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飛
摘 要:當前,轟轟烈烈的大數據時代正在來臨,軍隊政治工作必須著眼大數據時代的特征,適應新形勢任務的變化,在理論研究、觀念更新、思維提升、豐富內容、創新載體上緊跟社會和軍事變革的脈動,才能不斷提升軍隊政治工作的服務保障功能,永葆政治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大數據;軍隊政治工作;機遇挑戰;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D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6-0284-02
作為后信息時代最重要的標志,以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為特征的大數據時代正在悄然來臨,由此而引發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大變革正在逐步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在軍事領域,大數據時代可能會引起軍事理論、體制編制、武器裝備、作戰樣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變革,同時,作為我軍傳統的政治優勢——軍隊政治工作也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一、大數據時代軍隊政治工作面臨的歷史機遇
就如網絡時代的來臨一樣,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軍隊政治工作來說并非洪水猛獸,我們應當充分認清這一時代背景下軍隊政治工作面臨的歷史機遇,實現軍隊政治工作創新發展。
1.大數據提升軍隊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有人說,隨著大數據的到來,政治學這門古老的學科將脫下“準科學”的外衣,從而真正進入科學的殿堂。以往軍隊政治工作由于缺乏數據支撐,往往缺乏說服力,有的政治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靠經驗較多,數據較少,感性較多,理性較少,隨意性較多,規范性較少,科學化水平不高。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軍隊政治工作能夠獲得需要的各種數據,集成各領域方方面面的信息資源,為其提供科學化的決策輔助。借助大數據技術,我們能夠將軍隊政治工作數字化、智能化,還可以通過建立模擬仿真的政工數字化平臺和“智慧型”政工輔助決策系統,從而有效提升軍隊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
2.大數據助力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設。當前,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正在穩步推進,但信息系統硬件、軟件和數據這三大支柱的發展不平衡日漸凸顯,主要表現在重硬件和軟件建設,輕數據建設上。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這一現象將會得以改變,隨著對數據意識的提升和對數據本身的重視,能夠從戰略層面重新整合和統一軍隊信息化建設中的各類數據標準,使數據能夠真正在各個系統之間流動起來,讓軍隊政治工作信息系統煥發活力和生機。同時,由于大數據的處理和存儲等特性,對政工信息化的硬件和軟件系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能夠反作用于硬件和軟件建設,形成了三者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從而有力的推動和牽引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整體建設。
3.大數據創新軍隊政治工作思維和方法。習主席指出,軍事領域最需要創新思維,因為它是競爭和對抗最為激烈的領域,也是最具創新活力,最需創新精神的領域。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軍隊政治工作思維和方法的創新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大數據在技術上以新興的高科技手段和方法為支撐,充分借鑒大數據相關技術,能夠有效創新諸如思想政治教育、宣傳等領域的手段和方法,增強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感。同時,大數據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方法,作為其核心的預測功能,能夠對事物的發展進行科學的預判。此外,其注重全部數據而非樣本,注重事物之間相關關系而非因果關系等思維和方法,在豐富了軍隊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的同時,也極大地開闊軍隊政治工作思維和視野。
二、大數據時代軍隊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下的軍隊政治工作在面臨諸多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許多不利因素,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要正確認識并加以把握。
1.大數據背景下的數據傳播途徑多樣,政治工作主導地位面臨全新挑戰。在傳統政治工作中,政治工作者是信息和數據的主導者,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等領域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能夠對官兵的思想和行為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有效的保證了官兵的政治堅定和思想穩定。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在官兵中的傳播途徑多、速度快、內容雜、手段新,官兵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大量數據的狂轟濫炸,軍隊政治工作正在逐漸喪失對信息和數據的絕對控制和主導地位。在這樣一種新情況下,能否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重新奪回政治工作在官兵思想政治建設領域的主導地位,牢牢掌握大數據時代政治工作者在官兵中的話語權,成為政治工作面臨的一個全新挑戰。
2.大數據背景下的戰爭形態發生變化,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面臨嚴峻考驗。大數據正在前所未有的沖擊著世界軍事變革的既定軌跡,按照有關軍事專家的預測,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將會揭開一種新的作戰樣式——大數據戰。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是構成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在大數據時代,隨著作戰樣式和軍隊組織結構可能發生變化,傳統的政治工作組織結構和方法手段能否適應新形式作戰樣式的要求,如何跟隨戰爭的形態和戰斗力的形態變化而進行革新,如何著眼強軍目標和戰斗力標準發揮軍隊政治工作的服務保障功能和直接作戰功能,是軍隊政治工作面臨的又一嚴峻考驗。
