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多武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其發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2006 年和 2007 年我國發布了 GERD 的診治指南,對指導 GERD 的臨床診治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在 GERD 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中,國內外學者針對本領域的熱點問題,如難治性 GERD、質子泵抑制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與 抗 血 小 板藥物的相互作用等進行了相應的臨床研究,并獲取了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數據。因此,有必要根據最新的研 究 進 展 對 GERD 的 診 治 指 南 進 行 更 新 。 本 次共 識意 見 的 制 訂 由 中 華 醫 學 會 消 化 病 學 分 會 組 織我國本領域的有關專家組成共識意見專家委員會,并 采用 國 際 通 用 的 Delphi 程 序 。 首 先 由 工 作 小 組搜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和萬方數據庫等,制訂共識意見的草案,隨后由專家委員會進行多輪討論并投票,直至達成共識。
投票意見的推薦等級分為 6 級:A + 為非 常 同意,A 為同意但有少許保留意見,A - 為同意但有較多保留意見,D - 為不同意但有較多保留意見,D 為不同意但有少許保留意見,D + 為完全 不 同 意。相應證據等級分為 4 級:高質量為進一步研究也不可能改變該療效評估結果的可信度;中等質量為進一步研究很可能影響該療效評估結果的可信度,且可能改變該評估結果;低質量為進一步研究極有可能影響該療效評估結果的可信度,且該評估結果很可能改變;極低質量為任何療效評估結果均很不確定。本次共識 意 見 共 分 為 癥 狀、診 斷、治 療、難 治 性 GERD、GERD 的合并癥和食管外癥狀六大部分共 29 項。
1.胃灼熱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見的典型癥狀推薦級別:A + 93.33% ,A 6.67% ;證據等級:高質量)。
2.胸痛、上腹痛、上腹燒灼感、噯氣等為 GERD不典型癥狀(推薦級別:A + 46.67% ,A 40% ,A -13.33% ;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3.胸痛患者需先排除心臟的因素才進行反流的評估 (推薦級別:A + 73.33% ,A 13.33% ,A -13.33% ;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4.GERD 可伴隨食管外癥狀包括咳嗽、咽喉癥狀、哮喘 及 牙 蝕 癥 等 (推 薦 級 別:A + 29.41% ,A 64.71% ,A - 5.88% ;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5.PPI 試驗簡便有效,可作為 GERD 的初步診斷方法 (推薦級別:A + 64.71% ,A 11.76% ,A -23.53% ;證據等級:高質量)。
6.食管反流監測是 GERD 的有效檢查方法,未使用 PPI可選擇單純 pH 監測,正在使用 PPI則需加阻抗 監 測 以 檢 測 非 酸 反 流 (推 薦 級 別:A +58.82% ,A 41.18% ;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7.對有反流癥狀的初診患者建議行內鏡檢查,胃鏡檢查正常者不推薦行常規食管活檢(推薦級別:A + 37.5% ,A 56.25% ,A - 6.25% ;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8.食管鋇劑造影不推薦為 GERD 的診斷方法(推薦級別:A + 68.75% ,A 18.75% ,A - 12.5% ;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9.食管測壓可了解食管動力狀態,用于術前評估,不作為 GERD 的診斷手段(推薦級別:A + 60.0% ,A 33.33%,A -6.67%;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82.35%)。
10.改變生活方式:減肥、戒煙、抬高床頭可能有效。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肥胖和吸煙等因素可增加 GERD 發生危險性。
11.PPI 是 GERD 治療的首選藥物,單劑量 PPI治療無效可改用雙倍劑量,一種 PPI 無效可嘗試換用另一種 PPI。
12.PPI 治療 GERD 使用療程至少 8 周。GERD PPI 治療 4 周和 8 周的療效對比顯示癥狀緩解率和食管炎愈合率 8 周優于 4 周,可提高 10% 以上。
