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慶武 鐘磊 鄭向陽
摘 要:隨中國多元化經濟不斷發展,中小型企業已成為如今我國經濟結構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合作順流條件和國內外大企業沖擊背景下,由于中小型企業自身局限性,仍存在企業規模尚小,融資合作能力不高,產業結構不集中,企業中堅品牌文化產品不足,管理機制和員工水平尚待提高等諸多弊端,致使中小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大潮中步履艱難。因此沿走自主創新之習,不斷強化融資服務系統,力抓企業核心技術產品,提高企業綜合素質等軟實力是中小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必要策略。
關鍵詞:中小型企業;國際市場;機遇;挑戰;策略
中小型企業或中小企業,簡稱中小企,是指在經營規模上較小的企業,雇用人數與營業額皆不大,此類企業通常是由單一個人或少數人提供資金組成,因此在經營上多半是業主直接管理而較少受外界干涉。“中小企”的概念來自1980年代末期的“small business”概念。不同地區因地區差異性有著不同的劃分標準,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認定標準是結合企業自身性質特點,依據其企業規模大小,員工素質水平高低,資產總額大小等因素多方面認定的。
綜合中小型企業在我國目前的經濟和市場結構狀態,隨國際國內市場中投資貿易、金融自由化的交互性不斷加強,中小型企業欲開拓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中占據席地的發展前景確實不太景氣。目前在信息傳輸業和工業范疇內,只有近60%的中小型企業參與到了國際競爭中,結果確只有8%略有業績;而在租賃服務業中,只有17%的中小型企業參與到了國際競爭,結果也是不容樂觀;另外在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中,只有40%中小型企業參與到國際競爭,而且勉強才有10%企業才算在競爭中稍有成效;至于參與到國際經濟貿易合作大潮中的批發零售業界的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由上分析,中小型企業的國際化參與度很是不佳,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斷加強我國中小型企業的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不僅對企業本身,對國民經濟和民生發展都有著不可換代的作用。
首先,經濟全球化是既定經濟發展趨勢,各國經濟也在越來越深地融入這一洪流。這對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諸多的挑戰和機遇,現今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和企業國際競爭力也不斷提高,開拓國際市場,推進企業國際化已是企業謀求發展的必然。實行“走出去”戰略一是可以促進中小型企業自身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開拓國外市場,可以建立新的銷售服務網點,尋求全新條件下生存和發展渠道空間;二是可以利用國外市場合理配置資源并不斷強化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以加大企業的獲利實力和來源;三是走出國門可以繞過非關稅壁壘,突破貿易保護主義,擴大市場范圍,必然要開拓國際市場;四是可以順應經濟全球化,加強中國企業的多元化多途徑發展,有利于國民形象和綜合國力的提高。可見,開拓國際市場不僅是我國中小型企業緊跟時潮,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也是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中小型企尋求自身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的主要路徑,在國際市場中可吸收先進企業經營經驗,從而不斷提高企業綜合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一、我國中小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所面臨的挑戰
1、企業規模小而且融資服務系統差
我國中小型企業由于企業規模小導致資金嚴重不足,并且融資困難,對于自身條件有限的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難是阻礙其對外開拓市場的首要問題。因要加強市場競爭力,由于融資難而進行的出口信貸和對外直接投資就很難實施,特別是對于受金融風暴等因素影響的我國中小型企業由于資金缺乏而導致不能繼續開拓國際市場,更有因為企業穩定性差導致資金鏈斷裂而破產倒閉情形。這說明我國中小型企業尚且規避風險能力較弱,企業內部制度不夠健全,資產規模過小,信用水平低等自身素質原因,還有由于證券市場門檻過高,企業投資融資體制不健全,公司債發行的準入障礙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況且很多商業銀行都由于中小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差,穩定性弱,信用水平低等原因不愿提供貸款支持,致使我國中小型企業融資服務系統發展步履艱難。
2、管理運營機制不健全,缺乏規范性
我國中小型企業人才觀念薄弱,用人制度不健全,缺乏相應的人才管理和激勵制度,缺乏全面了解涉外經貿規則和慣例的管理人才隊伍已是阻礙中小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因素。努力完善人才建設制度,吸引培養一批涉外能力強,熟悉國際相關法律,綜合素養高,面向世界和經濟全球化的專業涉外管理人才隊伍已是我國中小型企業立足國際市場,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對招收和培養經驗豐富、知識全面的涉外人才是我國中小型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由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經營理念傳統,因過度重視企業盈利而忽視企業其他例如持續經營、國際市場開拓等重要因素,其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經成為阻礙其開拓國際市場一重要瓶頸,因此加快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經營結構調整,轉變其經濟發展模式已刻不容緩。
3、缺乏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和文化
由于中小型企業以粗放型為主要經營模式,其出口產品多為附加值低,品種過于單一的產品。我國中小型企業在尋找銷路,開拓市場時,往往只顧個體的短期利潤,不考慮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導致低價傾銷,惡性競爭。另外,由于企業缺乏研發機制,產品創新力不足,只是傳統經營生產,并還一味模仿,而且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導致企業很難生產出核心競爭力產品。我國中小型企業自身員工綜合素質,企業精神、經營理念等文化軟實力也只是停留于短期需要,缺乏國際化文化理念,因此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產品和文化也很有需要不斷完善。
