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平
在目前這個商業化的時代,積分卡對學生來說已經不新奇了。因此,只有創新積分卡的使用辦法,方能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
2013年9月,我接手了四年級某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接手之前,我已經聽說這個班的語文成績比較差——在三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中,該班的語文平均分僅為73.68分。接手這個班級以后,我先進行觀察,摸清楚學生的思想動態。我發現許多學生都挺聰明的,但是在學習上沒有動力,在語文課堂上常走神、講小話。剛開始,我以為他們不適應我的教法,可是不管我怎樣改變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是不高,作業也是常有拖欠。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購買了積分卡和各式精美的韓式文具,還制定了語文課堂積分卡獎勵辦法:積分卡有100積分、200積分、300積分、500積分、1000積分5種面額;獎勵有課內獎勵與課外獎勵,課內獎勵又分為紀律獎勵、課堂回答問題獎勵、課堂作業獎勵;達到獎勵條件,即可領取相應的積分,而積分一旦累計到兌獎條件,則可以兌換相應的韓式文具。
那天,我在班上宣讀這一規定后,學生們議論紛紛。有一名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說:“好像蠻好玩的樣子!”還有一名平時喜歡在課堂上講小話的學生表示:“今后要專心聽課,多拿積分。”我將一箱精美的韓式文具倒在講臺上,學生們看著一支支五顏六色的筆,一塊塊漂亮的橡皮擦,一本本精致的密碼本,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稱的文具,連連贊嘆。這時,我趁熱打鐵,對學生們說:“這些獎品都是我從韓國代購回來的,數量有限,需要的同學,要爭取獲得積分卡哦。”話音剛落,教室里的議論聲消失了,幾個平時很調皮的學生坐得直直的。隨后,我開始上新課。學生積極舉手,主動討論,讓我感到很欣慰。
在作業獎勵方面,凡是作業得A-等次以上的學生,都能獲得積分,針對部分后進生,我設置了“進步獎”,讓獎勵更公平。剛開始,一些學生在書寫上不注意,認為只要答案都寫對了,肯定能得A-以上的成績。我在批改時,遇到字跡潦草的作業,都以批注的形式提醒學生注意。慢慢的,學生知道了不光要答案對,還得書寫認真才能得到獎勵。半個月以后,學生的書寫面貌煥然一新。一個學期過去了,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語文科期末考試平均分達到了86.1分,原先只有3人達到90分以上,我接手后的第一個學期達到了22人。
又一個新學期到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在學習上沒有之前那么積極了,個別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始退步。通過進一步的觀察,我發現學生對于單一的兌獎方式產生了厭煩感。于是,我進一步創新方法,增設積分卡“幸運抽獎”、積分卡“拍賣會”等活動,孩子們又活躍起來了。
一次,蘇安同學成績又退步了。在課堂上,我找機會讓他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隨后獎勵給他300積分。他看著積分,已經沒有了之前的興奮樣。下課以后,我悄悄問他:“你要不要參加一次幸運抽獎?300積分抽獎一次。”“幸運抽獎?”他一臉茫然。“沒錯!就和你在網上看到的那種一樣,幸運轉盤式的。”我說。他點了點頭,很感興趣地問:“有一等獎嗎?”“當然!”說完,我打開電腦,只見屏幕上一個大大的卡通轉盤,轉盤上寫有一至四等獎。他根據電腦上的提示,對著“立即參與”點擊鼠標,轉盤就旋轉起來。一會兒,旋轉指針指向“二等獎”。他拿著二等獎獎品高興地跳了起來。“許老師,明天我還要來。”他高興地說。
期末,為了進一步激勵學生們,我在班里舉行了一場激烈的積分卡拍賣會。每一件被拍賣的獎品都有最低的起拍積分額。拍賣會上,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而平時那些沒有積極爭取積分的學生,則在一旁焦急地看著。我想,這應該能帶動“后進生”進步了吧。果然,這次拍賣會過后,學生在學習上更投入了,“后進生”在學習上也更積極進取了。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喚醒和鼓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的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我將繼續踐行這一理念,幫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長。
(責編 秦越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