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瑩瑩
摘 要:主要研究微信在高職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主要優勢,探討如何利用好這一工具提升高職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為高職院校如何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更好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6-0236-02
微信是騰訊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新型網絡聊天軟件,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短信、語音、圖片以及視頻等多種交流,同時還支持群聊功能,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密切、方便。特別是在微信推出了公眾平臺賬號以后,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收聽自己喜歡的公眾服務賬號并與其進行互動。微信等新興媒體走進校園,具有互動性、效率好、公眾能見度高、覆蓋面廣的特點,以及易于被廣大學生接受的優點,已經深入每一個大學生的生活當中,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可借此推動新形勢下高職大學生黨建工作。
一、新媒體在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新的《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2014版)要求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堅持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慎重發展、均衡發展。高職院校特殊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頂崗實習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集中學習,集中培養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困難。
(一)目前網絡平臺的普遍現狀
目前傳統的黨建網絡平臺建設多以網頁形式為主,存在諸多不足,其數量有限,網絡平臺層次不清,缺乏整體規劃,發展不平衡,網站布局的重復性、任意性比較明顯,黨建網絡平臺更新不快,缺乏時效觀念,網站內容更新緩慢導致信息更新滯后,弱化了黨建網站的時效特色,降低了網絡信息的價值和吸引力,信息化黨建網絡平臺互動不夠,缺乏交流平臺,造成了黨建網絡平臺失去了其主要作用。在當下的智能手機普及信息時代,依靠原有的渠道(如郵件、QQ等)教育培養因易受外界的條件限制而較難在實習學生中起到好的效果,與黨組織間的互動性也差。
(二)微信的優勢
1.便捷的關注方式。微信中添加好友的方式簡單快捷,用戶只需要將手機對準對方的二維碼進行掃描即可添加好友,或者通過對方的具體微信號進行添加,以便進行互相關注。此外,微信還開通了與微博、QQ以及手機通訊錄的連接,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交流,用最短的時間創建了一個網絡社交平臺,讓使用者能夠形成一個朋友圈,在圈內進行信息分享。
2.豐富的交流體驗。在使用微信交流過程中,用戶不僅可以輸入文字信息,還能夠拍照發送,添加圖庫的圖片、名片,分享當前位置,開啟視頻聊天以及發起實時對講等,這些豐富的社交功能真正開啟了多媒體產品互動模式。此外,由于微信實現了網絡平臺交流,用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完成圖片和視頻的發送,既可以給所有訂閱用戶群發消息也可以進行一對一地交流和互動。極大地方便了用戶之間聯系,豐富了用戶的交流體驗。在后臺自定義相關關鍵字后,可實現自動回復功能,如當有員工或黨員通過微信提出相關問題后,平臺可以自動智能回復相關庫中的信息、圖文、視頻或者鏈接。
3.低廉的費用。目前微信公眾平臺完全免費。用戶只需支付低廉的數據流量費用。
二、微信公眾平臺在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的應用
(一)組建成體系的黨建微信集群
組建班級“推優”對象的黨章學習微信群,組建院系黨校初級班微信群,組建系入黨積極分子微信群,組建學院層面黨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微信群,組建實習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微信群。做到學習層層上遞,培養梯次下達,匯報及時傳送。同時通過微信群為媒介,及時關注和推送相關信息,及時把握公共平臺的動態。
(二)構建院系兩級微信公眾平臺
要想充分發揮微信在黨建工作中的作用,首先就要擁有黨建微信的公眾號。微信公眾平臺作為騰訊旗下研發的微信新增功能模塊,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公眾的喜愛。通過這一平臺,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能夠打造屬于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并能通過相關操作實現文字、圖片、語音以及視頻等功能的共享與互動。要求學生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之后就主動關注微信公眾平臺。
(三)師生共同運營黨建微信學生平臺
創建黨建微信平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黨建信息和學習資源最大限度地傳遞給學生。為此,微信平臺的維護上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傾聽學生對于官方微信的需求與建議,如開展學生自主運營微信活動,在校園內招募具有相關經驗或計算機知識的學生共同維護黨建微信的發展。
(四)多樣化學生黨建微信平臺功能
1.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給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發送信息。如會議通知、上級文件批示、黨建新聞(文字、圖片)、項目動態、生日祝福、節日送福、每周黨建一課、黨建微視頻、黨建漫畫、學習資料、公示材料、《黨建微信報》、本級黨組織的決議、決定;黨員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學院階段性目標及部署。
2.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可以自主查詢內容:入黨程序、黨員教育計劃、黨費收繳、管理和使用,黨務工作經費管理和使用情況,紀檢監察有關規定及黨務公開要求內容,編成目錄,發送代碼自動回復。
3.黨組織和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尤其是實習在外的培養對象進行交流。黨員個人問題需要黨組織解答的可以在平臺上留言,或在約定時間里互動。探索在外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無法當面匯報思想的采用 “視頻交流思想動態,微信遞交思想匯報”這種新穎的方式,來及時了解預備黨員和培養對象的思想動態,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考察。在外實習學生通過平臺將所實習中發現的問題編成文字、圖片、視頻上傳到平臺進行學習交流。
(五)跳出微博思維,設計微信活動
微信平臺不能過于依賴微博模式,所呈現的內容如果大同小異,很容易給黨員用戶帶來視覺疲勞感。我們要在微信的內容和設置上進行改進,不要過多借鑒微博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微信語音傳遞功能開展相關主題活動,挖掘微信特質,如召開微信知識競賽等方式。在開展微信學生平臺互動的同時,也要重視線下的資源宣傳活動,如利用廣播臺、宣傳欄等進行微信公眾平臺的推廣,或在校園內放置微信二維碼標志,讓黨建平臺的特色服務得以被更多用戶認識和了解,從而讓更多的學生主動關注黨建微信,以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方式開展互動。
(六)探索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開發
目前微信公眾號已經加入了數據統計功能,分為了四個類型,分別為用戶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和開發支持。用戶分析中,黨組織可以了解到關注的培養對象化特征。一些關鍵的指標包括新增人數、取消關注人數、凈增人數等趨勢都分別有相應曲線圖和數據表來顯示。圖文分析統計中,每篇文章有多少用戶接收,真正點進文章進行閱讀的人數、該文的分享轉發人數和次數、圖文轉化率等數據都可以查閱。按照圖文頁閱讀人數、分享轉發人數進行排序的功能可以讓黨組織直觀地了解到在相應的時間段內,有哪些文章最受讀者歡迎。最后,可以組織力量以開發者身份拓展公眾號功能,使用公眾平臺的開發接口進行開發,如實現與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教務系統,學院OA系統的對接等。
微信公眾號突破了以學生為主的受教者和以黨務工作者為主的施教者,這兩個主體之間的時間、空間的限制。微信功能豐富,為高職大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豐富的內容。微信從產生發展到今天,深受大學生喜愛,它不僅是技術創新,也是一種交流創新,它與微博開放模式不同,通過朋友圈關注的模式讓使用者離得更近,可以把具有相同興趣和問題的大學生集中在一起交流討論,及時迅速地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但同時,對微信公共平臺的日常運作,內容更新,問題反饋,材料梳理需要進一步建立制度,加強探索。
參考文獻:
[1] 葛永明,劉永中,張立.高校黨建網絡平臺建設的探索[J].價值工程,2010,(31):277-278.
[2] 唐緒軍.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M].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