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朋波,劉慧慧,劉光峰 (山東省文登整骨醫院,山東威海264400)
益腎蠲痹丸主要成分為骨碎補、熟地黃、當歸、徐長卿、土鱉蟲、僵蠶(麩炒)、蜈蚣、全蝎、蜂房(清炒)、廣地龍(酒制)、烏梢蛇(酒制)、延胡索、鹿銜草、淫羊藿、尋骨風、老鸛草、雞血藤、葎草、生地黃、虎杖.其中尋骨風又名清骨風,為馬兜鈴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等功效.其中含有的馬兜鈴酸成分,能導致腎小管及間質病變,對腎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益腎蠲痹丸服用后,會偶有皮膚過敏反應和口干、便秘、胃脘不適等不良反應.嚴重的是,服用過量或不當可能會導致急性或者慢性腎小管及腎間質損傷,最終導致腎衰.
益腎蠲痹丸中含有中藥尋骨風,尋骨風為馬兜鈴科馬兜鈴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主要成分是馬兜鈴酸.馬兜鈴酸為硝基菲類有機酸,馬兜鈴酸的毒性與硝基、甲氧基和羥基有關,可導致嚴重的腎臟損傷,馬兜鈴酸引起腎臟損害的主要特點是腎小管壞死,腎間質纖維化等[1].
2.1 兩種或者兩種以上中成藥同服 患者服用益腎蠲痹丸期間,還在服用另外一種甚至幾種中成藥,而這幾種中成藥中有一種或者兩種藥物也有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成分,結果導致馬兜鈴酸體內過量而中毒[2].
2.2 同物異名現象 具有相同成分、相同功效的中成藥因為藥物名不同,導致患者重復用藥引起毒副作用.
2.3 個人體質差異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由于先天及后天各種因素的影響,個體體質差異很大.對于體質較好的人來說服用正常劑量益腎蠲痹丸,不良反應比較少見,疾病治療作用明顯.但是對于體質較差的人來說,例如肝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服用益腎蠲痹丸,由于機體對中藥的耐受性較差,影響藥物代謝排泄等,服用藥物后易導致腎毒性.
2.4 服用藥物劑量不當 患者未按照說明書規定劑量服用藥物,超量服用或者長期服用該藥物導致馬兜鈴酸體內蓄積,機體代謝不了過多的藥物而引起腎臟損害.
2.5 中西藥配伍不當 益腎蠲痹丸含有馬兜鈴酸易導致腎臟損害,如配伍一些腎臟毒性大的西藥,會加重患者的腎損害.服藥期間應特別注意[3].
2.6 使用過期藥物 過期藥物的藥物成分可能霉變、化學結構發生變化、藥效降低、毒性增加,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服藥期間患者中毒,應特別注意,過期藥物應禁止服用.
首先,避免含有相同成分的兩種或者多種中成藥合用,或者在需要服用幾種藥物的情況下,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查看藥物成分,明確是否重復使用含毒性成分的中藥.其次,要注重整體觀念,在強調辨證論治使用中藥的同時,還要參考病人的病理生理情況選藥,對已有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盡量避免使用有腎毒性的中藥.對益腎蠲痹丸臨床使用期間要加強監測,注意病人腎功能的變化.特別是老年人,用藥一定要堅持少而精的原則.最后,理性對待中藥,積極“宣傳”中藥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要嚴格掌握藥物的適應癥、用法用量,叮囑患者遵醫囑,避免久服久用而出現蓄積毒性反應[4].
中藥益腎蠲痹丸具有溫補腎陽、益腎壯督、搜風剔邪、蠲痹通絡的作用.選用補腎培本之熟地黃、仙靈脾、骨碎補、當歸等溫腎壯督的草木之品,配合溫腎壯督、鉆透剔邪,散瘀滌痰之露蜂房、全蝎、僵蠶、烏梢蛇等血肉有情之品組成.在選用藥品時,偏重于蟲類藥物,因蟲類藥不僅具有“蟲蟻搜剔”之性,且均含有動物異體蛋白質,對機體的補養調整有特殊作用.臨床主要用于癥見發熱、關節疼痛、腫大、屈伸不利、肌肉疼痛、消瘦或僵硬及畸形的頑痺等.用藥適當,可緩解病痛,身體得到補養.如用藥不當,不但不利于病情的好轉,反而還會引起毒性反應[5].所以,用藥期間應謹遵醫囑,忌重復使用,過量使用,長期使用.
[1]朱永洙.中藥毒副反應的應對策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275-277.
[2]呂崇山.中藥的腎毒性與腎保護淺談[J].中醫藥學報,2003,31(3):24-25.
[3]宗向紅,劉育紅.合理用藥防止中藥腎毒性[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32):19.
[4]王文英,李祥華.部分中藥對腎臟毒副作用及其防治[J].時珍國醫國藥,2000,11(4):347-348.
[5]彭金鈴,邊育紅,王 麗,等.馬兜鈴酸腎毒性的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2013,6(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