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寧
【摘 要】新課標要求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強調,教師則主要發(fā)揮的是引導者的作用。基于此類要求,就需要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更加能夠體現學生主體的教學手段,下面筆者將對高中生物教師的角色定位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生物;角色定位
我國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是較為單一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老師放在了主體地位,卻忽略了學生發(fā)揮的主體性作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主要發(fā)揮的是引導作用,要將課堂換給學生。下面將對此進行簡要概述。
一、明確角色定位
在實際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將自己置于研究者的位置上進行教學,對于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也要用研究者的心態(tài)看待。例如,可以不定期的整理下教堂隨筆,或者定期的記錄實驗,寫成實驗日記。教師應該站在研究者的角色上充分約束自己,對于生物教學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深化教學方法,尋求學生個體的異同點,確保教學計劃制定的合理。
二、及時反思角色
因為學生在各方面成長都尚未健全,教師又發(fā)揮了引導性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不斷反思自己,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改正,以客觀的視角看待自己,對自己有明確的認知,發(fā)揮自身的角色職能,從而促進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學習。教師對自身角色的反思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用積極地態(tài)度進行反思,能夠對教學產生積極影響。
三、積極開發(fā)資源
由于教材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學生僅僅學習教材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要求教師不但能夠有效利用教材內容,還需要對課程資源進行積極地開發(fā)。在進行課程開發(fā)時,除了教材上的內容之外,還要有所拓展,擴大資源范圍。現階段,可以進行合理利用的資源主要包括學校內部、校外以及媒體三方面的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和收集生物科學的資料,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更好地實現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四、結束語
學生是未來國家的建設者,是國家繁榮發(fā)展的實踐者。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必須進行角色的轉換,從教學主導者轉變?yōu)榻虒W引導者、組織者,如此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促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中生物教師對新課標教學內容適應度調查與分析[J].吳詩光.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5).
[2]何曉梅.在新課標下對高中生物教師角色定位淺談[J].《生物技術世界》2013年.
[3]王麗.轉變高中生物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