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詠梅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中醫醫院,山東臨沂273300)
腦梗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缺血性卒中,中醫又稱為中風,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局部腦組織區域血液供應障礙,從而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最終造成神經功能缺失的疾病.腦梗死的病因是腦血栓形成,因患者產生動脈粥樣硬化從而發生腦梗死,且常常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并發癥,多發于老年階段,并在近年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1].針對腦梗死預防和護理是預防和提高療效的關鍵,因此合理的護理服務尤其重要.自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不僅幫助患者改善了預后,更有效提高了療效.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53例腦梗死患者行優質護理服務模式護理,針對其療效和作用展開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02/2015-01我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07例,其中男58例,女49例,年齡56~75(平均65.5±6.5)歲.所有患者均經顱內CT診斷確診為腦梗死.將107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54)和觀察組(n=53),對照組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齡55~74(平均64.7 ±6.3)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27例,年齡56~75(平均65.5±6.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僅接受常規護理方式:住院治療前,由導醫人員引導患者進行各項檢查,并詳細記錄患者的姓名、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情況.在患者入院前對患者進行簡單的生活護理,并根據患者病情與其進行交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情況及情緒變化.遵循醫囑實施適當的護理措施,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向醫生匯報,定期查房,解決患者的各種問題[2].
觀察組優質護理方法:①首先,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建立安靜舒適的住院環境,時刻注意患者的情緒,并采取合理的方式及時與患者溝通,以緩解患者心理上的問題.不定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神志以及瞳孔的變化,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要嚴密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對不穩定的患者進行1次/30 min的血壓監測[3],待患者血壓穩定后可適當延長對血壓的觀察時間.②其次,對于發病24 h內的患者要保證絕對的休息,同時,保證病房氛圍安靜,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進食、梳洗等日常生活.③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及護理措施,根據患者的表現和生活習慣制定適宜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協助醫生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密切關注患者的呼吸、面色等變化,針對患者的病情,囑患者遵循醫囑,以減少對患者肝腎的負擔,并指導用藥,幫助患者和其家人建立信心,并進行有效的宣傳教育,提高治療的依從性.④另外,除了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和其家人建立信心,并進行有效的宣傳教育,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外,合理的飲食護理也是提高治療期間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更快恢復的重要手段.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分別進行Ful-Meyer和Barthel打分評估,100分為滿分,評分越高表示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越好,后由患者自行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打分,10分為滿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檢驗,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患者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腦梗死的風險因素中,高血壓病、吸煙、腰臀比過大、飲食不當、缺乏鍛煉、長期飲酒、過度精神壓力等都是高危因素.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表現為血管壁本身病變,常常是動脈粥樣硬化,血液成分改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高黏血癥、高纖維蛋白原血癥、血小板增多癥.多發于50~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常合并有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癥及糖尿病等疾病.合理的護理方式對于腦梗死患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給予患者細致、全面的護理,幫助患者預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施加一定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充分掌握患者的喜好、性格特征及心理狀況,并針對性的展開心理護理.從患者住院開始到出院前護理人員應該保持積極的熱情和耐心的心態,提供較高水平的護理服務,并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3].
本研究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針對腦梗死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更加細致、全面的護理,給予舒適的環境、必要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同時,為患者提供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全方位的護理,極大地滿足了患者的身體及心理需求,較快恢復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與運動功能.
綜上所述,自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以來,針對腦梗死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施加優質護理服務,不僅提高了療效,更快速恢復了患者的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幫助患者改善預后,且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
表1 兩組患者評分及滿意度對比情況 (±s,分)

表1 兩組患者評分及滿意度對比情況 (±s,分)
aP <0.05 vs對照組.
組別 n 運動功能評分 日常生活能力評分 滿意評分對照組54 72.3 ±2.4 85.5 ±1.2 7.4 ±0.7觀察組 53 81.8 ±2.3a 89.3 ±1.4a 8.2 ±0.6a
[1]梁錦玲,彭歡歡,潘少芬.優質護理服務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16-17.
[2]劉 芹,彭憲星.優質護理服務在老年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5):87-88.
[3]邢吉華.優質護理服務對老年腦梗死患者并發癥及Barthel指數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3(22):3510-3512.