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育君 (廣西羅城縣中醫醫院,廣西河池546400)
·綜述·
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癥狀治療研究進展
潘育君 (廣西羅城縣中醫醫院,廣西河池546400)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工作及生活壓力逐漸增大,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率亦在逐年上升.該疾病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活動受限、頸部僵硬、上肢麻木及頸肩部疼痛等癥狀,其中疼痛會累及患者的頸部、肩部、前胸、上臂、前臂手指等部位,對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了非常明顯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因此,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癥狀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從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的程度及部位等方面對其治療現狀進行綜述.
【關鍵詞】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癥狀;程度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疾病,其主要原因為頸椎退變、神經根受壓或刺激等造成的其支配區域產生一系列的神經根功能障礙或刺激癥狀的疾病.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率約占頸椎病發病總數的65%,對廣大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中醫醫學中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沒有明確的病名,而其疼痛癥狀分散見于“肩背手臂痛”、“頸項強痛”、“頸肩痛”等相關癥狀條目中.例如在《證治準繩·雜病》中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癥狀的描述為“然則頸強急之證,多由邪客三陽經也”,而在《靈樞·經脈》中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癥狀的描述則是“不可以顧,肩似拔、似折”[1].
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患者頸枕或肩背部位具有持續性或陣發性的劇烈疼痛或隱痛;②患者受壓迫或刺激的神經根走行方向上具有刀割樣或灼燒樣的疼痛癥狀,且伴有過電樣或針刺樣的酥麻感;③當患者的頸部活動或腹壓上升時,患者的以上疼痛癥狀會逐漸加重;④患者頸部活動時具有程度不一的發僵、受限或發硬情況;⑤患者患側上肢存在無力、發沉、握力降低、無法持物癥狀.由此可見,疼痛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主要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從而對患者的日常學習、生活及工作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癥狀的深入分析及觀測患者的疼痛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以便及時給予治療和護理.本文現就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癥狀的不同部位治療及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綜述如下.
1.1 頸部疼痛 鄔黎平等[2]針對240例具有頸部疼痛癥狀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分別采用不同體位下的坐位拔伸旋轉手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3組患者治療的總積分、總有效率、客觀體征及主觀感覺等方面對比具有明顯差異,其中取后伸體位的患者明顯優于取前屈位和中立位的患者,而取后伸體位患者治療后的NDI評分明顯低于取前屈位和中立位的患者.柳小林等[3]針對405例具有頸部疼痛癥狀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采用頸椎定點旋轉復位手法進行1個療程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的VAS評分(0.9± 1.6)分明顯低于治療前(7.3±1.5)分,差異顯著,治愈率為90.86%,有效率為97.53%.
1.2 肩部疼痛 王瓊等[4]采用旋轉拔伸法對具有肩部疼痛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朱國苗[5]采用隨機、單盲、陽性對照方法將108例具有肩部疼痛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用頸椎牽引和旋轉拔伸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成本效果明顯低于對照組.
1.3 背部疼痛 任素婷等[6]針對該院2008~2009間收治的182例具有背部疼痛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采用優值牽引法配合旋轉手法復位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亦有學者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背部陽性反應點為主的患者采用針刀閉合松懈術進行治療,于定點位置采用針刀對雙肩胛提肌進行針刺,貼緊雙側岡下肌和肩胛骨內上角對肩胛窩和大小圓肌進行直刺,貼緊肩胛骨外側的骨緣面.
1.4 手部及上肢疼痛 宋淵等[7]將具有肩臂手疼痛和頸項疼痛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233例隨機分成對照組(n=114)和治療組(n=119),其中治療組患者采用旋轉斜扳手法配合中藥外敷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頸椎牽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體征和疼痛積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2.1 視覺模擬標尺評分(VAS)評估 視覺模擬標尺評分(VAS)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制定的一種常用的臨床疼痛測定方法,其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疼痛癥狀的評估具有良好的臨床意義,柳小林等[3]在頸椎定點旋轉復位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中亦采用了VAS方法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VAS評估主要內容包括:劃一條10.0 mm的線段,按mm定出相應的疼痛刻度,治療前和治療后讓患者根據自己的自覺疼痛程度在該條線段上進行相應的標注,其中0點代表無痛,10點代表劇烈疼痛.
