群眾的利益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習慣采取各種過激行為,往往容易導致黨群干群之間的利益正面沖突,引發激烈的矛盾對抗。當前黨群干群利益矛盾突顯還表現在,群眾不僅關心自己的、個人的利益,而且關注間接的、整體的利益,特別是對黨的利益部門化、地方化和部門、地方權力私有化、特權化、商業化等各種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表現出極度不滿。例如,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把不滿的矛頭直指少數司法機關和行政部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權吃權” 的腐敗行為,直指一些行政主管部門巧立名目、亂發錢物的不正之風,直指少數基層組織巧借各種名目“變相攤派”等等。
黨群干群矛盾趨向復雜化。黨群干群矛盾不僅數量上呈現出增長的趨勢,而且矛盾的狀態已從以前的單一轉向多樣和復雜。首先,矛盾參與主體和發生領域呈逐步擴大趨勢。參與的主體開始由農民、離退休職工,逐步擴大到在職職工、個體業主、退伍軍人、干部、教師、學生、新聞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從發生領域看,不僅經濟領域的矛盾越來越多,而且政治、思想、文化和農村、企業、城市社區等領域的矛盾也逐年上升,由農村向城市社區擴展的趨勢也在增加。其次,矛盾的對抗行為和公開化程度也呈不斷加大趨勢。當前黨群之間矛盾的潛伏性、苗頭性特征逐漸淡化,“民告官”案件所占比例上升,矛盾更加“白熱化”、公開化,而且對抗行為逐步加大。不少群眾信奉“找企業不如找政府,找政府不如堵公路上鐵路”,動輒封橋堵路,沖擊黨政機關,甚至出現打、砸、搶、燒等違法犯罪行為。有的群眾在矛盾沖突中還舉標語、喊口號,影響極壞。第三,矛盾的群體性、突發性和組織化程度呈日益增強趨勢。社會轉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體之間,因此,一旦出現利益矛盾,就不單單是個體性利益矛盾,而是群體性利益矛盾,這種群體性利益矛盾,往往造成群體性事件的增多。特別是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政策性因素所引起,涉及的對象也往往是一個群體,他們住在同一地區或在同一單位,有相同的利益受損的背景,只要有人挑頭,馬上就群起響應。比如,企業倒閉破產、職工下崗待崗、拖欠職工工資、打白條、農民負擔過重、土地承包、征地拆遷安置、醫保改革等,這些問題往往帶有普遍性,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極易在一些人的組織串聯或煽動下,釀成群體性事。
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感召力有所減弱。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但在新形勢下,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戰斗堡壘作用不強:有的國有企業黨組織面對新形勢新問題無所適從,在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框架下不能有效開展工作,黨的基層組織的功能萎縮、政治作用虛化,難以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非國有企業不僅黨組織組建率不高、覆蓋面不廣,即使已建立了的黨組織,有相當一部分只是“花瓶”。有的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關系不好協調,黨組織開拓創新能力不夠,黨管干部原則沒落實;有的“黨組織管理松散,黨務班子干部缺乏,制度規范滯后?!辈糠洲r村基層黨組織也存在軟弱渙散現象,有的不能正確處理與村委會的關系,弱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這些都影響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部分黨員意識淡化、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少數干部宗旨意識淡薄,不關心民情民生,漠視群眾疾苦,造成一些群眾對基層黨組織產生了信任危機,出現了“說話無人聽、辦事無人跟” 的情況。在執行和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特別是在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的過程中,來自群眾方面的阻力增大。
二、新形勢下密切黨與群眾關系的對策建議
堅持發展,保證最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際利益。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只有經濟、文化、政治等全面發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有最牢固的基礎和最可靠的保證。 當前,我們要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兼顧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兼顧社會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公正、社會秩序、社會管理、社會結構、社會領域體制和機制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把提高群眾利益協調能力作為減少黨群之間利益沖突的重要方面來加強。
加強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通過教育,解決各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思想問題,打牢工作的思想基礎,是我們黨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好辦法。當前,應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的教育。
向群眾學習,依靠群眾推進,創新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 也是我們做好群眾工作的根本。 黨的群眾工作方法創新,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的首創精神是群眾工作方法創新的動力源泉,人民群眾在實踐中探索的方式方法,是群眾工作方法創新的鮮活內容,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是群眾工作方法創新的實踐基礎。
抓住重點 ,切實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群眾生產生活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往往就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是熱點和難點問題,也是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各自實際出發,查找、找準群眾生產生活中反映最強烈、最不滿意、最迫切要求解決的突出問題,并認真制定解決的措施。措施要具體、實在、可行,既有總體安排,又有分布實施,既有長遠規劃,又有階段性,既有明確目標,又有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和辦法。
(作者單位:新疆伽師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