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惠東

知道黃軒的人可能還不算多。但知道他的人,則多會有種“火鉗劉明”的得意。
在許鞍華的電影《黃金時代》最后,蕭紅去世,最后陪伴她的駱賓基一個人沒落地走在淪陷的香港街頭,在地攤鋪上隨手抓了一把糖,丟下一大筆錢。然后一邊走路一邊剝開一顆糖塞進嘴里,緩慢地嚼著,他強忍住淚水,顫動的喉結出賣情緒,最后還是一臉眼淚。
在婁燁的電影《推拿》最后,復明后的小馬走過飄雪的院子,走上臺階,站定面對著正在樓道洗頭的小蠻,她熱氣蒸騰,一邊擦著頭發一邊走向小馬,小馬閉上眼睛笑了。鏡頭定格在這里。
這兩部2014年底的重量級文藝片中,黃軒極具感染力的表演給了影片絕妙的收尾。
“那只是一個游戲”
2006年,北京電視臺推出的為新版《紅樓夢》電視劇組織了演員選秀活動“紅樓夢中人”,黃軒被人推著參加了活動。“我當時在舞蹈學院上學,他們找到我,就說你去參加吧。”才上大一的他抱著鍛煉一下的想法將整個活動參加了下來,且表現相當出色,為他買賬的觀眾也是數不勝數。可最后的結果出人意料,電視劇換了導演,真正拍的時候跟以前選秀已經是完全沒有關系了,選人也不是按《紅樓夢》選秀出來的結果選擇用誰。“原來選秀是這樣的,那只是一個游戲。你去了也許只是一個群眾演員,陪著他們玩兒。”黃軒還沒正式出道,就已經領略到了娛樂圈的殘酷。
2007年,他在自己的首部電影、張弛執導的《地下天空》中飾演憂郁內向的礦區少年井生,后來憑借該片進入影視圈。正是由于這部處女作,兩位第六代導演婁燁和張揚發現了黃軒的表演潛質,邀請他在電影《春風沉醉的晚上》和《無人駕駛》中擔當主演。2010年夏天,張揚執導的電影《無人駕駛》在全國熱映,黃軒飾演的飆車少年大放異彩,使他成為年輕一代影迷追捧的新生代影星。
然而,出道7年,黃軒也經歷了太多次“淘汰”。
“以前的《海洋天堂》,王小帥導演的《日照重慶》,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都是定了我了,后來又換掉。挺殘酷的。”尤其是《滿城盡帶黃金甲》那次,讓黃軒極其沮喪,“一年多時間,黃金甲鋪天蓋地的宣傳,我每次一看到心里就抖一下。”
2014年,熱播電視劇《紅高粱》,他試戲試了三次,第一次沒通過, 就夠讓黃軒惶恐的了。但是經紀人鼓勵他逼迫他再去,直到最后周迅對導演鄭曉龍說“我覺得他行”,他便通過了。而《紅高粱》拍完后,導演鄭曉龍立刻定了黃軒主演《羋月傳》,第一個被定的主演是孫儷。
“沒有飄飄然,會經常自省”
有人問黃軒,出道后那7年,一直半溫不火沒有浮出水面,著急嗎?他說他不著急。
而就他的表演歷程來看,從《推拿》到《黃金時代》,演了這么多文藝電影之后,他的選擇似乎也更趨向于商業性質的電視劇,“文藝片那種狀態我也演了不少,現在可以嘗試跳出那個圈子。”作為一個演員,他渴望自己的表演被更多的人看到,他有足夠的自信來展現自己,“我也想多條腿走路,而且作為演員沒有什么不可以嘗試的,別人能演我也可以試試唄。我也希望我能更有名一些,這樣我能有更多的機會。整個大環境在這樣,市場在這里,我不可能一人落單。”這是一個年近三十的男人的判斷。
2014年,黃軒參與主演的《黃金時代》《藍色骨頭》《紅高粱》等作品陸續播出,不少人說這稱得上是黃軒的爆發年。但實際上,在爆發的背后,是黃軒多年的積累。
自22歲入行后,黃軒結緣不少文藝片,并得到一些與大導演的合作機會,經歷許多沉浮,也積累不少經驗。因此,對于《紅高粱》之后的“紅狀態”,黃軒坦言自己的心態并沒有什么變化,“其實平時也會經常自省,我覺得應該有一顆比較淡定的心,對很多東西都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遇到事情就飄了。”
演戲需要激情,生活需要安靜
鄭曉龍導演備受關注的新劇《羋月傳》已于2014年9月開機,黃軒在該劇中擔任男主角,飾演“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是孫儷飾演的羋月的“一生至愛”。除了與孫儷飾演的羋月之間或唯美或扼腕的愛情故事,黃軒飾演的黃歇同樣將在劇中展現其過人的學識與治國謀略,也將成為該劇最吸引觀眾的核心看點之一。
即使是在高密度的拍戲期間,出身書香世家的黃軒也保留一份與自己對話的空間,保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進組時總會準備一副筆墨紙硯,帶一個茶壺,帶自己喜歡喝的茶。他還喜歡點香,再帶支香,就這么簡單。“拍戲現場每天幾百人,你心里要有一個自己的節奏,你才能把戲演好。在眾多眼花繚亂的生活方式中你要有一個自己的生活節奏,自己是滿足跟享受的。”晚上收工回去以后,黃軒會把燈光調舒服了,焚一支香,泡一壺茶,放一點音樂。興致來了,喝兩杯酒,還會劃拉幾筆字。“我覺得方式、器件不需要多么復雜,只是看你需不需要它在你生活里出現,然后你怎么去組合它,這個完全在于你自己,跟忙不忙關系其實不是那么大。”黃軒說。
如果遇到在兩部戲之間連續幾天的空閑時間,黃軒就會背起雙肩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場,你要有自己的中心,不能隨波逐流。無論外面的環境什么樣子,你要有自己的節奏。”行程的目的地隨時間長短而定,路途中住青年旅社,用相機隨意記錄沿途美麗的風景,隨心隨性,收獲自然的感悟。
“表演也是修行”
有兩件事曾震顫黃軒的心靈。
第66屆威尼斯電影節的中國之夜,評委會主席李安喝了很多酒,敬完了所有人,紅著臉解開領帶準備離去。那段時間黃軒剛讀完《十年一覺電影夢》,對李安心存景仰,激動地上前索要簽名,李安說好。說完話,李安離開了,黃軒很困惑,等到李安回來,黃軒發現他為了這張合影,重新系緊了領帶,整理了頭發,衣冠楚楚,笑容飽滿。那一刻太讓黃軒刻骨銘心——“那是對我的尊重,也是對他自己的尊重”。
在第64屆柏林電影節,黃軒見到了自己的偶像——憑借《無恥混蛋》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克里斯托弗·瓦爾茲,他們隨意地聊天。“他既不張揚跋扈,也不刻意謙遜,但你能感受到強大的氣場,一切恰到好處。”以及廖凡,“他就坐在我斜對面,宣布他獲獎的時候,所有人沸騰了,他理好了自己的服裝,才一步一步走上臺,從容得體。”
黃軒說,他想成為這樣的人,而不僅僅是這樣的演員。“成為這樣的人并不容易,他們都在歲月中對自己做了無數次修正,無限地接近正確的能量。他們明白自己的位置和意義,并影響更多喜歡他的人,變得更好。”因此他更深刻地體會到,表演也是修行。他重新界定了人生的重點,也是唯一的一個——不斷修飾自己的心靈的樣子。
這樣來看,黃軒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