2.2 簡化M cGill疼痛問卷量表 簡化McGill疼痛問卷量表是臨床上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的常用方法,萬碧江等[8]在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采用透刺電針進行治療時主要通過采用簡化McGill疼痛問卷量表對患者治療的整體有效率進行觀察.其疼痛指數為:疼痛總分(T)=疼痛情感方面總分(A)+疼痛感覺方面總分(S).
2.3 口述分級評分法 胡廣芹等[9]在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采用頸腰止痛藥配合針刺治療時通過5點口述分級評分法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指數進行評估.口述分級評分法的疼痛指數為:①1分:輕微疼痛感;②2分:患者具有不適感;③3分:患者具有窘迫感;④4分:患者具有嚴重疼痛感;⑤5分:患者具有劇烈疼痛感.
目前,關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疼痛癥狀的相關研究報道相對較多,且各種治療措施均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疼痛是指由于機體內外受到傷害刺激而引發的一系列復雜的心理生物學過程,是臨床上部分疾病患者常伴有的一種臨床癥狀.同時,疼痛除了是一種生理學感覺外,其還是一種不愉快的心理學情緒活動,但是其臨床表現均主要表現為單個單側的神經根刺激征[10].而由于神經根頸椎病患者受壓或受刺激的神經根,不同患者的疼痛部位也有明顯的區別,該疾病患者累及的神經根主要包括C3-T2神經根,其中又以C6和C7神經根最容易受累.因為神經根頸椎病患者的疼痛癥狀的主觀性非常強,除了會受到傷害刺激因素的影響外,患者的心理情況、情緒狀態、休息及周圍環境等因素都可能對患者的疼痛癥狀產生明顯的影響,因此對于神經根頸椎病患者疼痛程度的評估也相對比較困難.
目前,臨床上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的疼痛癥狀主要采用VAS評分法、簡化McGill疼痛問卷量表與口述分級評分法等3種評分方法進行評估,3種方法各有利弊.其中VAS評分法的優點主要在于易操作、快速及精確,但是其無法進行患者與患者間的對比分析;簡化McGill疼痛問卷量表的優點主要在于其可綜合評估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質及影響,相對比較全面,但是其描述相對比較復雜,操作相對較難;而口述分級評分法的操作最簡單,但是其靈敏性和精確性均比較低.
但是,臨床上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癥狀的研究依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對于疼痛部位的研究較為籠統,應該按照機體神經根節段的相應支配區域進行詳細的劃分,如枕部,上、下頸段,背部,肩部,上、下臂外側、肘部,上臂內側、前臂橈、尺側,及手部各個指頭等;②缺乏一個標準的、規范的、統一的疼痛程度評估方法;③對神經根頸椎病的疾病流行病學的相關分析及統計較少.
綜上所述,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疼痛癥狀研究制定一個詳細的、標準化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臨床研究也需要更為規范的、嚴格的設計方案進行綜合分析,以便于針對神經根頸椎病患者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參考文獻】
[1]牛雪飛,蘇輝棠.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綜合康復治療[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0,25(1):87-88.
[2]鄔黎平,陳永源,黃遠翹,等.不同體位下頸椎拔伸旋轉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 29(1):47-50.
[3]柳小林,趙 平,范 宇,等.頸椎定點旋轉復位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0): 1194-1195.
[4]王 瓊,朱國苗.旋轉拔伸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與頸椎X線的logistic回歸分析研究[J].頸腰痛雜志,2013,34(6): 452-455.
[5]朱國苗.旋轉拔伸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經濟學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9):2338-2339.
[6]任素婷,黃 惠,孫嬌嬌,等.優值牽引法配合旋轉手法復位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 16(36):4410-4411.
[7]宋 淵,李盛華.旋轉斜扳手法配合中藥外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119例臨床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2,25(7):85-86.
[8]萬碧江,黃 偉,張壓西,等.透刺電針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8): 650-651.
[9]胡廣芹,陸小左,馮其金,等.頸腰止痛藥配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天津中醫藥,2009,26(5):364-366.
[10]路 陽,黃鈺玲,倪 瑛,等.電針刺激頸夾脊穴為主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J].四川醫學,2013,34(5):707-708.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5)07-121-02
收稿日期:2015-04-25;接受日期:2015-05-10
作者簡介:潘育君.大專,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針灸推拿.Tel:0773-8225351 E-mail:423696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