13.合并食管裂孔疝的 GERD 患者以及 LA -C、D 級患者 PPI 劑量通常需要加倍。GERD 合并食管裂孔疝者治療需更高劑量 PPI。
14.對 PPI 治療有效但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抗反流 手 術 是 一 種 治 療 選 擇。 審 慎 選 擇 患 者:對PPI 有良好應答;無糜爛者監測證實有反流;測壓排除食管動力異常。
15.內鏡治療 GERD 的長期有效性有待進一步證實。射頻治療(Stretta);注射或植入技術 (injection or implantation techniques);內鏡腔內胃食管成形術(endoluminal gastroesophageal plication)。
16.NERD 及 輕 度 食 管 炎 (LA - A 和 LA - B級)患者可采用按需治療。PPI 為首選藥物,抗酸劑也 是 可 選 藥 物。 (推 薦 級 別:A + 68.75% ,A31.25% ;證 據 等 級:高 質 量 12.5% ,中 等 質 量81.25% ,低質量 6.25% )。
17.PPI停藥后癥狀復發、重度食管炎(LA - C 和 D級)患者通常需要 PPI 長程維持治療(關于 Barrett食管的治療,請參考相關共識意見)(推薦級別:A + 68.75%,A 31.25% ;證據等級:高質量 12.5%,中等質量 81.25%,低質量 6.25%)。
18.西方國家已有證據顯示 PPI長期使用可以增加艱難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的風險,我國尚無相關研究(推薦級別:A + 35.29% ,A 58.82%,A - 5.88%;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52.94%,低質量 47.06%)。
19.PPI與抗血小板藥物聯用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的影響具有爭議,西方國家早期研究認為二者合用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近期前瞻性研究認為無影響,我國尚無高質量研究(推薦級別:A + 17.65%,A 41.18%,A - 41.18%;證 據 等 級:高 質 量 17.65%,中 等 質 量52.94%,低質量 23.53%,極低質量 5.88% )。
20.難治性 GERD 尚無統一定義,一般認為雙倍劑量的 PPI 治療 8 ~ 12 周后胃灼熱和 /或反流等癥狀無明顯改善。
21.質子泵抑制劑治療無效原因多樣,首先需檢查患者的依從性,優化 PPI 的使用。難治性 GERD 患者需進行食管阻抗-pH 監測及內鏡檢查等進行評估(推薦級別:A;證據等級:高質量)。
22.若反流監測提示難治性 GERD 患者仍存在與癥狀相關的酸反流,可在權衡利弊后行外科手術治療或加用抗 TLESR 治療(推薦級別:A;證據等級:高質量)。
23.不建議對非酸反流者行手術治療(推薦級別 A;證據等級:中等質量)。
24.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尤其是 LA - C 及 D 級患者治療后建議進行定期隨訪(推薦級別:A + 70.59% ,A 29.41% ;證據等級:高質量 18.75% ,中等質量 75% ,低質量 6.25% )。
25 .Barrett食 管 患 者 推 薦 進 行 定 期 內 鏡 復 查。Barrett食管有發展為食管腺癌的危險性應定期內鏡隨訪。目的是早期發現異型增生和早期癌(推薦級別:A + 58.82% ,A 35.29% ,D - 5.88% ;證據等級:高質量17.65% ,中等質量 58.82% ,低質量 23.53% )。
26.合并食管狹窄的患者經擴張后需 PPI 維持治療以改善吞咽困難的癥狀及減少再次擴張的需要,但國內暫無相關研究報道(推薦級別:A + 41.18% ,A 41.18% ,A - 17.65% ;證 據 等 級:高 質 量 5.88% ,中 等 質 量82.35% ,低質量 11.76% )。
27.GERD 為哮喘、慢性咳嗽及喉炎的可能原因,在確診反流相關前需先排除非反流因素。不明原因的哮喘、慢性咳嗽及喉炎,若有典型的反流癥狀,可進行 PPI試驗(推薦級別:A + 23.53% ,A 70.59% ,A - 5.88% ;證據等 級:高 質 量 11.76% ,中 等 質 量 41.18% ,低 質量 47.06% )。
28.GERD 伴食管外癥狀者 PPI 治療無效時的食管外癥狀患者需進一步評估,尋找相關原因。
29.PPI 無效的食管外癥狀患者不建議行外科手術治療(推薦級別:A + 47.06% ,A 41.18% ,A - 11.76% ;證據等 級:高 質 量 11.76% ,中 等 質 量 35.29% ,低 質 量47.06% ,極低質量 5.88% )。
本指南的不同之處,診斷部分強調了早期內鏡檢查的必要性,區別于西方國家的策略;強調特殊類型患者治療需 PPI 加倍,首次闡明了 PPI 長期使用的相關風險;增加了難治性 GERD 的部分;對食管外癥狀患者的評估進行了建議。
(全文課件見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