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磊 欒桂霞
[摘要] 丹紅注射液是主要含丹參、紅花等提取物的中藥注射制劑,具有活血化瘀、通脈舒絡等功能。其中丹參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干燥根和根莖,其藥性苦、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功效。紅花在《新修本草》中記載為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其藥性辛、溫,歸心、肝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的主要功效。丹紅注射液廣泛應用于臨床,本文主要就丹紅注射液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進展做一綜述。
[關鍵詞] 丹紅注射液;缺血性腦血管疾病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5-0152-02
丹紅注射液為紅棕色的澄清液體,其化學成分主要有丹參酮、丹參酸、丹參酚酸及紅花黃色素、紅花酚苷和兒茶酚等。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改善微循環(huán),促進血液流速;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增加纖維蛋白溶解,對抗血栓形成;調節(jié)血脂,抑制動脈斑塊的形成;增加梗死區(qū)及其周圍半暗帶血液供應,促進神經細胞功能恢復,對缺血缺氧性腦病具有改善作用。
腦血管疾病俗稱腦中風。該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嚴重者可見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是人類殘疾甚或死亡的主要病因。根據(jù)國外相關資料統(tǒng)計,腦血管疾病中以缺血性為多見,其中腦梗死占59.2%~85.0%。大量臨床研究表明丹紅注射液在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方面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腦梗死
郭銳等[1]通過研究丹紅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和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丹紅注射液能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從而降低血清MMP-9水平。推測降低血清MMP-9水平可能是丹紅注射液發(fā)揮其腦保護作用的機制之一。張建斌等[2]通過對 86例急性腦梗死病患者進行腦循環(huán)動力學觀察,治療組為丹紅注射液,對照組為復方丹參注射液,各20 mL加入生理鹽水 250 mL中,ivgtt,qd,治療14 d。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神經功能缺失程度較治療前有顯著改善;丹紅注射液組患者病灶一側CVDI中,腦血流量(Q)及血流速度(V)較對照組顯著增加;血管阻力(R)、彈性及臨界壓力(CP)經丹紅注射液治療后,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丹紅注射液能明顯改善腦血流灌注,降低腦循環(huán)阻力,減少神經功能缺損,治療腦梗死,安全有效。王立田等[3]將60例急性腦梗死隨機分成30例對照組及30例丹紅注射液治療組,對照組給予腸溶阿司匹林、他汀類降脂藥、706代血漿及調控血壓、控制腦水腫等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靜滴。結果發(fā)現(xiàn),14 d后丹紅注射液治療組NIHSS評分及血清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丹紅注射液能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可能對急性腦梗死后繼發(fā)炎癥反應有抑制作用。成祥林等[4]將腦梗死患者91例應用丹紅注射液治療為丹紅組,選擇67例同期體檢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前丹紅組的屏氣指數(shù)較對照組降低,治療后丹紅組的屏氣指數(shù)比治療前明顯提高,但與對照組比較仍較低。丹紅注射液可以增加腦梗死患者的屏氣指數(shù),改善腦血管反應性, 阻止梗死進展。姚建華等[5]將0.9%生理鹽水250 mL內加丹紅注射液40 mL每日靜滴1次,2周后分別檢測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基質金屬蛋白酶及腫瘤壞死因子的抗體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前后血清含量有顯著變化。說明丹紅注射液從抗氧化、抗炎癥反應的角度,對急性腦梗死的多靶點治療起重要作用。李文娟等[6]將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每日靜脈滴注丹紅注射液30 mL)和對照組(每日靜脈滴注丹參注射液 6 mL),14 d后觀察丹紅注射液和丹參注射液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響。結果,2周后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數(shù)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測治療前及治療后第8、15日血清Hcy的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丹紅注射液明顯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對神經細胞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2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
戴正亮等[7]將138例TIA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70例,采用丹紅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靜滴,對照組68例給予燈盞花素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滴。隨訪6個月,觀察長期療效與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TIA發(fā)作控制率較對照組 TIA 發(fā)作控制率高;隨訪6個月評價長期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總有效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丹紅注射液治療TIA發(fā)作有明顯療效,且不良反應少。李向平[8]等將58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則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1、2周后觀察腦血管血液動力學參數(shù)和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S100B 蛋白(S-100B)、髓鞘堿性蛋白(MBP)、神經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小血流速度(Vmin)及平均血流量(Qmean)均高于對照組,阻力(R)均低于對照組,血清 NSE、S-100B、MBP、GFAP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0.05)。丹紅注射液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腦血管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及神經功能相關因子的影響明顯,可有效改善患者腦部血供。姚靈枝[9]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40例為治療組;丹參粉針40例為對照組,靜滴,1周1次,2周為1個療程。結果發(fā)現(xiàn),采用丹紅注射液治療患者總有效率為95%;總有效率為85%。兩組患者治療后各臨床癥狀改善,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丹紅注射液能改善血液黏度、腦血流速度及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臨床癥狀,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安全有效,值得推廣和應用。
3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伊紅麗等[10]通過燈盞花素粉針與丹紅注射液的療效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應用丹紅注射液的總有效率高于燈盞花素粉針。說明丹紅注射液治療椎動脈型、脊髓型頸椎病安全、有效。金健中[11]將56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隨機分為丹紅注射液治療組(28例)和常規(guī)治療組(28例)以探討丹紅注射液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血液流變性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丹紅注射液治療組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均顯著下降,常規(guī)治療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不明顯。說明丹紅注射液能明顯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流變性。李雅[12]對52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應用丹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50 mL,qd,ivgtt,治療14 d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后評價療效。結果經兩個療程的丹紅注射液治療后痊愈25例(48.08%),顯效17例(32.69%),好轉7例(13.46%),無效3例(5.80%),總有效率為94.23%。丹紅注射液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起效快,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推廣。曹柱等[13]將240例VBI患者平分成丹紅注射液組(治療組)與復方丹參注射液組(對照組)。分別監(jiān)測治療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INR)、血液流變學、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guī)、大小便常規(guī)等指標。治療組臨床痊愈率為88.33%,對照組為54.16%,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無毒副反應。說明丹紅注射液具有擴張血管、解除血管痙攣、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動脈血流量等作用,臨床用于VBI患者的治療療效較滿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