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銳
摘 要:會計財務信息是一個企業經營資產負債情況的主要表現,是一個企業經營成敗以及對企業未來經營戰略定位和措施的重要參考標準,為企業的經營者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財務信息,以此作為經營者進行商場預測和決策提供參考和指導。但是現實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企業的會計財務信息失真情況嚴重,特別是一些人為的原因造成的造假賬等等情況,造成嚴重的后果。
關鍵詞:會計財務;財務信息;失真;措施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6-0135-02
企業的會計財務失真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由于不同的原因所造成的企業失真的表現也是不同的,但是所有這些會計財務失真的表現,都給企業的生產以及社會大眾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會嚴重地影響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的公信力以及企業的社會信譽。因此不斷的進行探索,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防范企業會計財務信息失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會計財務信息是真的表現
1.財務報表的造假
一般來說企業的財務狀況,都是通過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這三個方面的計算來進行表現的。這三個要素也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的主要內容。現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股票制的盛行,使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以及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有一個比較清晰的預期,以此來作為信息使用者所作決策的參考。同時通過對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可以大致地了解到企業的資產情況、負債情況以及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但是現實中企業在財務會計對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的計量標準進行私自的修改,就會造成資產負債表的內容的缺失或者增多,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給信息使用者造成誤導。
2.對收入的確認不符合實際情況
對企業來說,收入是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判斷的最主要的因素,企業的收入是與企業的利潤直接掛鉤的。企業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就是通過對企業的收入情況的了解,來判斷該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盈利以及進行投資的潛力。對企業的長遠發展進行預測的主要依據。企業的財務信息的使用者除了企業內部人員還有一般的社會大眾,他們為了確保自己所投入的資金的安全,會不定時地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監督。但是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收入這一項是出現問題最多的。企業出于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或者企業的知名度,對企業的收入進行提前確認,對企業的財務指標進行造假。還有的企業為了偷稅減稅,對企業的收入進行推遲確認。同時對于推遲確認的那一部分收入,當企業的后期利潤不夠的時候,就拿他們進行充實。
3.對企業的費用和成本的造假
企業的生產經營中,企業的費用和成本的確認應該是符合企業的權責發生制的標準。但是實際中,企業為了自身的需要,對企業的費用和成本進行造假,來誤導企業的信息使用者。常見的企業的費用和成本的造假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為了降低當期的費用,來提高資產價值的估計,企業會把當期的費用作為企業的資產進行掛賬。第二方面,為了降低資產的估價,當期的費用的高估,企業會把企業的資產列為企業的費用。這樣就會導致企業的收入利潤的虛假。第三方面,對企業的成本的計算方法進行隨意地更改,以及費用的分配也胡亂地變更。這樣就會造成企業的成本的數據不夠準確。
二、會計財務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1.完善企業的財務法律法規
隨著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的企業財務法律法規雖然也在進一步地發展和完善,但是一直都是落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步伐。這樣就會造成企業故意地去鉆法律的漏洞。因此就必須不斷地完善企業的財務法律法規。對企業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加強監督,這樣就可以使企業的會計有一個較為嚴格的監督標準和執行準則。把企業的財務會計的有可能的影響因素減少到最低。對于企業的不合法的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嚴厲的打擊。同時對于一些企業對當前企業會計法律的漏洞的利用,合法的但是不合理的手段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進行偽造。針對性地對企業的會計制度和法律進行改革和創新。結合中國的國情以及西方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的法律經驗,逐步地對中國的會計核算以及會計制度進行國際化的改革。
2.完善企業財務的監管體系
對于企業財務會計的失真,不僅企業有責任,政府、社會大眾都必須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失真,承擔責任。因此,政府為了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就要加強對企業會計財務的監管力度,各個政府的職能部門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社會大眾也是會計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加強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監督是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徑。作為會計師本身,要遵守會計職業道德,依法守法。承擔社會責任,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企業的會計財務信息失真,是由于多重原因造成的,表現也是各種各樣。因此,必須做好方法措施,加強監管,發揮政府、社會大眾以及企業內部的監管職能,對企業的發展以及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閆家旗,胡靜波.會計監管必要性的經濟學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0,(11).
[2] 吳耀傳.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及防范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0,(11).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