4、對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針對我國中小型企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和問題,各級政府和社會的全方位服務必然是我國中小型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包括各級政府和社會政策支持和引導、創業技術咨詢與培訓,信息市場服務等。雖然目前有一定數目的面向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行業協會組織和社會支持體系,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存在層次限制、信息不通暢、其他各項支持不到位等問題,其能提供的服務項目和理念在現今國際化市場環境中已完全不能滿足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要求。這對我國中小型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增強企業實力造成很大的阻礙。此外,企業外部支持制度也不夠完善,在崗職工的福利保障水平較低,對企業員工的激勵獎勵制度不健全,針對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機制、金融機構政策支持方面也不盡如意,因此建設出一個長期穩定、高效的社會服務體系很是需要的。
二、我國中小型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策略分析
1、增強企業實力和改善融資環境,為中小型企業融資創造有利的條件
融資難是我國中小型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我國中小型企業想開拓國外市場,增強市場競爭力,必須盡快采取相應措施為其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首先我國各級財政部門可以制定實施一些財政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有市場開拓實力的中小型企業率先走向國際市場,根據相應法規成立專門面向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機構和發展基金,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意識;對向支持我國中小型企業從事外貿經營活動的各類金融機構,政府要實行獎勵政策,不斷完善面向我國中小型企業信用擔保制度體系,鼓勵國有商業銀行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的信貸配置,對擔保機構新增的貸款擔保體系,可根據業績實行績效獎金制等激勵政策,深入探究對我國中小型企業間互保聯保制度的支持方式,積極探索對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給予貼息支持或風險補償的有效途徑,簡化貸款審批程序、提高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比重;推動創業投資發展,搭建民間資本市場信息平臺,可研究設立參股創業投資機構和資金流向引導機制,鼓勵吸引民間資金向中小企業靠攏;還可以鼓勵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以項目融資、股權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拓寬我國中小型企業各種融資路徑。
2、健全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管理運營機制
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管理運營機制不夠完善,經營權和所有權合一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導致了企業資源配置不合理、人才任用不到位等問題,因此要結合我國中小型企業當前發展狀況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局部改革和完善,對于中小型企業不斷引進國內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制度、不斷引進和培養國際化人才是當務之急。對于中小型企業,企業管理團隊的國際化經驗是企業國際市場知識的重要來源,由于我國中小型企業往往是家族式經營模式,而此類模式往往導致人才匱乏,國際經營經驗不足,國際化經驗不僅能夠減少企業在國外市場參與競爭中不確定性的感知,而且可以加快企業的國際市場開拓進度。中小型企業應該根據國際化需求制定出相應的人才吸收和培養計劃,強化企業的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健全員工責任制度和相應的企業管理規章制度。同時,中小企業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激勵和約束機制,注重培養和提升廣大員工在企業生產銷售等方面的積極性和創新性,以使企業產品更具創新力,更具市場競爭力,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國外市場的需求。
3、提高企業創新實力,發展企業特色文化和產品
我國中小型企業須盡快提高產品競爭力和產業層次,積極引進和學習先進產品開發技術,開展技術發展創新活動,加大對企業創新機制的投資,改變企業產品結構不合理、檔次低、競爭力不足的現狀。企業要縮小與國外企業的產品技術差距,以提高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此外,我國中小型企業還要發展企業文化,爭取研發品牌產品,形成企業文化凝聚力,擴大我國中小型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我國中小企業可采取參與合作、聯合等手段加強技術引進和創新,強化企業外部經營理念和策略,增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實力,防范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所遭受經營風險,以提升企業自身的綜合素質。
4、加大對我國中小型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
根據我國中小型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分析,各級政府和各類社會機構要明確在中小型企業開拓國外市場輔導體系中的定位。要建立我國中小型企業服務體系發展各方聯席會議制度,要不斷健全服務機構體系和服務機制體系,并且服務體系間要合理分工,任務明確,服務到位。面向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服務體系要采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減少面向中小型企業的服務機構及服務事項的審批環節。各級政府要加強完善面向中小型企業國外市場的創業技術培訓體系和各類專業技術服務體系,并不斷深化中小型企業融資擔保機制的創新和改革,使中小型企業有一個基本的資金保障。
另外還要全面推進中小型企業信息化,加強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規范和提升我國中小型企業網站的運作效力,可以通過網絡普及,市場傳遞等渠道發布國外市場面向中小型企業的供求信息,以使我國中小企業高效獲取所需信息。最后就是要積極探索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新型服務模式,結合我國中小型企業實際,在服務內容和服務體系的組織模式上,尋找中小企業專業區、知識聯組等新型服務模式,這對我國中小型企業社會服務體系的深層次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參考文獻:
[1] 張瑞.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思考[J];中國外資;2012.11
[2] 牛曉薇.我國中小企業激勵機制淺析[J];商業經濟;2013.04
[3] 王新春.中小企業戰略管理探討—新加坡H公司戰略制定[J];東方企業文化;2010.06
[4] 杜永康.論中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管理觀察;2013.08
[5] 盧晨;段黨利.關于中小型企業資金分配的研究[J];知識經濟;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