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惟
想概括趙本山實在很難。從1990年登上春晚舞臺開始,趙本山就具有了一種神奇的技能,那就是為全國人民設置一年問候語、段子以及祝酒詞的能力。數字是不會說謊的,從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到2011年的《同桌的你》,趙本山參演的小品連續13年獲春晚小品類節目一等獎。以至于后來,每到春晚之前,人民群眾似乎只關心一件事:趙本山今年演什么?也許真是微博時代來臨后,趙本山才忽然變成一個復雜的人。
“趙本山因為涉黑、涉黃,已被抓,抓捕過程自殺未遂,家中搜出四萬斤黃金,門戶網站和央視應該都得到了消息,估計新聞稿都寫好了,就等官宣了。一代笑星,就此別過。”自2014年12月27日始,網絡輿論場便開始流傳這樣的一則消息,延續至28日,雖然有些消息遭遇刪除,但在新浪微博中輸入“趙本山”關鍵詞,還是會有諸多殘留的痕跡。時評人侯寧在聽聞趙本山被抓的消息后旋即追問:“確診了?”更有網友發現,趙本山當年一手捧紅的小沈陽,微博認證已從“趙本山徒弟”改成“藝人”,這究竟是意欲撇清干系還是純屬偶然,恐怕在此等節骨眼上很難不令人浮想聯翩。而支持趙的人則認定,趙本山從一開始就是各種謠言的犧牲品,即便他曾卷入宮廷斗爭中,也只是扮演著很小的角色。隨后,本山女兒也來辟謠,“我老爸沒被抓他很好,他還一起陪我過圣誕節。我們一家人都很好。只能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希望大家能分清是非。謝謝一直以來的陪伴與支持?!甭犅劥搜?,也有人順勢將趙本山與政治人物對比起來看,“反正不管趙本山是不是真倒臺了,不管他牽涉了多少經濟政治淵源,至少十幾年來本山大叔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歡笑不比周星馳馮小剛少,這樣一個東北的代言人,是我童年的回憶和驕傲,我期待一切只是謠言,晚節能保?!?/p>
微博名為武漢大學教師的陳國恩,則不由分說地將趙本山被抓的消息掃入謠言的序列中,并說到“不過,圍繞趙本山小品的社會毀譽評價確實可以作為一個中國社會心態變化的標志。極簡單地說,他找人的弱點、殘疾作為笑料,這是民間文化的特點,社會和笑者自己心態都有點問題”。尋根溯源,趙本山的危機從缺席習近平坐鎮的文藝座談會即已開始。此前,這位“小品王”也經歷過數次危機,比如代言蟻力神風波、突傳病危、首次退出春晚。清華大學教授還痛批被趙本山“跑偏了的”二人轉,“就像豬大腸,閹割了二人轉三百年藝術升華的發展史。”傳媒大學教授曾慶瑞也曾稱其“境界低”,并指責本山作品是“偽現實”。
問題在于,趙本山面臨的危機真的只是“境界低”、“偽現實”么?顯然不是。其實精英們向來看不上趙本山,這也不是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草根也看不上了。直到微博時代才被廣泛討論的問題是,趙本山的小品是否“政治正確”?這個很美式的詞,對比的也是美式脫口秀,他們從不諷刺瘸子、聾子或者任何有生理問題的群體,而是以諷刺總統、高官或者精英為樂。中國文化自有傳統,這樣的討論對趙本山來說并不完全公平,因為在東北漫長的喜劇文化發展中,這樣的諷刺司空見慣,并非趙本山所發明。與趙本山一樣有爭議的余秋雨,曾評價說,“趙本山及其小品藝術撥動了時代的笑神經,使中華民族來了一個大規模的笑的時代”。這是一個中肯的評價,因為沿著這句話的思路,很容易接上這么一句,“沒法讓中華民族發笑的趙本山,已然脫離主流文化”。
而這,對一個藝術家來說,無異于進入了一種囚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