3.大數據背景下的高科技手段廣泛運用,政治工作優良傳統面臨弱化考驗。在八十多年的軍隊革命和建設實踐過程中,我軍政治工作創造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優良傳統。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我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受到了極大弱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科學技術只是政治工作的輔助認識工具,正如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的一樣:“現在世界上有人說,什么都是技術決定,不要完全迷信這個。當然我們也要講究技術,不講究技術是要吃虧的。但是,把電子計算機看成能代替全部指揮職能,那不可能,那樣人的能動性也就沒有了。”總之,新興技術在軍隊政治工作領域的廣泛運用,不可能完全解決政治工作領域的復雜矛盾和問題,也永遠不能取代政工干部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我們必須繼續傳承和發揚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
三、大數據時代軍隊政治工作的應對措施
對軍隊政治工作來說,針對以上的機遇和挑戰,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應對措施:
1.強化思想認識。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最重要的是要強化大數據的思維和理念,政治工作要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求,就必須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著手。要牢固樹立大數據的思維理念,形成數據治軍、數據興軍的思想認識;要強化軍隊政治工作大數據建設不是簡單的現有政治工作模式與大數據技術簡單相加,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的思想認識;要強化軍隊政治工作大數據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長期的建設目標的思想認識。同時以此為契機,推動政治工作的觀念、目標、方法、手段、內容以及體制機制的內在轉型。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軍隊政治工作的整合機制、動力機制、調控機制、保障機制和評估機制,構建平等性、交互性、開放性的政治工作新平臺,以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特征和要求。
2.加強頂層設計。大數據已經被公認是21世紀的“新石油”,許多國家都已經將大數據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高度加以規劃和設計。在中國相關部門發布的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上,信息處理技術作為4項關鍵技術創新工程之一被正式提出。我們必須站在數據強軍的戰略高度,以提高軍隊政治工作服務保障功能和強化戰斗力為目標,加強頂層制度設計,打破政治工作各部門的壁壘和條塊分割,打破“信息孤島”,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建立數據共享與協同推進機制,在數據標準、技術體系、操作平臺等方面統一規劃和設計,確保數據體系一張網,數據建設一盤棋。
3.建立管理機構。美軍在國防部和多數軍種部隊設立了首席信息管理辦公室和信息官負責管理和實施指揮信息系統的規劃、開發、管理和使用,以解決大數據多領域聯合建設問題,我軍目前還沒有相關的專門管理崗位和人員。就軍隊政治工作而言,相對于各軍兵種和部門的業務數據可能不通用等特征,軍隊政治工作數據大多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應當發揮其特有優勢,建立全軍統一的數據管理體制和系統,設立自上而下,跨軍兵種、跨部門的大數據管理機構和數據管理人員,讓全軍有使用權限的人員對數據庫進行訪問和使用數據,能夠有利于軍隊政治工作數據打破門戶之見和政出多門等弊端,使政治工作的數據能夠實現其本身價值。
4.培養專業人才。習主席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資源匯聚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要搞好大數據時代下的軍隊政治工作,關鍵是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大數據意識、大數據知識、大數據能力等綜合素質過硬的政治干部隊伍。當前軍隊政治工作的大數據人才隊伍供求矛盾較為突出,我們在加強軍隊院校自身培養的同時,要依托地方高校資源,拓寬培養和選拔人才的渠道,儲備和吸收具有大數據知識和能力的人才,從根本上突破政治工作大數據建設的困境。
5.注重學習借鑒。大數據由于興起時間短,世界上許多國家和軍隊大數據建設都在進行探索階段,沒有固定的模式和經驗可供參考,但當前的整體狀況是美國等發達國家優于國內,地方優于軍隊。軍隊政治工作在大數據建設過程中,除了要積極探索創新外,要充分吸收借鑒大數據建設強國和地方大數據建設過程中的先進經驗,吸取失敗教訓,同時按照十八大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關于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要求,依靠和引進地方大數據建設相關資源,推動軍隊政治工作大數據建設。
6.加強數據立法。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是大數據時代的血液和核心,數據在軍隊政治工作各部門之間的流通和共享是必然的趨勢。由于數據涉及到個人隱私甚至是軍事機密,為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情況,必須從法律層面加強對數據的規范和保護,由國家和軍隊出臺相關的數據法律法規對數據的采取、存儲、使用、共享等進行嚴格的規定,對數據在流通和共享過程中的行為進行規范,對相關部門和人員的使用權限進行界定,對違反規定使用和泄露數據等行為進行懲處,使軍隊政治工作的數據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 潘攀,石海明.大數據:軍事競爭新高地[N].解放軍報,2014.
[2]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 涂子沛.大數據[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