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鵬 郭甲男
摘 要: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即企業按照規定披露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包括對商業道德遵守、勞工權利保護、環境保護、慈善事業發展、公益事業捐助等方面的披露。近年來,社會責任會計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會計學新領域,它要求企業在追求年度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履行相應社會責任,增進社會效益。本文首先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動因進行分析,其次提出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若干問題及改進策略,以期為我國企業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披露;動因;策略
長期以來,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營業目標,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環境破壞、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使得企業在公眾面前的信任度急劇下降。與此同時,社會各界開始關注企業對股東、客戶及利益相關者責任的履行情況,紛紛要求企業及時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顯得十分有必要。為此我們先對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動因分析,找出現階段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指導我國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策略。
一、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涵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是指企業把其所從事的社會責任活動及其產生的影響公之于眾。關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內涵的界定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論體系。歐盟(2002)認為“企業的目標是為股東創造財富,但企業可以通過提供社會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增加就業機會等方式來增加社會福利”。李正、向銳(2007)強調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在謀求股東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負有的維護和增進社會福利的義務,包括企業活動的合法性以及企業的倫理活動。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企業社會責任內涵歸納為獨立于經濟責任之外的一種促進社會福利的活動。
二、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動因探析
影響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動因很多,國內外學者從多個角度研究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歸納起來可分為兩種:外部驅動因素和內部影響因素。
(一)外部驅動因素
影響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外部驅動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約束、政府監管以及利益相關者需求等方面。隨著社會價值觀和社會對企業責任的關注點的變化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策略會做出相應調整,但法律制度約束成為最初的調整動因。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會成為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的外部動因。
(二)內部驅動因素
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部驅動因素是促使企業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部因素,本文主要從經濟性因素和道德性因素兩個方面分析。
經濟性因素:根據經濟學相關理論,社會責任履行好的公司會給其帶來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會給各利益相關者帶來維持公司長遠發展的經濟利益。所以,表現突出的公司會著力披露社會責任績效指標,同其他公司形成差別。因此為了突出自己的經濟效益好,經濟性因素也會促使企業積極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道德性因素:社會責任與生產要素一樣,其會促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公司的內部人員和外部利益相關者存在信息不對稱,而社會責任報告能起到一定緩解功能,減少信息不對稱。在社會責任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公司承擔道德責任,反映了公司迎合社會期望的積極態度,體現出對公司利益相關者負責的價值觀。道德因素會成為促使企業積極披露的一個動因。
三、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一)自愿披露社會責任信息的比例低。
目前,我國還沒有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提供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而年報中對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也未作出明確規定。因此,大多數上市公司僅僅在會計報表的相關科目或者附注中體現社會責任信息,甚至在有些公司報表中找不到對社會責任披露任何信息。現有企業主動披露意識不強。
(二)披露的內容不全面、方式不統一。
企業社會責任應該包括對環境、股東、債權人等多方面。然而,多數企業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內容集中在職工權益和政府的稅收等方面,披露的內容不全面。同時,大多數企業傾向集中披露正面消息,很少提及負面消息,這也造成披露內容的缺陷。
關于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三種:會計報表內披露、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會計報表和財務報表附注中披露。這三種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方式中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會計報表披露的內容最詳細,其他兩種披露內容較簡單。披露方式的多樣化導致企業根據自己需要隨意選擇披露形式,使披露信息的可比性差。
(三)披露的信息價值不高。
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可理解性較低。社會責任披露的信息往往有許多專業數據堆砌而成,需要信息使用者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才能理解。其次,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可比性較差,大多數企業披露的信息定性結論多,定量分析少。此外披露信息沒有第三方鑒證導致企業社會責任信息價值認可度差。
三、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策略
雖然我國已經有一些規范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法律和規章,但目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還存在著披露比例低、內容不全面、形式單一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針對我國國情,探討完善我國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策略。
(一)強化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意識
目前我國的一些公司仍然存在著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經營現象,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意識淡漠。為了加強企業責任信息披露意識,公司自身要了解到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及時轉變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使公司的產品綠色環保;政府應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到位的公司給予補貼,鼓勵企業及時披露社會責任信息;新聞媒體應該對社會責任履行好的公司進行正面報道,傳遞正向信號;對社會責任表現差的公司予以負面報道,傳遞反向信號。通過企業、政府和媒體三個層面促進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意識的提升。
(二)相關約束性法規的建立
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制度的推行需要法律、政府和社會組織協同推進。為了加快法規建立,首先,我國應該盡快出臺專門針對社會責任履行和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其次,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協調政府各部門的社會責任引導工作,構建公司積極履責并披露相關社會責任信息的協同機制。同時要好好利用消費者組織、工會、行業協會、民間環保組織等非政府組織,將在推動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此外,應加強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第三方審計工作,增強公司所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的可信度。
(三)規范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模式
從總體情況來看,我國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模式主要有三種: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在會計報表中披露、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而我國大多數公司的社會責任信息分散在年度財務報告的不同部分,獲得想要的社會責任信息需要對報表仔細閱讀,還需對繁雜信息歸類、整理,影響信息使用效率。為了使社會責任信息更加容易便捷的被使用,應該規范社會責任信息披露模式,一般認為,對于一些大型上市公司,應當編制獨立的社會責任報告;對于中型公司可以在現有的傳統三大財務報表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項目或者在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對小型公司可以采取簡化的敘述性的披露方式。(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正,向銳.中國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內容界定、計量方法和現狀研究[J].會計研究,2007(7).
[2] 蔡剛,鐘朝宏.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管理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1(9).
[3] 徐冰艷,趙麗芳,劉堯飛.論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以南航公司為例[J].會計之友,2013(2).
[4] 徐光華,黃亞楠.影響企業績效、企業聲譽和決策有用性[J].會計之友,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