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
摘 要:為全面了解和掌握武隆縣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現狀,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黨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作用,筆者對全縣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形成了下列調研報告。
關鍵詞:農村黨員隊伍;調查;建議
一、我縣農村黨員隊伍基本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縣共有農村黨員10612人,占黨員總數的57%。其中女黨員1515人;35歲以下黨員1105人,60歲以上黨員4991人;初中及以下學歷黨員8286人。總的來看,我縣農村黨員隊伍是不錯的,宗旨意識較強、思想素質較好。如廟埡鄉,一位村主任幾年來堅持免費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理發;長壩鎮勝利村,一名老黨員主動提出死后捐獻遺體……但在新形勢下,我縣農村黨員隊伍的建設,離黨和國家的要求、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
根據調查,全縣26個鄉鎮的農村黨員隊伍,普通存在年齡偏老、文化偏低、性別失衡的現象。以羊角鎮為例,30歲以下黨員占9.7%,30至60歲黨員占44.3%,60歲以上黨員占46%;初中及以下文化占78%,中專文化占4.3%,高中文化占12.7%,大專文化占2.9%,本科文化占2.1%;男性黨員占85.8%,女性黨員只占14.2%。老齡化現象嚴重影響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一方面,許多老黨員因體弱多病、行動不便不能堅持參加正常的政策學習和組織生活,不能深刻領會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另一方面,老齡化也意味著低文化。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創新精神,往往對一些新技術的推廣,一些看似費力不討好、實則具有長遠效益的事不支持,提出反對意見,導致一些好的項目、好的建設錯過最佳時機。
(二)理想信念表現不堅定
部分農村黨員宗旨意識淡薄、黨員意識退化,產生了一些理想信念不堅定的表現。如一些黨員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崇尚拜金主義,不管“主義”,只管利益;個別黨員黨性不強,混同于普通群眾,不履行黨員義務,甚至在執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壞影響;有的黨員鬧不團結,拉幫派、搞家族化,爭權奪利;還有的不愿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甚至參加組織活動講價錢,不交納黨費,不做黨組織所分配的工作,對國家、集體和社會公益事業漠不關心。
(三)帶頭作用發揮不明顯
農村黨員發揮帶頭作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帶頭致富,二是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但從現實情況看,一些農村黨員致富能力偏低,自家的日子過得還不如群眾,個別甚至成為政府救濟對象;有的黨員雖然非常關心村級事務,愿意為集體作貢獻,但是辦法不多;有的黨員雖然自己致了富,但是對個人利益的追求更多,不會或不愿意幫助、帶動其他黨員和群眾共同致富。
二、加強我縣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一)優化黨員隊伍結構
1、壯大黨員隊伍。農村黨組織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黨章》為標準衡量和確定發展對象,把政治堅定、作風正派、肯于奉獻的農村中青年團結在黨組織周圍,使之成為黨外積極分子,條件成熟后及時吸收進黨員隊伍,不斷為黨的事業發展增添新鮮血液和活力。
2、優化黨員結構。優先發展35歲以下優秀青年;優先發展返鄉大中專畢業生、優秀大學生村官、退伍軍人;優先發展“三八紅旗手”、“巾幗文明崗”等優秀女青年;優先發展種植能手、養殖能手等技術能手;優先發展會管理、懂經營的致富能手。
3、健全進出機制。一是嚴把黨員進口關。發展黨員程序要公開透明,做到黨員清楚群眾滿意。嚴格實行黨員發展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按照“誰培養、誰介紹、誰發展、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哪個環節出了差錯,就追究哪個環節責任人的責任。二是暢通黨員出口關。各鄉鎮要制定完善本鄉鎮的農村黨員考核機制,明確考核標準,細化考核辦法,嚴格按照《武隆縣嚴肅處理不合格黨員實施辦法》,對不合格黨員和違紀黨員進行處理,堅決將不合格黨員清除出黨。鴨江鎮實行的“黨員積分制”管理,不僅有效地激發了黨員的奉獻熱情,同時也為黨員的考核提供了量化標準,為黨組織處置不合格黨員提供了有力依據。
(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1、強化理論學習。切實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同時把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系統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統一起來,深刻認識其精神實質的內在一致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結合實際認真思考,準確把握貫穿系列講話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深刻領會其中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把握學習重點。結合農村工作,特別要加強新時期黨關于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學習,提高農村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服務發展意識,促使農村黨員人人爭當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典型,切實為黨的農村中心任務服務,為發展農村經濟、保持農村穩定服務。
3、改進教育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分層分類培訓,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村黨員的政治熱情,切實改變其宗旨意識淡薄、黨員意識弱化的傾向。如對老年黨員著重進行增強黨性、破除迷信教育,發揮其宣傳政策、引導群眾的作用;對年輕黨員則著重于政策、法制觀念教育,發揮他們在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中的主力軍作用。
(三)分類發揮黨員作用
我縣農村黨員數量龐大,但情況各一,為了充分發揮不同黨員的作用,建議劃分為三個類別。
1、按年齡結構分類,可分為老年黨員和中青年黨員。老年黨員雖然年齡長、文化低、身體差,缺乏創新精神,但其長期接受黨的培養教育,政治覺悟高、作風正派、敢于堅持原則,一般在所在地具有較高的威信,影響力也比較強。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在維護穩定、調解糾紛、教育人心、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農村中青年黨員雖然黨性沒有老黨員強,文化也可能不高,但他們年富力強,思想活,善于學習,敢于嘗試,我們要充分調動他們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刻苦鉆研農村實用技術,發展致富產業,參與村務和公益事業。
2、按職位情況分類,可分為在職黨員與無職黨員。在職黨員主要指在村黨組織內有一定職務的黨員,如村支部書記、婦女主任等。對于這類黨員,我們要嚴格按照工作職責的要求,做到“年初有目標、年中有舉措、年底有考核”,并將過程進行公示。無職黨員指的則是在黨內沒有職務的黨員。對這部分黨員我們要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參與村務活動的空間和舞臺,根據黨員愛好、長處等特點,設置“政策宣傳崗、安全監督崗、民事調解崗、民主管理崗、敬老助殘崗、愛林護林崗、扶貧幫困崗、文明禮儀崗”等,通過設崗定責來發揮他們的作用。對于作用發揮明顯的,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納入后備干部隊伍培養。
3、按經濟情況分類,可分為富裕黨員與困難黨員。在農村,一般經濟條件好、家庭富裕的黨員,文化素質相對較高,思想解放,愛學敢干,對新事物接受能力特別強。我們要鼓勵他們在農村發展產業,并在資金、政策方面給予支持和協調,幫助他們壯大產業,同時讓產業帶動其他農民發展致富。而那些困難黨員,基本是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或有病在身,我們要堅持定期入戶走訪,落實專人結對聯系,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況,幫助他們解決急需的生產生活資料,或者對有勞動能力但缺乏生產經營頭腦和致富門路的黨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發展生產和脫貧致富的能力。(作者單位:中共武隆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1] 左成林.對貧困地區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思考——甘肅省隴南市農村黨員隊伍建設調查研究[J];理論界;2011
[2] 周琴;陳杰;秦自強.新時期加強農村基層黨員隊伍建設的研究——基于對川渝部分地區基層農村黨員隊伍的調查[J];前沿:2010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